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艺术万年史-167》卓越的莎土比亚戏剧(上)

卓越的莎土比亚戏剧(上)

莎士比亚和达.芬奇一起,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两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莎士比亚的戏剧,深刻地反映出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那种广阔的社会面貌和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强烈地闪耀着现实主义的战斗光芒。莎士比亚那卓越的艺术才干和杰出的戏剧成就,被誉为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而倍受敬仰。

马克思在批评拉萨尔的《济金根》时曾要求作者"更加莎士比亚化"。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这是对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极高评价。他的许多剧作都多次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孕育出难以胜数的表演艺术家,同时也哺育着后世戏剧的生长。

莎士比亚(1546-1616年),出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斯特拉特镇的一个市民家庭,父亲是镇上的杂货商人,曾作过当地的民政官和镇长。

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进入当地的"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接触到古罗马的诗歌和戏剧。18岁时,同26岁的邻乡农家女安妮.哈瑟维结婚。后因父亲经商失利、家境困难而离开学校,外出谋生。1585年至1587年间,他来到伦敦。据说,此前他曾教过书,偷过鹿,当过听差,做过屠夫,进过律师事务所,从军打过仗,但都难以查考。他初到伦敦时,囊空如洗,流落街头,也曾借酒消愁。后来在某剧院得到看管马匹、管理卫生的杂活。不久,改做招呼演员按时登场的工作,导演发现他口齿伶俐,头脑灵活,便让他给演员提台词或上台跑龙套,当配角,继而扮演了一些重要角色,还担任导演。在此期间,莎士比亚和一些爱好喜剧、有较高古典文化修养的大学生们频繁往来,扩大了眼界,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大约在1590年前后,他开始创作戏剧。起初是改编旧剧或同其他剧作家合作,稍后才独立创作。1593-1594年,他创作了《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两首长诗,先后献给了年轻贵族索桑普顿伯爵。以后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和一些杂诗。从1594年开始,他所在的剧团得到内侍大臣庇护,称为"宫廷大臣剧团"1598年左右,他作为剧团股东同其他人合建了环球剧场。此后,他的戏剧作品主要在这里公演。他也随团进宫演出,偶尔还去大学和法律学校演出。夏季多雨或瘟役流行导致剧场停演时,就到外省演出。1596年,他以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1602年又添置了地产。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1613年他离开伦敦回到家乡,1616423日逝世,死后葬于镇上的"三一"教堂。

莎士比亚约从1590年开始戏剧活动到1612年离开伦敦戏剧界为止,经历了20多年的艺术生涯,共写了37部戏剧。他的戏剧创作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旧戏已有的材料,对封建主义的衰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过渡时期的英国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刻的分析和描绘,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他一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和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同时又深刻地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出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悲喜交融的表演形式、丰富准确的戏剧语言、性格鲜明的艺术群像、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艺术成就著称于世。他的创作成就,按其思想和艺术的发展进程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590年到1600年其成就表现在富有乐观精神和鲜明信念的英国历史剧和喜剧上;第二阶段,从1601年至1607年多是反映社会矛盾,表现怀疑情绪的大悲剧,即"阴暗的喜剧"和罗马剧;第三阶段,从1608年至1612年主要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第一阶段,莎士比亚写了9部历史剧、10部喜剧和3部悲剧。历史剧多取材于13世纪初到15世纪末的英国历史。在历史剧中,他一面大胆揭露封建家族之间的纠纷,声讨诸侯的叛乱对国家统一的危害,如《亨利二世》中的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的争斗,《亨利四世》中北方的大贵族和约翰王的残暴、亨利六世、查理二世、查理三世等封建君主的昏庸无道和残暴不仁;一面又寄希望于开明君主,塑造了符合理想的封建君主亨利五世的形象。这些剧作虽然表现的是英国过去的历史,但却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和当时人们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其中《亨利四世》是一部最优秀的代表作,除了广阔的平民社会图景之外,还创造了福斯泰夫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使历史题材充满了喜剧性的艺术风彩。

早期的10部喜剧,宣传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主要以爱情、婚姻和友谊为主题。剧中,他塑造出许多贵族青年男女,展现了他们与封建习俗、伦理、道德、传统之间的冲突,最后争取到爱情和婚姻的幸福,喜剧的主题虽大同小异,情节却生动而丰富,不落俗套。《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等最早的4部喜剧,是大胆模仿与多方面尝试的成果。故事情节虽很生动有趣,但艺术上还比较粗糙,过于借重"误会""巧合"等流于俗套的喜剧手法,思想上也欠成熟,但为后来的6"莎士比亚式"的成熟浪漫喜剧奠定了基础。

从《仲夏夜之梦》开始,他的喜剧创作出现了高峰。这部喜剧以爱情为主题,讴歌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在艺术上,诗人把神话和现实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用诗意盎然的独创笔法描绘了爱情的幻想世界,令人心驰神往。《风流娘儿们》是唯一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剧作,表现了下层妇女揭穿没落骑士福斯塔夫"求爱"骗钱的丑恶行径。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单是那个兰斯和他的狗克莱勃就比全部德国喜剧加在一起更具有价值。"《无事生非》突出了次要情节中男女主人公从不爱到挈爱的转变,表现了人物的聪明机智和内在的力量。《皆大欢喜》把爱情故事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将没有欲念的大自然同宫廷的尔虞我诈作了对比。莎士比亚成熟的喜剧也温和地揭露丑恶现象。《威尼斯商人》在描绘波希霞的爱情、智慧与美德的同时,还凭借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强索一磅肉的情节,来反对狭隘的仇恨与报复,固守民族歧视的宗教偏见及其尖刻行为。《第十二夜》则通过次要情节,对清教徒的虚伪大加嘲讽。

属于这一阶段的悲剧共有3部。《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仿效罗马流血悲剧的尝试。《罗密欧与朱莉叶》表现了分属于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的两位男女青年,二人虽一见倾心,但终因不能结合而先后殉情。这部颂扬爱情的"赞歌"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剧中喜剧性的人物穿插以及双方家长鉴于世仇铸成大错而又言归于好的结局,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战胜封建仇恨的乐观主义精神。《裘力乌斯.凯撒》塑造了大义灭亲,可爱可敬的英雄勃鲁托斯。近400年来,勃鲁托斯的名字成了历代各国进步人士反对暴君和暴政的斗争旗帜和号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莎士比亚
朱淑真《断肠词》
劳月夜聊236期:永远的哈姆莱特
中外艺术史要略2.2——外国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典范(二)
外国文学史:14-16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