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艺术万年史-083》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艺术(下)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艺术(下)

在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成果中,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唯一留存至今的古典建筑理论著作。由于希腊罗马的其他建筑学著述全都失传,这部硕果仅存的古籍便有无可比拟的珍贵意义。维特鲁威这位建筑家也只凭这本书而为人们所知。据他自述,他曾在凯撒和奥古斯都手下担任军事工程师之职,并曾在意大利小城发罗建一会堂。然而,首都的各项重要工程他都未能参与,可知在当时的建筑界他并非拔尖之才。但是,他有丰富的学识,正如他在《建筑十书》中谈到建筑师的培养时指出的:"建筑师的知识要具备许多学科和种种技艺"。为此他开了一个清单:擅长文笔,熟习制图,精通几何学,深悉各种历史,还要有哲学、音乐、医学、法律方面的造诣,并通晓天文学或天体理论的知识。他的著作表明,他确实在上述各方面都具有较高深的学识,反映了这时期从事建筑这个"大技术"(这是希腊文"建筑"一词的原义)的人士一般皆须具备的高度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奥古斯都时期大兴土木给建筑界带来的丰富实践和当时艺术文化融希腊罗马成果于一炉的特点,也使维特鲁威的建筑学著述有其总结综合的优势。他正是有感于当时建筑业宏图大展的形势,愿以这部献给皇帝的书同时向有关方面和广大建筑界同仁提供一个建筑学的明确规范与完整体系。正因为这样,虽然此书并非名家专著,却由于它视野开阔,论述全面,讲求实用,有理论结合实际、总揽前人成果的长处,所以能流传不衰,成为保留至今唯一最完备的古典建筑学著述。由此可见,它对于西方建筑的影响和在古典传统中的贡献,当不在奥古斯都时期的其他建筑遗物之下。译者高履泰先生曾把此书中这些卓越贡献归纳为四大点:

"一、它提出了建筑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通过大约两千年的考验,证明这些理论是科学的,至今仍具有相当的效力;二、它提出了建筑师的教育方法和修养要求,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而更要重视德,为后世的建筑师规定了准绳,树立了楷模;三、它把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既总结出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建筑实践经验,又创立了城市规划和各种建筑物的设计原理,为后世制定了规范,它提出的'实用、坚固、美观'的设计原理至今仍然对建筑创作起着作用;四、它介绍了当时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成就,并把这些和建筑科学结合起来,而使建筑科学成为有学术根抵的科学分科。"在雕刻艺术方面,奥古斯都时期的最大杰作当推和平祭台的浮雕,它所以称为和平祭台,是为了纪念奥古斯都于公元前13年完成对帝国行省广泛巡视后举行和平大祭一事,因此它的制作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年。据推测,举行和平大祭时已有临时祭台之设,在台四周围以木栏,现在则用大理石把整个祭台建成永久性的纪念建筑,祭台位于当中,四周立大理石墙垣,墙上刻满浮雕。这样一来,这个形制较简单的建筑却配置了当时水平最高、规模也最大的浮雕作品。这些浮雕主要刻于四面围墙的外壁,内壁仅刻花环纹样;外壁则下刻花草,上刻一系列人物,表现奥古斯都朝野上下举行和平大祭的情景,大门两边则刻以历史寓意情节的浮雕。可庆幸的是,这些浮雕尚有较多碎片遗留,经发掘整理,现在已把整个祭台按原样重建于罗马城中,可供公众游览。这些浮雕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是右墙上表现奥古斯都率皇室家族举行祭祀的浮雕带和后门左边的大地女神哺育万物的浮雕,其刻制之精美与形象之生动在罗马艺术中都是未之前见的。它们显然代表了奥古斯都极力扶植的新古典风格的最佳成果,也可看作罗马艺术家和来自雅典的艺术家通力合作的结晶。就像奥古斯都广场柱廊顶阁的女像柱一样,这里也有直接仿效雅典的东西:它左右两墙的长列人物浮雕带(前述表现奥古斯都及其家族者是其中之一)就是以雅典卫城帕特农庙的节日游行队伍的浮雕带为样板,从衣褶的灵活、体态的明晰、节奏的精彩看,它确实有力追希腊最高典范的气势;但它同时也显出罗马固有的叙事浮雕的特色,因而绝非机械地抄袭。雅典的节日游行浮雕虽取自现实生活习俗,却不是反映某次具体的游行;和平祭台浮雕刻画的却是具体的真人真事:公元前13年的和平大祭,奥古斯都J家成员以及当朝显贵,莫不有名有姓,在具体的肖似中又要有古典的庄重风格把他们表现得气度非凡,这就是集希腊罗马优秀成果于一炉的新古典风格的奥古斯都艺术的首务。在奥古斯都及其家族的浮雕带上,皇帝本人的形象已有较大残损,但其他家眷却保存完好,从其中可以看到各人肃穆认真的面容宛如罗马肖像雕刻的翻板,但优美的步态和秀雅的衣褶却表明它是雅典艺术的真传,这种罗马肖像写实与希腊理想加工的结合,不仅使奥古斯都的政治要求得以实现,而且也为日后罗马浮雕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那块表现大地女神的浮雕更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优美形象。它刻画大地女神为一丰满健壮的年轻母亲,怀中有两婴孩,两旁配以代表海风和陆风的神灵,构图均衡稳定,女神的形象尤为卓越,在健美之余又无比的庄重典雅,是罗马艺术中一位最美的女性形象;但它又不失罗马民族质朴务实的特性,因此强调的是女性作为母亲的丰盈与慈祥。和平祭台外墙下部很大面积都满布的花草纹样浮雕也非同凡响,它以涡卷纹为主,表现的却是莨苕花叶舒展蔓延之态,以寓意和平带来兴旺生机,在古典艺术中这是第一次出现占据整块墙面的、融自然写生于图案纹样的大浮雕,它对日后西方装饰艺术有很深远的影响。

