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罗马千年史》罗马帝国之日耳曼战争-条堡顿森林战役3


但当然,最后他们还是踏进了海尔曼为他们圈定的死亡之谷――条顿堡森林。条顿堡森林是一块高地,它位于今德国下萨克森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交界处,介于奥斯纳布吕克和比勒菲尔德这两座后来兴建的大学城之间。其中河谷纵横。地势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峡谷中穿行。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橡树林,灌木很少,人马可以在林中穿行无阻。进入条顿森林以后,道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泥泞。瓦鲁斯大军的队伍渐渐越拉越长。就在大军疲惫不堪之际,随着一声雄浑的号角,日耳曼人的攻击开始了。

海尔曼率领起义军出现在面前,对罗马军队发起进攻,密集的标枪和箭石射向罗马人。毫无防备的罗马士兵纷纷倒下。受到突然袭击的罗马士兵没有慌乱,他们迅速竖起盾牌,收缩队形,企图组成方阵迎敌,但是这里根本没有空间给他们组成任何惯常的战斗队形。罗马大军且战且行,终于到达一块比较开阔平坦的地方,瓦鲁斯下令扎营。于是罗马士兵冒着箭雨迅速修建起一座标准的罗马营垒,据垒坚守。入夜,日耳曼人退了回去。

 第二天上午,瓦鲁斯命令士兵赶快焚烧车辆,之后整理队伍,准备轻装撤退,并派一部分士兵作掩护。但是,队伍在森林中行走了一天,却仍然没有走出森林,他们迷失了方向。就在这时,起义军又出现了,他们又一次发动进攻,使瓦鲁斯的军队再受损失。

第三天清晨,罗马军团在大营外组成战斗队形,想和日耳曼人决战。海尔曼约束部下,决不出战。不得已,瓦鲁斯只好下令撤营,继续前进。行至途中,又遇到特大暴雨。大家在泥泞中艰难地步行,齐膝深的雨水使之难以立足。大雨损坏了他们的兵器,浸透了士兵手中的防盾牌,弓弩和标枪也无法使用。这回日耳曼人没有再袭击他们。瓦鲁斯大军蹒跚而行,来到一座峡谷之前。海尔曼事先让人砍倒了几十棵大树,挡住了罗马人的去路。罗马工兵忙碌半天,勉强清理出一条小径,虽然能容罗马士兵通过,但那些马车就只能舍弃了。得到丢弃马车的命令,罗马士兵立刻离开自己的队列,争先恐后地爬到马车上去取自己的贵重物品,完全不顾长官的呵斥,片刻之间罗马大军乱成一团。海尔曼看到时机已到,下令总攻。在雷鸣般的呐喊声中,日耳曼人象山洪爆发一般从森林里冲了出来,海尔曼带领一批勇士挥舞着宽刃重剑冲在最前面。被金银细软压弯了腰的罗马士兵被一片一片地砍倒。瓦鲁斯看到事情不妙,下令撤退,但来时容易去时难,罗马军队此时被分割成几部分,罗马士兵仅仅是靠着常年艰苦训练形成的本能,组成形状各异的密集队形,且战且退。 日耳曼人的冲击一波接一波,渐渐越来越多的罗马士兵倒在泥淖里,罗马军团的队形变得越来越松散。落单的罗马士兵根本不是日耳曼人的对手,几乎全部被屠杀,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绝望的瓦鲁斯害怕被日耳曼人俘虏,自杀身亡。剩余的罗马士兵依然相当顽强的战斗,一帮老兵在一个小山丘上组成一个环行防线,打退了日耳曼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一直坚持到天黑。这些人挖的防御工事和堑壕,到今天还依稀可见。到傍晚时分,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两万余罗马士兵中,只有不足百人生还。

所有的被俘人员也被钉在十字架上,活活地烧死,或是当作祭神的牺牲品。两万多个头颅被悬挂在条顿堡森林大道两侧的树梢上,直到离战场50千米外的地方,都能发现他们被剥得精光的尸体,其状惨不忍睹。几年以后,当日尔曼尼卡斯去凭吊这个古战场时,他发现白骨成堆,到处都是标枪的碎片,马匹的肢体,骷髅被钉在树干上面。对于这种悲惨的场面,塔西佗曾经有过极生动的描写。

