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艺术万年史-065》希腊化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

希腊化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

整个亚历山大里亚形成一个街道之网,骑马和乘车都很方便。最阔的两条大道宽逾百尺,直角相交,城中有最壮丽的公共庙坛和王宫,约占全城面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因为每个国王都竞相修筑宫室,大兴土木,不遗余力,除已有者外,每个国王都花钱另造新宫,有如荷马所詠:后浪前浪,连续相接,美不胜收。"除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而外,亚历山大里亚的精美豪华的王宫庭苑和神庙、学院的建筑也是希腊化建筑艺术的优秀代表。其中神庙的形制最有趣地反映了希腊化艺术东西方风格混杂的特点。它的埃及神庙取埃及传统形式,希腊神庙则取希腊古典柱式,泾渭分明而又并肩共存于同一个宫苑之内。至于它的宫室和公用建筑则有溶汇希腊、埃及于一炉的特色,例如皇宫中的一些宴会大厅,周围柱廊取希腊风格(古典柱式),中央天棚大顶则取埃及传统形制,虽然古城由于仍处现代都市之下,考古发掘难以开展,但从已出土的零星材料和其他文献资料,我们仍可知其大概。例如亚历山大里亚王宫中的一座托勒密二世的宴会厅,中央天棚高30米,以高达28米的埃及式镀金圆柱支撑,天棚高出周围柱廊近10米,极其宽敞通透,这是典型的埃及住宅中的天棚大厅的发展。天棚三边围以半希腊式的柱廊,说它半希腊式,是因为柱廊的结构和花纹图案带希腊特色,但柱子比例却不合于古典柱式的要求,显得过于细长(因为天棚埃及式金柱更为细长,它们就不得不加以变通而违反了古典柱式要求的比例)。由此可见,这样的建筑风格我们只能说是希腊化的甚至希腊.埃及化的风格。更有甚者,厅内陈设的豪华,较东方宫廷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厅内设黄金榻席100座, 铺以波斯锦绣,以金制的斯芬克斯作榻席之脚,餐具则全用金银制成。仅此一例,就可想见希腊化宫廷的豪华和城邦的简朴有了多大的距离。但是,适应着希腊文明重视学术研究的传统,托勒密的王宫也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是提供给它的著名的博物馆(亦称"缪斯神宫")的,其中包括一座宏伟的图书馆(藏书有40-70万卷之多,为古代第一),若干展览厅、演讲堂、餐厅和供学者工作居住的建筑,还有可供科学研究的动物园和植物园。这些屋宇皆有回廊、园苑相连,林木青葱,环境幽雅,不愧为学术研究的好殿堂,因此许多著名的希腊化时期的科学家、文学家皆曾工作、学习于此,而亚历山大里亚也成为希腊化学术研究的最大中心。

亚历山大里亚最著名的建筑物当推那座法罗斯岛上的灯塔。它约建于公元前300-280年间,主其事者是建筑师索斯特内图斯。全塔高达130米,分塔基、塔楼、塔顶灯座三大部分,全用石料砌成,内铺沥青(柏油),可防海水浸蚀,又以玻璃碎屑及琉璃等为填料筑成一道海堤以保护灯塔,工程更见坚固。塔楼内可能使用人力发动的升降机,顶上灯座四面透光,内烧木材,并可能用凸镜聚光,因而火光可远照数十公里,这样一来,这座空前高大的灯塔不仅是指引船只出入港口的关键设施,也是在地中海旅行的外国人进入埃及首先看到的宏伟建筑,无怪乎人们一致公认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矗立地中海边达1600年之久,直到1375年才因地震坍毁。因此我国南宋时有人到达埃及还观赏过它,越汝适在《诸蕃志》中曾记其事,他说:"相传有异人组葛尼(即亚历山大之阿拉伯读音)于濒海建大塔,下凿地为两层,砖结甚密,塔高二百丈,其顶上有镜极大,他国或有兵船侵犯,镜先照见,即预备守御之计。"这或许是这个世界奇迹和希腊建筑杰作在东方神州获得的最早的赞词。