浮雕艺术如此,可以想见奥古斯都时期的立体雕像的创作亦必有相当高的水平。在这方面,肖像雕刻仍然是罗马艺术家最拿手的门类。奥古斯都尊重传统维护家庭的政策使和祖先崇拜有关的肖像雕刻大为兴旺,一般公民家庭都要刻几尊祖先肖像,显贵之家制作肖像则更认真隆重。另一方面,皇帝的肖像也普遍在帝国各地传播,每个城市必设庙供奉奥古斯都之像,大官重臣之家也以拥有皇帝肖像专供朝拜为荣,这些帝王标准像质量当然不会太高,但仍具有奥古斯都新古典风格所达到的水平。除此而外,这时还特别发展了一种新古典风格的帝王全身雕像,其中有些专供中央最高阶层使用者当可归于精品之列。例如,发现于罗马近郊普里马波塔的皇后李维娅别墅中的奥古斯都像,就是这类精品中的杰作(现藏于梵蒂冈奇亚纳蒙迪博物馆)。

这像与和平祭台浮雕中的皇家人物形象那样,也是要把罗马本色的肖像放在希腊古典理想的身躯之上。因此,为了使这尊立像具备古典雕刻的最佳传统,它的身姿仿效了最著名的古典雕像——希腊雕刻大师坡利克里托斯的《持矛者像》,并加以一定变通。《持矛者像》是表现一位极其健美英俊的运动员悠然行进的神态,奥古斯都此像取其体形,却赋予帝王的气派,他以右手高扬作演说状,胸上披着的甲胄刻了表现他最荣耀的武功业绩的浮雕(主题是安息人送还罗马军旗),左手则持有象征帝王权势的节仗。他以右脚承重,左脚舒展,魁梧的身躯自然而有生气,面容则穆肃明智,于是一尊体态坚实而神情庄重的帝王之像便跃然于观众面前,无怪乎它被公认为古今帝王雕像中的成功之作。