尽管瓦鲁斯遭到了这样一次惨败,可是卡地夏斯(Lncias Caedicius)却坚守着阿里索,利用他的弓弩累次击退了来攻的敌人。以后在围困之中,他又能乘黑夜突围而出,带了许多的妇孺,退到了费提拉(Vetera),再在那里与阿斯普里拉斯(Lucius Nonius Asprenas)所率领的两个兵团会合在一起。于是阿尔米尼纽斯的乌合之众,不敢穷追,自行退去。对于这样一个惨败,有如此的结果,总要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自公元前216年的坎尼会战以来,罗马军团不可战胜的神话彻底破灭。直到今天,地图上显示的一些地名,比如“胜利场”(das Winnefeld“白骨巷”(die Knochenbahn),和“杀戮谷”(der Mordkessel),都还能让人回想起当初那场可怕的杀戮。

是役,罗马三个精锐军团全军尽墨、震动天下。无坚不摧的罗马雄师居然被北方蛮夷成建制地歼灭。边关急报传到京城罗马,个罗马精锐集团的损失对奥古斯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70高龄的万王之王失态了。他扯烂自己的长袍,以头撞墙,撕心裂肺地喊出了西洋军事史上的千古名言:“Varus! Give me back my legions!”(瓦鲁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丧师辱国已是可恨之至,更让奥古斯都感到恐惧的是,在罗马和北方日耳曼人之间的屏藩已经毁灭。如果日耳曼人乘胜追击,那么他的手上将无兵可调,万国之都的罗马将再次面临过去另一个蛮族高卢人兵临城下的窘境。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海尔曼也不是那种“既得陇,复望蜀”的人,因此日耳曼人并没有打过来。

条陀堡森林大战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大战,此后罗马军队为了复仇几次渡过莱茵河,入侵日耳曼尼亚,和海尔曼的联军互有胜负,但始终未能重新征服这个桀骜不驯的民族。日耳曼人摆脱了罗马,获得了独立。日耳曼人也因此被人称作条顿人(Teutons)。他们避免了和希腊、迦太基、埃及一样的命运,免遭了罗马的同化。所以称此战为日耳曼的立国之战一点也不过分。罗马皇帝被迫放弃了建立大日耳曼尼亚行省的计划。这就决定了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的边界不是在易北河,整个莱茵河以东地区又重归日耳曼人,罗马北部边境确定在沿莱茵河与多瑙河以南一带。罗马帝国北部的领土扩张到此为止,以后的四百年都是在努力守成而已。

条顿堡森林之战十年后,37岁的海尔曼,被岳父塞格斯特斯(Segestes)告密,并从海尔曼的营帐中将海尔曼的妻子图斯内尔达(Thusnelda)也就是自己的女儿绑架,交给罗马人当人质。就这样海尔曼落得一个为亲族而战为亲族所杀的悲情结局。而他的岳父却得到了罗马的赏识。在罗马人庆祝胜利的集会上,塞格斯特斯和罗马贵族一起坐在观礼台上,而他的女儿、他英雄女婿的遗孀却身穿囚服、戴着脚镣手铐,怀中还抱着在狱中出生的德意志“解放者”的儿子图梅利库斯(Thumelicus)。

海尔曼无疑是一位日耳曼历史上的悲剧英雄,塔西陀称赞他是日耳曼的解放者,而大多史学家也认为条顿堡森林之战是德意志历史的起点。他不是和童年时期的罗马作战而是和一个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作战,并成功地为日耳曼赢得自由,也为日后罗马帝国的覆亡埋下伏笔。很遗憾没有找到关于此人生平的详细资料。只能做一个概括的描述。

人民不会忘记英雄,1875年,一座巨大的海尔曼雕像出现在条堡顿森林,这座雕像至今仍然完好,供无数后人凭吊。当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色当会战中俘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并在巴黎加冕为德意志皇帝,由此开始了日耳曼地区新的辉煌。但德国皇帝威廉却认为真正的开国之战是2000年前的这场条顿堡森林之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条顿堡森林之战:罗马帝国扩张的终结
“欧洲女真”的萨尔浒之战:条顿堡森林之战为何会终结罗马帝国的扩张?
条顿森林之战 - 日耳曼民族立国之战,罗马帝国扩张的绝响
日耳曼人的故事(5)条顿堡之战,德国人让罗马大帝痛哭流涕
不可战胜?托伊朗托堡之战,日耳曼人打破罗马军团不败神话
对罗马帝国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让其停止扩张的步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