不仅亚历山大里亚这个最大的希腊化城市建设如此辉煌,一般中小城市只要是新建或大部分改建者,也都有较完善的规划,并普遍带有在传统的希波达木斯框架上突出中心市场和公有设施的特点。小亚的普里恩尼城,以其小巧玲珑,门类齐全而又得到较彻底的发掘整理,可以作为这些中小城市的一个代表。它就是前述著名建筑家皮提俄斯建造了一座雅典娜神庙之地,公元前3世纪时全城又经过一番彻底改造,遂使这个全城男性公民只有5000的小城变成希腊化城市建设的一颗明珠。小城北面背靠一座险峻的山岩,便以比作卫城,将其包于城墙之内,山上的卫城只作军事防卫之用,营地内无任何建筑,山下一片朝南的坡地才是城市本身。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时,经皮提俄斯之手此城已有希波达木斯式的街坊规划,尽管城墙按地势呈不规则形,街坊的小方格子却严格按直角交叉。现在再作进一步整治,街坊更见齐整,较大的住宅皆沿街筑墙,在方形院落朝街的一边建客厅或主楼,有时二楼门面筑成神庙的柱廊山墙形式,更觉典稚豪华。城市改建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公共设施,原来留作市场、广场之用的地段皆予平整铺设大理石地面,市场周围筑以柱廊;剧场、公民大会会议厅、体育馆、运动场等皆翻修一新,有的扩建为更大规模,对于一个只有几千公民的小城说,这些设施可谓相当充足,剧场、会议厅的席位供全城公民满员使用尚绰绰有余。体育场、运动场在这个小城中共有两组,其中最大一组位于城市靠近城墙之处,可能是希腊化时期新建,它的运动场看台沿坡地而见,长达200米,顶层筑以柱廊,气魄宏伟,从廊内既可饱览运动竞技情况,还可远眺海边美景,体现了希腊化城市重视景况欣赏的特色。城中心的市场边以柱廊绕其三面,蔚为壮观。

从普里恩尼这个小城的建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希腊化城市共存的特色,甚至远达中亚、印度一带的希腊化世界的边陲,也可在希腊人建的新城中依稀看到类似的特色。例如近年在阿富汗东北部、邻近我国新疆的阿伊哈鲁姆发现的希腊化古城遗址,这些特色便很明显。此城东高西低,城东台地便建为卫城,城西坡地便是市镇本身,有大街贯穿南北,街西的豪华建筑区有市场、神庙、官署、体育馆等等,可能是希腊官兵和移民的居住区,街东则有剧场和武器库。城内市场亦以柱廊绕其四周,采用希腊古典柱式;宫殿和贵族邸宅亦用挂廊环绕中央庭院,宅内浴池以卵石铺成拼花地板,甚至石造建筑所用的砌筑技法:不用灰浆而只以锔钉联结、灌以熔铅加固也是纯希腊式的。所有这些,连同城内发现的希腊文铭刻和书卷的残迹(灰迹),表明在这个极东边境上的城市,希腊文明的影响并未削减许多。既然阿伊哈努姆犹能如此,其他更靠近西方的数以百计的希腊化城市的大概也就可以想见了。

建筑群体的中轴线对称布局,这时也开始普遍表现于王宫、官署、神庙、圣坛等的建筑和改建工程中。可惜的是,这些建筑群(例如亚历山大里亚的王宫)大都由于仍埋在现代城市之下或破损太甚而难以明其究竟。现在经考古发掘而得知的较完整的范例,可举罗得岛林多斯的雅典娜神庙建筑群和科斯岛的阿斯克勒庇奥斯圣坛建筑群。罗得岛这时已是希腊化艺术的一大中心,它的建筑师与雕刻家蜚声整个希腊化世界,被请到埃及、帕加马、雅典甚至罗马各地进行设计和创作指导,它的林多斯城的雅典娜神庙得到很突出的改建与扩建,当是意料中的事。雅典娜神庙所在地原是林多斯的卫城,它座南而朝北,高陡的山崖如船首般突入海中,在其西南角最高处有一座古老的神坛,公元前4世纪中叶在神坛处建了雅典娜神庙,它只是一座四柱式有前后廊的小庙,取多利亚柱式,可说是一座很平常的建筑。到希腊化时期,罗得岛的艺术家们便想把林多斯卫城上的雅典娜小庙改造成一个既壮观又有气派和戏剧效果的建筑群,小庙本身无多大加工余地,建筑设计的重点便转移到为小庙布置一个层叠起伏、气宇非凡的柱廊和门厅的综合体上。建筑家很好地利用了卫城居高临下的地势,先在坡前平地(它本身也须艰苦攀登才能到达)建一道宽达87米的柱廊,两边有突出的翼殿,这样柱廊就像手臂一样围成一个广场或市场。但柱廊中央却直接连以一段宽20米的石造阶梯,高达10米,气魄非常宏伟。在此阶梯尽头才是和原有的雅典娜神庙齐平的台地,在此又建一宽广并有两翼殿的门厅,由厅内进入一个庭院,就看到了四柱式的雅典娜小庙,此处地势很窄,雅典娜庙又僻处山崖的一边,庭院便只在两边列以柱廊。这些广场柱廊、门厅庭院的建筑面积较小庙扩大数十倍,但它们的作用无非以其中轴线的对称布局和层层加高的气势为这座小庙增添光彩。

