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晚清文学之十八:晚清戏剧文学

中国晚清文学之十八:晚清戏剧文学

  

晚清时期在戏剧文学方面虽无突出的大家名作,然而,这是一个变革的时期,对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戊戌变法前,戏剧文学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重大变化,但地方戏日趋繁盛,逐渐定型和成熟,特别是到了19世纪中叶,京剧正式形成,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剧种。它综合了多种地方戏的长处,唱、念、做、打,全面发展;又从各种地方戏继承了大量剧目,还从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中改编了很多剧目,出现了至今仍在舞台上盛演不衰的优秀作品。如《宇宙锋》、《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李陵碑》、《铡美案》、《辕门斩子》、《破洪门》、《挑滑车》、《打渔杀家》、《四进士》、《玉堂春》、《闹天宫》等等,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与之同时,具有爱国思想的剧作家也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努力把被人当做声色之娱的戏曲变为唤醒世人的警钟,创作出了一批反映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生活、揭露官场黑暗、反对外来侵略、表现忧国忧民之心的传奇杂剧。如黄燮清的《居官鉴》、范元亨的《空山梦》、魏熙元的《儒酸福》、钟祖芬的《招隐居》、刘清韵的《千秋泪》等等,都涉及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推动的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包括" 诗界革命" " 文界革命" " 小说界革命" " 曲界革命"。他们认为戏剧的作用在"振国民精神" ,要使戏剧为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服务。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创刊号上发表《劫灰梦》传奇(仅成楔子《独啸》一出),表达了他的戏曲观,说:" (法国的)福禄特尔,做了许多小说剧本,竟把一国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 他自己也要" 把俺眼中所看着那几桩事情,俺心中所想着那几片道理,编成一部小小传奇,等那大人先生,儿童走卒,茶前酒后,作一消遣,总比读那《西厢记》、《牡丹亭》强得些些。这就算我尽我自己本分的国民责任罢了。" 后来又接连发表了《侠情记》(仅有《纬忧》一出)、《新罗马》(连楔子共8 出)。这三部传奇剧本虽然都没有写完,但宣传了新思想,对戏曲改良起到了倡导作用。  
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加入到戏曲改良运动中去,认为戏曲是最通俗、最有效的启迪民众的手段,鼓吹革新戏曲,服务革命。1904年柳亚子、陈去病、汪笑侬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他们要求用戏曲觉醒民族意识,唤起民主精神," 他日民智大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阁,撞独立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则中国万岁,《二十世纪之舞台》万岁!" 陈独秀等人也撰文提出改良戏曲的主张和措施。  
这样,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或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新型剧本纷纷问世,据统计,在短短几年中便有一百五十余种之多。这些新型剧本大多为传奇杂剧,以反对民族压迫,鼓吹改良或革命为主要内容。有的直接取材于现实政治事件,如湘灵子的《轩亭冤》写秋瑾殉难之事,浴血生的《革命军传奇》写邹容之事;有的取材于中国历史事件,弘扬民族精神,如筱波山人的《爱国魂》写文天祥抗元的故事;有的取材于外国历史,宣传革命思想,如感惺的《断头台》写法国革命之事;还有的借用寓言手法来表现爱国情感,如洪楝园的《警黄钟》以蜜蜂为喻抨击清政府的腐败和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  
这些剧本都写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实际上是在用戏剧形式作政治宣传。但由于忽视戏剧本身的艺术特征,人物常常成为作者政治见解的传声筒,很多剧本思想性很强,艺术性不高,缺乏戏剧性,有的甚至没有故事情节。这些剧本往往只在报刊上登载,并不能演出,其影响也就限于知识界,而未能扩大到广大群众中去。  
在戏曲改良运动中,地方戏和京剧在思想内容上和表演艺术上都有不少革新。汪笑侬是在京剧革新中有重要作用的人物。  
汪笑侬(1858-1918),本名德克金,字润田,号仰天,别署竹天农人。满族人。年轻时中过举,后捐任河南太康知县,因触怒豪绅而被革职。此后便专门从事京剧活动。他满怀爱国热忱,而且知识广博,艺术修养很高,既受过传统教育,又接受新学识,从琴棋诗画,到法律学、心理学,无不知晓,自己也能粉墨登场,这对他进行京剧改革很有帮助。他一生整理、改编、创作的剧目有五十多种。他的剧作以历史题材为主,如《博浪椎》、《哭祖庙》、《将相和》、《党人碑》等,借古喻今,针砭时政;也编写过一些时装京剧,如《宋帅平东》、《惠兴女士》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无论整理、改编,还是创作,都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适宜表演,推动了戏剧现代化的进程,被人称为" 中国第一戏剧改良家"。《哭祖庙》是汪笑侬的主要代表作。故事描写三国末期蜀汉后主刘禅在魏将邓艾攻打成都时准备投降,其子刘谌屡谏不成,悲愤已极,便杀妻灭子,哭祭祖庙,自刎而亡。这个剧本是为痛斥清政府的投降卖国政策而作,表达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危亡之时要求抗战的愿望,深受观众的欢迎。刘谌说:" 自古以来哪有将大好的江山,白送人家的道理。""想我国破家亡,死了倒也干净!" 演员在说这些台词时,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十分感人;这些台词也成为警句,广泛传诵,激励人们投入救亡斗争。最后一场刘谌在祖庙连唱八九十句,低徊呜咽,慷慨淋漓,充分表现了人物在亡国亡家时的悲愤心情,有着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戊戌变法后上海青年学生受汪笑侬等京剧革新的影响,曾组织开明演剧会编演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用时装和对白作为表演形式的新戏,以提倡改良和爱国。这种新戏当时称为" 文明戏" ,和中国历来的与歌唱、舞蹈相结合的戏曲不同,也就是后来的话剧。不过,中国话剧的正式诞生,则是以1907年在东京的中国留日学生新剧剧团春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为标志。《黑奴吁天录》是由曾孝谷根据林纾所译美国作家斯陀夫人的同名小说(现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七幕话剧。这个剧本为中国话剧的第一个剧本,通过描写美洲黑人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斗争,来揭露社会黑暗和种族压迫的残酷,唤起人们反封建、反侵略的觉悟。演出十分成功,轰动了在日的中国留学生和日本的舆论界。后来又曾在国内话剧舞台上演出。这个剧本虽然未能流传下来,但是它作为由中国人编演的第一部话剧,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首创和开拓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去病与《二十世纪大舞台》
“戏曲”一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戏曲文化】昆剧与京剧谁是国剧?谁才是中国戏曲的代表?
戏曲不是文学的“二奶”——也谈京剧的文学性
大家视角·谢柏梁 | 中华戏曲选本的当代呈现
戏曲剧本找婆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