在绘画艺术方面,奥古斯都时期除了绘画创作活动随各种建设的开展而大为高涨外,它的主要贡献是推动了第三种壁画风格的形成。如前所述,在凯撒之时达于鼎盛的第二种风格以画出的建筑结构分割空间,故称建筑风格;现在流行起来的第三种风格则在清纯纤巧之中追求装饰的典雅精致,遂有装饰风格之称。考古发现表明,这种新风格的出现可能和奥古斯都家族有密切联系,因为它的最早萌芽皆见于皇室家宅中(当时奥古斯都还未曾造豪华的皇宫,故仍称家宅)。其中包括皇后李维娅在巴拉丁山的住宅,李维娅的普里马波塔别墅和奥古斯都女儿朱理娅的住宅等等,当新风格传于庞贝时,此地的一个最佳代表仍为奥古斯都家族的别墅,它就是其外孙建于庞贝附近的波斯科特卡西的别墅。这种风格以极为纤细、甚至全属幻想的建筑构件如柱、梁、山墙等装饰壁画,杂以花环、灯台、杯盏等物,而大部份壁面往往以深色平涂成一片暗影,只在中央很小范围内以浅色高光突现一幅梦幻似的风景画、山林亭阁、神庙桥梁等等若海市蜃楼般浮于一大片暗影中,加以那些奇幻的建筑构件和花环灯盏等又有珠光宝气般的迷人色彩,更使整个壁画制作显得豪华迷离。上述波斯科特卡西别墅就有几幅这类壁画的杰作。

这种豪华奇幻风格的流行,似乎和奥古斯都的侧重庄严典雅的艺术导向背道而驰,实际上它却反映着罗马艺术合乎规律的发展的一面。原来,当罗马成为一个奴隶制大帝国之后,统治阶级和奴隶主的豪华奢侈是必然趋势,他们也必然会欢迎那种华丽热烈、出奇入幻的希腊化巴罗克风格,尽管奥古斯都在官方的宣传艺术中对之不予提倡,却不能阻止皇室宫廷和显贵家族对这种风格的爱好。反映在壁画上,就是这第三种风格的出现。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文学创作中也有所反映。尽管奥古斯都想通过他的《反通奸法》之类措施掀起一场澄清风俗运动,恢复古罗马的严厉家风,但罗马公众却最喜欢诗人奥维德那些大谈爱情艺术的诗篇,其中的爱情有许多竟是诗人与有夫之妇的风流韵事。如果说奥古斯都所为是一种反潮流,那么罗马公众的爱好却正是时代潮流所在。由此看来,第三种风格尽管有适应统治阶级豪华需要的局限性,它却像奥维德的诗歌那样是当时文艺创作中一个必然的发展,这种情调浪漫、笔法奔放的风格,在艺术创作的舞台上可说是庄重的新古典风格的一个补充,它们相辅相成地共同反映着奥古斯都这个黄金时代百花齐放的盛况,在日后的帝国初期艺术中,它们更有进一步的融合而成为艺坛的主流。

伴随着第三种风格的形成,罗马的风景画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前已指出,风景画本来就是罗马绘画的一大特色,不过以前的风景描绘还多少有点配角的味道,它们或陪衬于楼阁建筑之旁,或渗杂于故事情节之内(最常见的是尤利西斯浪游的故事),尚难独立自成一类。现在则看到了真正的、完全的风景画,不仅第三种风格壁画中心以高光实现的那一小片山林之景是独立的风景小品,与任何装饰结构或故事情景无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占满整个墙面全用于描绘林木花鸟的图画,其佳作就是皇后李维娅的普里马波塔别墅那幅独出心裁的花园风景(现藏罗马特尔美博物馆)。它在高达3米,连续10余米的墙面画满逼真生动的花园景致,除底边一道篱笆显示它与人居的联系外,全绘以小树丛中鸟语花香之景。色彩明丽而有层次,构图则在自然之中又巧有安排,草丛叶簇之间偶见小鸟腾跳飞翔之状,使宁静的花园充满生气。由于这儿是皇后的别墅,相信一定是请了当时最高水平的画家来作此画,可惜我们已不知其名姓,但从现存遗迹看,他的着色,用笔皆极富神韵,说明罗马风景绘画在这个黄金时代也和其他艺术一样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罗马艺术:雕塑
古罗马美术概述
西方艺术史:古罗马雕刻【10】
西方古典艺术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古罗马艺术
外国美术史:第五节 古代罗马美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