科斯岛的阿斯克勒庇奥斯圣坛建筑群也是如此,阿斯克勒庇奥斯是希腊的医药之神,科斯岛的这个圣坛的林泉据说拥有医神的奇迹。朝圣者夜宿于此便可百病尽除,因此香火极盛。希腊化时期,这座圣坛陆续建造或改建了一系列的廊庑、神庙、祭坛,时间延续一两百年,布局却日见精审,终于达到了有层次、有呼应、又有高潮的中轴线层叠对应的完整设计。它最初是在下坡段盖一凹字形的大柱廊,中央有门厅与外界联接,三面柱廊皆向内而形成一大广场,廊庑则供朝圣者夜宿之用。然后把中坡平整为开敞的台地,中央设大台阶与和下坡门廊中央的门厅对应,台阶正对中心祭坛,坛两边分别筑神庙和僧房,它们形制大小都不一样,但和中心神坛成对称布局,在这里,中轴线之设已很明显。最后,在上坡又建一套布局更严谨的建筑群,中央是一座六柱式的大神庙,它的左右和后边筑一凹字形的大柱廊,与下坡的柱廊相似。这样一来,上坡的中央神庙、中坡的中央祭坛和下坡的中央门厅形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三坡又依次高升,至上坡的神庙及其后的圣林而达于顶点。如此中轴突出、 主次分明、组织严密的建筑规划在古典时期是见不到的,显然是建筑家向东方建筑学习而得的成果。例如,埃及神庙建筑群就很擅长这种布局,尤以底比斯的哈特什普苏特庙的三级台阶递进构图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埃及此庙却早于希腊化时代一千两百年!

作为希腊传统建筑核心的柱式理论和神庙建筑,希腊化时期也有新发展。建筑家爱好理论研究之风,此时仍有增无减,集大成者当推赫耳摩格涅斯,他约活动于公元前2世纪,已属希腊化时期之末。他力求以理性逻辑解释或订正柱式体系,古典后期以来建筑学界对各种柱式体系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的努力在他之时可说达于完成。例如,前述多利亚柱式中檐部结构在转角处三陇板的安排总留下一段空白或"遗憾"的问题,在古典后期便受到名家如皮提俄斯等的抨击,认为它是多利亚柱式中的一大诟病。赫耳摩格涅斯也继其余绪,强调这种安排本身有悖理性,甚至主张神庙建筑中最好不采用多利亚柱式,这就和古典初期以多利亚柱式具阳刚之美而奉为神庙建筑的正宗相差十万八千里了。赫氏的理论著作亦无一传世,但从维特鲁威的摘录中,我们知道他曾对疏密不同的柱间距与柱身高度的比例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而且企图用视觉矫正的原理说明他确定的比率的合理。在这种研究中,他规定以柱底直径(柱身宽度)为测定整个建筑各部分比例的计量单位——"",并按柱间距从最窄到最宽划分出五种式样:密柱式、窄柱式、宽柱式、离柱式和正柱式,其中正柱式为标准制式,其比例为其他四式之中衡,例如正柱式的柱间距为214度,则密柱式为112,窄柱式为2,宽柱式为3,离柱式为312,他认为适应于这些不同柱间距的柱高,若以正柱式为912度,则其他各式依次为109128128。也就是说,柱间距越小,柱身便越细。为什么这样呢。他解释说:"实际上,随着柱子之间的间距加大,柱身的粗壮亦要相应增加。

在离柱式中若柱高为9度或10度,它就会显得纤细软弱(因此它的正确比例为8度)。其理由是由于通过柱间的宽度,看来空气要吞没柱身的粗细而使其变小的缘故,与此相反,在密柱式中若取柱高为8度,则柱间由于密而且窄,就会呈现臃肿难看之状,这样,必须按照建筑物的种类追求特有的均衡。处在角隅的柱子必须加粗150度,因为它被空气隔开周围,观看时显得更加纤细。因此,眼睛有错觉的地方应当根据理论来补偿。……实际上,视觉追求美观,因此除非我们根据比例或利用模量显示快感,从而通过调整增加错觉,就会给观众粗糙难看的外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希腊建筑2
古希腊遗址优质教学资料教学课件PPT
第六十五讲 世界遗产:希腊.雅典卫城
简述外国建筑文化和历史
《古希腊两千年史》亚历山大东征5
大白话跟你讲欧洲建筑史(1):古希腊式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