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艺术万年史-008》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下)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下)

3.黄河流域下游地区

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反映出山东一带这一时期原始文化的特征,具有独自风格。

1)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山东、苏北一带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代表,年代约在公元前4040—2240年。当时的制陶业已颇为发达。

陶器以手制为主,配合以慢轮修整。主要的器形有背水壶、高柄杯、镂孔豆和鬶等。丰富的颜色是大汶口文化陶器的一个突出特点。有红、灰、褐、黄、黑、白等颜色。红陶和彩陶数量较少,但制陶很有特色,主要饰以红、黑、白三种颜料,其中一部分是在烧成后再画上去的,这样色彩显得更鲜明。纹饰也比较丰富。通常以几何纹为主,有圆点纹、圆圈纹、窄条纹、三角纹、菱形纹等,此外漩涡纹、弧线纹、水波纹、勾莲纹也常见到。如大汶口遗址出土的一件背壶,器的腹部是以直线三角形的交互排列组成二方连续的饰带,结构虽然简单,但颇具效果。此外,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的一件彩陶盆也堪称杰作。陶盆环外壁一周,用双条平行竖线均等地隔分成7段空间,空间中填以八角星样的纹饰,由此组成二方连续饰带。由此推断,当时已经掌握了等分的技能及一些几何知识。

2)山东龙山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主要源于大汶口文化,根据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010—1530年。它的制作技术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制作方法有手制、模制和轮制,其中主要是轮制。轮制技术的应用,使得器形和比例比以前更加匀称和谐,质地更加轻巧。陶窑结构的改进,烧窑技术的提高,使得大部分陶器制作得十分精好。陶器的种类多且富于变化,有鼎、鬲、鬶、甗、盘、豆、杯、盆、罐等,加之变化生成的种类,显得较为复杂。

陶器数量也很大、色泽颇为纯美,尤以黑陶见长。

陶器的装饰与其他文化相比非常别致。这表现为它往往同制陶技术密切相关。许多装饰纹样都是陶器制作过程中受启发而产生的,塑造、烧制同步进行。制作完了,装饰也就接近完成,体现出一种单纯质朴的美,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这同仰韶文化及其它彩陶艺术的有意纹绘极尽形色繁变之美,形成强烈对比,如:平行弦纹,凹凸纹、线状弦纹都与陶器制作技术有关。其中平行弦纹是山东龙山陶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装饰纹。这种纹样大概是用尖状物清晰划出来的,通常有一两条,有的陶器则有许多条并列着规则地布满陶器的肩、腹部分。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一般来说器壁都比较匀薄,很少有特别厚重的,大致在0.3厘米左右。极为轻巧。这主要应归功于轮制技术的熟练运用及成形后的刮削打磨的修整功夫。陶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陶,以致于一些人称山东龙山文化为黑陶文化。黑陶里外透黑,外表打磨光泽,具有黑、光、薄、棱、鼻的特点。其中是指因轮制在其外形上有转折清晰整齐的棱角,是指器物上多附有牵绳或手执的鼻。在造型方面,黑陶也很见长。其中陶鬶是最典型的器物,其造型最具魅力。鬶类的三个袋状腹足特别饱满,使陶鬶无论侧视俯都大体形成三角形,给人一种稳定感,这是最基本的实用因素。

鬶的三足不是机械地制作与排列,两足较小,相距较短,在前;一足特别肥壮,在后,足端细圆,稳定饱满之中又有灵巧,同时又表现出重量是在后面。

鋬的一端接在口沿的稍下处,另一端安置在后面的腹足上,与鋬相对并向前斜出流,它与鋬一屈一伸,互相呼应,这样使得陶鬶各部分的比例和位置配置和谐,统一而又富于变化,实用(便利提或推倒所烹煮的东西)而又美观。黑陶中最特殊、最精美的就是蛋壳陶其胎壁厚度仅为0.5毫米至1毫米,质硬且光洁透亮,多为酒器。在山东省潍坊姚官庄出土的一只大型陶杯,就是这种陶器的典型。它的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花,底部有棱有边,上部透雕着五圈近似几何纹的图案,十分精美。

