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一百零八:当代新教的神学与传教1

当代基督教新教除了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社会地位与作用方面随着历史发展而演变之外,更重要的在于精神风貌的变化。而这种精神的内容变化,既有精神的即神学的方面,也有传教活动的方面。

(1)当代神学

20世纪前半叶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此后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50年代至今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等等因素,全都拨动着以拯救人类灵魂为己任的神学家们的心弦。50年代前后的神学流派大致可以归为自由主义神学、福音主义神学和新正统神学三大潮流,但二三十年代的神学却以杂多为其特征。
  当代一部分新教神学家立足于现实社会的急剧变化、面对哲学与科学的发展给神学理论带来的深刻危机、面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宗教观念日趋淡泊而对传统宗教观念加以批评和扬弃,从而形成所谓" 激进的世俗神学"。其思想先驱为朋谔斐尔(1906-1945),以他为代表的" 上帝之死" 神学多少有些超前地预见到上帝观念在人们宗教生活中逐渐消失的发展趋势;而以瓦汉尼、罗宾逊、范布伦、汉密尔顿、阿尔泰泽尔等人为代表的" 上帝死后" 派,则是面对信仰危机思考上帝观念消失后神学应怎样发展和完善。他们大胆地指出基督教的意义就在于宣布上帝之死,由此人类才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起完全的责任,因为对上帝的否定标志着对世人存在的肯定,神学的基础不是在彼岸而是要以现实为基础。

  
当代新正统神学的基本特征一是强调上帝的启示、主权与超验性,重申人的原罪与局限性,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动乱以及人们的思想混乱;二是强调圣经的权威性,同时主张不必拘泥于个别词句的字面意义;三是既强调" 未世论" 、人类最终的拯救,又重视社会福音和对社会制度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努力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新正统神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正统神学包括欧洲的危机神学和辩证神学,瑞士神学家巴特(1886-1968)为其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有《教会教义学》(4 13册,1932-1968),《新教神学导论》(1962)等;狭义的新正统神学则指以尼布尔兄弟为代表的美国新正统神学,其主要著作有《信仰与历史》(1949),《基督教现实主义与政治问题》(1953),《基督与文化》(1951)等。
  当某些神学家将存在主义与基督教世界观结合起来并以此解释人的异化、解释因社会危机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和绝望等现象时,就形成了存在主义神学。其早期代表人物是布尔特曼(1884-1976),主要著作有《信仰与理解》等,他认为新约神话中隐藏的那种" 宣道" 指出了人类存在的可能性并让人才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存在主义神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蒂利希(1886-1965),主要著作有《系统神学》(3 卷本,1951-1963)等,他强调宗教所涉及的乃是人类最关心的终极问题,并引导人们从生存的异化中解脱出来。存在主义神学的第三位代表人物是麦奎利(1919-  ),主要著作有《基督教的希望》(1978)与《人道的探求》(1982)等,他认为对生存意义的探求构成了" 宗教与信仰的根基"

1954-1959年,原东德" 新马克思主义" 流派的布洛赫教授(1885-1977)以其3 卷本的《希望原理》为标志开创了希望哲学,这种哲学与西方神学的接触或对话孕育出以牟特曼(1926-  )为代表的希望神学。牟特曼将布洛赫" 哪里有希望,哪里就有宗教" 的思想,与基督教的人道主义和末世论思想结合起来,主张基督教要引导被压迫生灵走出" 剥削与贫困" " 压迫与暴力" "种族与文化歧视" " 自然生态的毁坏" " 死亡之圈" ,达到" 正义、民主、文明、保护自然,能体现人的价值的有意义的人生"。以这种积极入世的神学为龙头,引发了各种各样与政治运动相结合的" 政治神学" ,其中解放神学或革命神学基本上是拉美天主教基层的政治解放运动,而基督新教的政治神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并形成三个神学流派,即在反对种族歧视方面的黑人神学、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第三世界神学、与女权运动相结合的女权神学。

19684 4 日美国浸礼会牧师、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1929-1968)遇刺身亡,在黑人神学家们心中产生极大震动,1969年美国黑人教士全国委员会发表了论述黑人神学的正式声明,19704 月又在亚特兰大召开第一届黑人神学评议会,其主要代表是孔恩(重要著作有《黑人神学与黑人权利》等)和罗伯茨(重要著作有《解放与和解:一种黑人神学》)。

第三世界神学的重点一是完成民族教会的本色化运动,二是形成自传、自治和自养的体制,三是出现一大批卓越的第三世界神学家,如阿根廷的邦诺尼、加纳的贝塔、南非的博萨克、图图、中国的吴耀宗、宋泉盛、印度的阿帕萨米等。基督教女权神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瑟勒等,而在天主教内部则以达莉为代表,其宗旨在于反对教会内部的大男子主义并勇敢地向教会父权挑战,改变妇女被轻视和受歧视的地位。由于妇女问题尚未得到理想的解决,这股思潮正方兴未艾。
  当代过程神学的代表人物是哈特肖恩(1897-  ),他认为超自然的上帝观已经过时,人们必须在世界的发展的过程中寻找上帝,世界的变化都发生" 在上帝之中" ,而心理和物质这二个方面也只能在上帝那里获得统一,潘内伯格(1928-  )是当代历史神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上帝通过历史的间接启示,提出7 个教义命题,他认为上帝的启示贯穿于历史的全过程,只有当历史终结时才能正确把握启示的意义。潘内伯格还是当代神学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在人类寻求新领域、获取新经验的开放性追求中,体现出上帝的开放性;人类的开放性本质旨在与上帝同在,惟有上帝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精神的慰藉和其意义的实现。


  神学解释学是当代基督教神学的" 最新动向之一" ,其代表人物有埃贝林(1912-  )和荣格尔(1934-  )等。埃贝林受海德格尔与伽达默解释学的影响重建所谓的" 新解释学" ,他将人类存在最本质的语言本质作为出发点,认为正是语言的能力才使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才使人" 对上帝和信仰敞开心扉" ,而神学的任务" 就是去倾听上帝的话语,并对上帝话语作出积极反应"。荣格尔强调神学教义应在其发展过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以便能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接受和理解。然而上帝依然是世界的秘密,人对上帝的理解不仅要包括理智,而且也要" 注重爱与信任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近代泛神论繁荣的精神缘由
重新认识宗教改革的复杂性
神学怎么可能是科学呢?——《神学的科学》读后
信仰分级制度
神学与文化的互动──浅谈香港神学界对所谓「中国亚波罗」现象的喜和忧
闲话宗教心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