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纳兰《木兰花令》品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词 是纳兰词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更是所有纳兰词中、乃至古往今来的所有诗词名句中最为流传的一句,只是我们往往会把这首词、这句词从三百多年前的背景中抽离出来,用它来诉说我们自己的情绪、仿佛它一直就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背景,属于我们每一个独特的、不为任何人所知、也不容任何人窥探的私密空间。虽然这首词的另一个词题是;拟古决绝词,束友。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诗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但是我还是愿意把它当做爱情诗来读。

    

      这首词里运用了两个绝美的典故。

    上阕“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是用汉成帝班婕妤的典故。那时候,班婕妤不再受到汉成帝的宠爱了,多才的她在一个入秋的天气里收拾房间,将一把美丽的团扇收进了箱子,她的泪水就是在这一刻突然落下的;在美丽的团扇也终于会等到秋天,当秋风吹起,团扇要么被收起,要么被弃置,就像一个曾经被宠爱过的女子一样..........

    团扇是用齐地出产的丝绸精心裁制的,如霜似雪,皎洁而团员。这样的尤物“出入君怀袖”与君形影不离。但为什么每一把团扇都会等到秋天?每一个痴情女子都会等到诀别?源之于人,若始终只如初见时的美好,若始终能保持初见时的感觉,团扇便永远是皎洁而团圆的,女子也便不会等到诀别。多么希望班婕妤仅仅是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故事,多么希望历史不要再上演,可是会吗?

   下阕“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看便知这是唐明皇和杨玉环的故事,骊山华清宫的长生殿里,唐明皇和杨玉环在七夕之夜私语盟约:“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但好景总是不长,马嵬坡唐明皇亲口下令缢死杨妃。后来在一个多愁的雨季,唐明皇凄凉入蜀,夜晚于栈道雨中闻铃,百感交集,依此音作了一曲《雨霖铃》,这便是《雨霖铃》词牌的来历。透过所有迷惑人的字眼与典故,慢慢看清诗人的无奈与执着。无奈是对命运的无奈,我们终须诀别,无缘聚首;执着是对爱情的执着:纵然诀别一世,初心永远不变。有过了“骊山语罢清宵半“的刻骨缠绵,纵然生当泪雨霖铃的生死离别,口中心中也始终没有一个怨字。但是在杨妃心中真的就没有一个“怨”吗?

     静坐在湖畔,回忆着纳兰的这首词,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已使我感慨万千,两个典故的运用更使我泪水涟涟。这时候天空也下起了濛濛细雨,心绪便像这水面泛起的涟漪层层荡漾开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了解这些典故,你就不懂纳兰性德笔下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木兰词”如同诗的铠甲,读了就不怕失恋和变心了!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清代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
我最喜欢纳兰性德的这首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散文连苑丨人生若只如初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