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哲学源流史》基督教新托马斯主义之五:泰依亚

基督教新托马斯主义之五:泰依亚


  泰依亚..夏尔丹(1881-1955),法国神父和考古学家、哲学家。他出生于天主教家庭,早年就学于教会学校,获哲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899年加入耶稣会,成为神职人员,在法国圣路易学院讲授哲学。1903年往英国进修神学,后晋升为神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做随军神父,战后回国继续从事考古学和哲学研究。从20年代初起,他热衷于古生物考察,曾先后8 次到中国作古生物挖掘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一直在北京考古。战后,由于他的进化论思想,他被天主教会批判。1950年,教皇庇护二世曾发布通谕谴责泰依亚,说他"否定上帝启示的真理" ,是" 公然为虎作伥,替别人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1954年他不得不迁居美国,次年即逝世。他的主要著作有《泰依亚全集》10卷,其中《人的现象》和《人的未来》两卷是他的代表性著作。此外还有《泰依亚选集》和诗篇、信札等。

  泰依亚既是一位神父又是一位考古学家,这在他并不矛盾。相反,他以大量的考古资料为依据来阐述他对上帝的信仰,形成了他的进化论宗教哲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要" 对宇宙作一个总括的科学解释" ,因而他的" 著作既不是形而上学作品,也不是神学论著,而完完全全是一种科学的报告" ,是" 一种超物理学,而不是一种形而上学" ;为此他称自己" 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神学家,而是古代希腊人意义上的物理学家(自然哲学家)——(现象)的研究者" 尽管如此,他通过对生物和人类进化所作的哲学论断仍然表明他是一位主张进化论的神学哲学家。
  泰依亚的进化论,汲取了达尔文的思想,并补充大量新的考古材料,着重描述了人类及其精神的形成。他把宇宙演变分为四个阶段:宇宙生成、生物生成、人类生成、心智生成。任何一种生成都须经过漫长的时间,有的已测定出上万或上亿年,如无机物的生成。每个阶段的进化都向着顶点发展,这使各阶段之间呈现出低级向高级的递进。第一阶段是" 地质层" ,地球处在被水覆盖和空气包围状态,没有生物。第二阶段是" 生命层" ,从生物出现到人类经历了20多亿年,人类是在生物种类增多、生命层进化到顶点时才出现的。第三阶段是" 人类层" ,进化集中在人类身上,使宇宙间出现了崭新局面。人类的进化向更高方向发展,人类" 创造了思维" ,于是,第四阶段" 心智层" 出现。这时,宇宙的进化集中于人的心灵、精神、思维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人类运用它们去观察、理解、创造世界和人类自己。进化还将继续下去,但" 人在其进化洪流中尚未达到青年时代"

泰依亚用" 物之里" " 物之表" 两个概念来说明各阶段及先后事物间的联系。" 物之里" 指深藏于事物内部的后继事物的潜在因素;" 物之表" 指物质构造的显在物理属性——复多性、统一性和能量。一种事物进化为另一种事物,其连接处正是通过物之里变为物之表的关键而完成的,这使进化中先行物与后继物之间必然地联系起来,使阶段与阶段之间必然地联系起来。

泰依亚说:" 在世界上,任何东西如果不是最初在混沌中就有的,就不会通过进化不断越过各种关口,而突变为最后的东西的。" 因此,在进化各个阶段之间、无机物与生物之间、一般生物与人类之间、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比喻物质产生精神是" 为了思维,必须吃饭"。物质与精神之间," 归根到底它们必然具有统一的力量"

泰依亚以大量考古事实的依据,描述了人类和人的精神的进化过程,他的目的是为证明人和精神是万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东西,是宇宙间最值得崇尚的东西。然而,也正因为这一论述,他的思想被教会视作宣传唯物主义。实际上,泰依亚始终是一位忠于自身信仰的神学哲学家。这一点从他关于世界进化动力的论述中可以清楚看出。
  与所有的神学家一样,泰依亚认为人类和人类的智慧来自上帝,其归宿也是上帝。与其他神学家不同的是,泰依亚把上帝是最高存在安排在宇宙进化过程中。他肯定进化过程的前因后果关系,先行事物准备了和创造了后行事物的条件,这种动力源于上帝。他说:" 神圣的超自然渗透到完美的自然中,……同化并升华了这自然。" 他认为,在" 相信上帝" " 相信世界" 之间,在" 神圣的超自然" " 自然" 之间,以往的意见把它们看成是" 互相残杀" " 彼此矛盾" 的,但现在看来,它们是可以" 综合的" ,是" 一致的" 关系,上帝作为世界的根本原因就在世界之中,神圣的超自然力量支配着自然的进化。

泰依亚还认为,进化的方向是人和精神的产生,世界变得" 人类化"。人类化的继续发展是" 人格化" ,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隔阂消失,世界由此走向统一。人格化再向" 精神化" 发展,这是世界与人发展的" 最终点" ,即达到" 超意识" " 超个人"" 精神化的无国籍" 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人与上帝相融合,精神把他们贯通在一起。在这里,泰依亚强调了人通过进化达到完美人格和精神升华的境界,表达了他对人类发展前景的信心和美好愿望。不过,他把这种进步理解为上帝的安排,描述为走向上帝,则说出了他的信心纯粹来自他的信仰。
  泰依亚的思想在50年代受到教会的严厉谴责后,他自己被剥夺了发表意见、出版书籍的权力。但是他死后,他那些以古生物研究为基础的进化论著作与成果,吸引了教会外学者们的注意,并被给予高度评价。
  到60年代,他的著作在社会力量支持下陆续出版,关于他思想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他的名字与爱因斯坦并列,被称为同爱因斯坦" 两个半圆形碰在一起而构成了一个完满的圆形" 的伟人。针对教会的非难,他又被冠以" 现代伽利略" " 哥白尼再现" 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天主教会内的一些学者也借助于梵蒂冈第二届会议的教会现代化和全面开放方针而公开肯定泰依亚的思想。到70年代,教会内形成了泰依亚主义的思潮,在拉丁美洲一些天主教盛行的国家和地区,流行起来。

泰依亚被称作" 基督的证人" " 约翰再世" "20 世纪的托马斯"等等。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忠于基督教的正统思想,特别是教会的教义" " 从泰依亚的实在论、他的宇宙论的乐观主义、他对人类概念价值的信念和人类实际统一的意义上来看,泰依亚显然是符合于圣托马斯的" ;泰依亚成功地将" 宗教信仰" 融汇在" 现代科学的领域中" " 进化论的词汇中"

泰依亚生前一定不会想到他的思想能得到教会内部如此高的评价,又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然而,泰依亚主义的流行,与其说是天主教会的让步和开释,不如说是当代人需要一种合乎现代科技进步的精神寄托。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日社会,财富与贪婪的并存,发展与破坏的并存,科技进步与战争野蛮的并存,物质满足与精神空虚的并存,以及压抑、孤独的心理状态,使人们在无所适从之中怀念起过去理性主义时代的生活安宁和精神有归属。于是,当一种以现代科学成果为根据的信仰哲学被" 发现" 时,尤其是这种神学哲学把上帝的精神力量与现世人格完善联系在一起,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用来安慰困惑的心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聂建松:达尔文与教会之间的“暧昧” | 这不科学
宗教、哲学与科学-理性的边界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六十九:基督教所面临的挑战3
最崇高的服务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奥利金的万物复原论:好人坏人,殊途同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