4.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但过去由于受掌握的资料限制,长期以来一直有黄河流域为我国古代文化之摇篮一说,现在这种说法日益被三十年来不断发掘出来的长江流域文化遗存所否定。应当说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孕育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迄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在这些文化中都存有大量丰富的陶器。

1)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因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而得名。据科学方法测定,距今约7000年左右,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和舟山群岛一带,它是长江流域发现的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文化。

在陶器制作方面,河姆渡文化还不成熟,基本上是手工制作。所烧陶器大多是夹炭黑陶。这是一种为防止由于干燥或在烧制过程中开裂而在粘土中掺入炭化的植物茎叶和稻壳的黑陶。它的胎质疏松,胎壁较厚,造型也不太规整。由于河姆渡人是以种植稻谷为主,兼营畜牧、渔猎的农耕民族,因此他们在陶器上装饰的有稻穗、枝叶、花蕊、家猪等动植物形纹样,其中以刻划的猪纹最具特色。此外,在器形上,河姆渡人的陶器也有独特之处。矩形猪体缽便是一种。还有一些像釜、盘的器物,把口沿处制成以圆形为主体的多角形,可谓别具匠心。从总体风格上,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与仰韶文化的陶器差异较大,但毫不比之逊色。

2)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因1958年首先在四川巫山大溪镇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川、鄂的三峡地区和鄂西南及湘北一带。年代约在公元前2825—2405年。陶器的质地良好,形式多样,以红陶为主,加之一定数量的黑陶及少量白陶。器物皆为手工制作,造型比较丰富,有盘、豆、鼎、杯、碗、罐等,其中以筒形陶瓶最具代表性,器腹向内微收呈细高状,造型别致,富有韵味。彩陶不太发达,多于彩绘前先以红陶衣作底,有些器物的不同部位用红、白两种陶衣作底,上面施以圆点纹、弧线纹、凹边三角纹等很别致的图案。

3)屈家岭文化

因首先在湖北京山屈家岭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江汉地区,是一支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文化类型。据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2250—2195年。早期以黑陶为主,晚期以灰陶居多。

主要器物有三足器、圈足器、三足盘、圈足碗、高圈足杯、长颈圈足壶等,除前两种与其它地区的文化共同流行外,后几种则独具风格,为其它地区所少见。
  屈家岭文化在制陶技术上和烧造工艺上都显示出较高的水平。有一种被称为蛋壳彩陶的陶器,是屈家岭文化制陶工艺水平的代表作。它胎壁很薄,胎的厚度仅有一毫米左右,胎色发黄,上施以彩绘,也有用独特的晕染手法绘制的。其纹样主要有圆点、弧线、条纹、网纹、菱形格纹等。

4)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因1959年首先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而得名。它是继河姆渡之后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据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3670—2685年。

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红陶、灰陶和少量的黑陶。陶器的种类比较丰富,有平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等。其中的三足鼎,形式变化多样,有盆形、釜形、盘形、壶形之分,器足也有扁平、铲形和近似鱼鳍形等。为马家浜文化独具的腰沿釜,在其腹部环绕着一条宽沿,形成了一道,代表了其独特的造型风格。马家浜文化的制陶技术主要为手制,也有一部分是经过慢轮修整的。陶器表面多为素面和磨光。用于装饰的纹样有弦纹、绳纹和刻划纹,并附加堆塑和镂孔等。

5)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继马家浜文化后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分布的地区与马家浜文化大体一致。据碳14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750—1890年。

良渚文化以轮制的泥质黑陶最具代表性,但大多胎质较软、胎壁较厚。竹节形细把豆是它有特色的器物,这种器物的把根据竹子的形态而设计,由凸弦纹的连续排列显出竹节的。良渚文化也有一些彩绘陶,其中江苏吴江出土的用漆彩绘的器物是独树一帜的。

综观中国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从陶器发明到单色陶再发展到彩陶,一步一步,其纹饰更丰富,技术更精湛。许多形式美的法则,如对称、均衡、统一、变化,集中、放射等被比较熟练地运用于创作中,出现了许多极为精美的陶器,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为以后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
第1352篇  中国陶器的发明与发展 早期的陶器文化
中国古代陶器
火与土的图腾 (高古陶器大全收藏)
国兆文化——历史人物精编之古代原始社会(二)
陶瓷100款,让你看个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