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度近代文学之三:概述

印度近代文学之三:概述

 
  印度近现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史。19世纪下半叶,特别是最后30年,印度进一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压制人民的政策,经济上控制了印度的经济命脉,加重了对印度人民的盘剥。这样,加剧了英国殖民者与印度各族人民的矛盾,爆发了多起反殖反封建的农民起义。如1879年的马拉特农民起义,将反封建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虽未最后取得胜利,但却有力地促进了印度人民的觉醒。另外,19世纪下半叶随着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投资,客观上也促进了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使印度工人阶级也在发展壮大。工人阶级对殖民者与封建统治者也展开了斗争。1877年爆发了那格浦尔皇后纺织厂工人大罢工,揭开了印度工人罢工斗争历史的第一页,并标志着印度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进入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更加高涨起来。
  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反殖民主义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印度文学已改变了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那种充满神秘色彩、停滞不前的状态,取得了蓬蓬勃勃的发展。其特点是既受西方文学影响,又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表现为多民族性和统一性的结合,古老传统和西方文化影响的结合,反殖和反封建内容的结合,宗教色彩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等。当时不少印度进步作家已从盲目崇拜西方,转而认识到研究本国历史、恢复民族传统的重要性,要求文学为民族解放事业服务。出现了大批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的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这是此时期印度文学的精华与主要成就。其中以东印度的孟加拉语、北印度的印地语,以德里、勒克瑙两地为中心的乌尔都语文学成就最大。
  东印度的孟加拉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领先于印度其它地区。著名启蒙者和散文大师罗姆.莫汗.罗易(1772-1833)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改革和文学改革的要求。他出身于孟加拉的婆罗门家庭,早年就读于巴特那高等伊斯兰教学校,精通梵文、巴利文、阿拉伯文、波斯文、英文和希腊文。他要求社会改革的内容,包括反对种姓制度以及寡妇殉葬、一夫多妻和童婚习俗,提倡普及教育,要求保护出版自由。他要求文学改革,主要是提出文学要为社会服务的主张。他最早用孟加拉语从事创作,被称为" 现代孟加拉散文的鼻祖"。其散文《耶苏箴言》(1820),风格明快流畅,很有影响。
  般金.钱德拉.查特吉(1838-1894)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孟加拉语创作了七部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以长篇小说《毒树》(1872)最为著名。作者在这部小说中第一次提出寡妇改嫁的问题,抨击了种姓制度。同时这部小说艺术构思精巧,很富感染力。另外,他还创作了10部长篇历史小说。其中代表作是《阿难陀寺院》(1882)。它描写1772年的" 山耶西" (出家人)起义,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这部小说中有一首" 礼拜母亲" 的诗,成为以后群众集会时歌唱的革命进行曲。般金的历史小说富有传奇色彩,并将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表现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精神和渴望民族独立的思想感情。其后的泰戈尔、普列姆昌德等人都受过他的一定影响。
  另外,仅次于泰戈尔的小说家萨拉特.钱德拉.查特吉(1876-1938)也是这一时期操孟加拉语的印度著名作家。他出身于西孟加拉邦的胡戈里县德瓦南德普尔村。少年家境贫寒,中学没毕业就到处流浪。1903年到了仰光,在一家木工厂当文书,并开始练习写作。1907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姐》,引起人们的注意。1913年他回到了加尔各答,专门从事创作,成为孟加拉语的第一个专业作家。他一生共写了30多部长、中、短篇小说,对地主、婆罗门上层贵族进行了揭露批判,对普通劳动群众,特别是被压迫的妇女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其中代表作是《斯里甘特》四卷(1917-1933)、《道德败坏的人》(1917)、《秘密组织——道路社》(1929)等。《斯里甘特》是一部自传体性质的长篇小说,主要描写斯里甘特和歌女拉佳.拉克什弥相爱的故事。萨拉特.钱德拉.查特吉的小说以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洗炼著称,对以后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弟那般豆.米特拉(1829-1874)是印度孟加拉语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以写社会政治剧而闻名。他的代表作《靛蓝园之镜》(1860),对靛蓝商残酷剥削压榨靛农进行了尖锐的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他的戏剧创作对其后印度戏剧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印度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举世闻名的泰戈尔也是用孟加拉语进行创作的。
  这一时期印度文学中的印地语作家当首推帕勒登杜.哈里什.钱德拉(1850-1885)。他是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他关心社会现实,要求文学作品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并以其杰出的创作开创了现代印地语戏剧发展的道路。他的代表作是《印度惨状》(1880)和《蓝色的女神》(1881)等剧作,其特点是力求以民族的传统表现新的社会内容。他的诗歌创作也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如他在《巴拉特——杜尔大沙》中,以生动的生活画面和强烈的民族激情,谴责了英国殖民者给印度人民带来的灾难。印地语作家中,还有诗人迈提里谢苍.古伯德(1886-1964)亦取得了一定成就。他的名篇《印度之声》,直接号召人民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勇敢地起来和殖民者及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他的叙事长诗《色彩的破灭》(1910)等,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并采用日常用语写成,对推广标准印地语做出了成绩。
  在乌尔都语文学中,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家及其作品。如诗人迦利布(1797-1869)在印度人民心中就享有崇高威望,民间还广泛地流传着他反抗王公贵族的故事。他有《迦利布诗集》等作品,反映了印度的黑暗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1857年至1859年的民族大起义等社会重大事件的鲜明态度。

再如诗人勃拉志纳拉扬.恰克巴斯特(1882-1926),他的诗集《祖国的早晨》,以民族的形式反映现实社会内容。特别是他以口语写成的诗作,在民间很受欢迎。另外,沙尔夏尔(1846-1902)也是一位用乌尔都语创作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自由幻想的故事》(1878),表现了社会生活的矛盾,充满了幽默与讽刺,是人们熟知的佳作。沙尔夏尔的小说创作,为印度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另外,这一时期南印度的泰米尔语文学亦取得了一定成就。如诗人苏布拉马尼亚.布哈拉提(1882-1921)就是泰米尔最早的爱国诗人之一。他精通印地文、梵文、英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在继承2000多年泰米尔文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用流行的民间语言进行创作。其诗饱含民族感情,愤怒揭露谴责英国殖民主义统治者,号召同胞们从迷梦中觉醒,争取民族的解放,得到了普通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他还创作了不少小说、散文,其短篇小说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特色,为泰米尔语短篇小说奠了基。
  纵观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印度文学,其变化是深刻而明显的。首先,从内容方面来看,普通劳动群众成了文学的主人公,过去几千年占据统治地位的英雄豪杰形象退居次要地位。其次,艺术形式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不仅诗歌、小说、戏剧等传统文学体裁被吸收创造保留下来,而且日记、书信、散文、传记等新的文学样式也得以发展。这既是西方文学影响的结果,也是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另外,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各种方言文学作品的出现。如前述的孟加拉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泰米尔语等文学作品,都程度不同地丰富和发展了印度文学。其中泰戈尔是其杰出代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文学与泰戈尔
一文读懂南亚(上)04
泰戈尔诗集介绍
印度史26 | 刘建:中印文化交流大使 —— 一代文豪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比较文学史||中古印度文学综述(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