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华炫闻
撰文/宋晓梧

  近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在中国改革年会上发表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

  现在中国的农民工达到2.7亿,其中有1.6亿是跨地区流动,加上在农村,他们还留下了和农民工有密切关系的5000-6000万老人和儿童,还有说接近3000万留守妇女。这个庞大人群,至今仍然处在不稳定大规模的流动状态,这对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很多专家提出来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解决。本来农民工市民化应该在十二五时期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相当迟缓。农民工总体数量仍然增加,已经到了45岁,50多岁有四五千万老年农民工怎么办?这已经是重大社会问题了。

  涉及到当前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主要问题都脱不开农民工市民化,中国一共13亿人口,而这一群体将近3亿人口,加上他们的家属,在中国占有多大的分量。新型城镇化不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就没有新型城镇化。我们前一阶段的城镇化是创造了2.7亿农民工的城镇化,下一步城镇化,如果以人为本,首先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城镇化,其他的问题再说。如果说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还在增加,这个城镇化就失败了。城镇化的含义就是农民工市民化。

  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去产能化,产能严重过剩。我刚刚参加了国家重点课题的讨论,去产能对就业问题的影响。会议上谈到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行业,如果他们去产能化,会影响多少就业。我说是什么部门?他说当然是我们正式岗位的,但是没有想到工厂里面的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农民工的问题怎么解决?去产能化对农民工的去向需要做一个重点的研究,原来题目里没有。我说你还以为像1958年大跃进,两千万农民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现在是2亿农民工。

  第三个,收入差距,中国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大潜在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这几年城乡收入差距略有缩小,并不是农民的收入真正增加了,而是农民工出来打工的收入增加了。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占到整个农村收入的40%,这部分收入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企业发给本企业职工的工资,没有一个国家会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企业发出来的钱算到农民收入的头上,只有在中国城乡分割的特殊背景算成农民的收入,又变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这得益于近几年最低工资的提高。这也是重大的问题,如何正确看待,需要加以统计分析。

  我想找一些统计资料比较一下,其他国家在农业化向工业化转移的过程中,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会有怎么样的情况变化。

  另外就是现在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覆盖最差的那块就是农民工。在农民工那块养老二三十,工伤高一点,其他的都很低,有的同志建议为农民工建立单独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条我是坚决反对的。


  现有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进城的一个障碍

  凡是要把农民工固定化一个社会阶层的政策都是方向性的问题,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不是单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是让他们尽快市民化,融入城市,进入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工资的待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是重大的问题,农民工和他们子女的待遇和应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

  最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提出发挥市场在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一个是农民工劳动力的市场,再一个是土地市场。如果没有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没有土地资源的市场化,农民工问题解决不了。以前我们认为是城市里面愿意用你的劳动力,但是不给你相应的待遇,我借用长期形成的行政分割的户籍制度限制你农民工的各种权益,压低农民工的劳动力成本。

  但是我们按照另外一个方面,不光是城市的户籍制度阻碍农民工,农村的土地制度,包括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用地,不让农民进城也在阻碍。无论是土地制度的改革,还是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都要明确一个方向,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在这个基础上讨论我们各项改革的方向。

  另外,大家也关注的就是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11年连增,应该对于这个很大的成绩给予肯定,但是对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松懈。有的学者说现在的粮食安全问题比1960年还严重,可以说复杂,但是不能说严重。首先体现在粮食竞争压力和价格水平与国外强国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大量进口粮食进入市场,国产粮进入库存。

  第二是种粮队伍年龄越来越大。2010年对10个省市进行统计,真正种地人平均年龄57岁,且很难补充新的劳动力,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回城种地?现在过了5年,农村劳动力,10个省市,种地人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可以说是退休的人在种粮,农业种地人的文化水平低。第三是我国粮食11连增付出成本过高的代价,包括化肥、农药、水的过量使用,还有大量企业违法违规排污,造成农地大面积退化和严重污染。第四农业经营方式亟待改进,坚持农户家庭农场为基础,还是适度引进城市资本,实施公司加农户的体制,这个就涉及到我们讨论的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用地的流转等深层次问题。

  从全国案例来看,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际很难落实,北京市财政收入大概6%来自土地的开发利用,在6%土地开发利用里面,城市政府里面得到60-70%的收益,农村集体组织村委会得到20-30%的收益,实际种地的农民10%都不到。像这样的案例,全国大量存在。此外农村与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差距、教育差距、福利差距等还很大。

  那么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发展绿色农业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些研究,比如说黑土地的保护、粮种、农耕等这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典型的就是农业经营组织体制改革,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粮食安全立法方面的研究。从哪里入手更好?

  关于粮食安全,中国有800个产粮大县,抓住这个是很好的抓手。从生产绿色农业入手,改变前阶段过高投资,过度追求总量增长的作业方式,这个和我们总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点类似,过于追求总量的增长,不管投入产出效率怎么样,不管是不是造成污染了,农业方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和我们整个经济发展方式一样,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必须要转变了,也到了这个阶段了。

  从完善农业生产组织推进农业先进技术着手,改变现有的小农经济组织方式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从调整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着手,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价值,缓解当前众多产粮大县财政的困难。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消除土地交易中同地不同权的弊端。

  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让他们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社保待遇。国家还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在视察的时候也重复过这句话,现在我们向全世界承诺,2020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原来以为还很远,我们在十几年前确定小康目标的时候,现在一想就四五年的时间了,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不在于锦上添花,而是在于能否雪中送炭,农民工的问题就是雪中送炭,要迫切解决农民工的问题。(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发展,农村之觞
破解发展难题 协调推进“三化”
识局Chenmolao99:为什么七成农民不愿进城?——四川眉山“新型城镇化”样本调查与分析
中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韩长赋:农民工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一个比金融更重要的,关系国运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