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山龙
英文名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 别名 川龙薯蓣、穿山龙、穿地龙、野山药、地龙骨、鸡骨头、穿龙骨、川地龙、穿山龙、串地龙等。属薯蓣科、薯蓣属。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支气管炎。
目录
形态特征
药品简述
常用选方
人工栽培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临床运用
医用价值
展开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5m。根茎横生,圆柱形,木质,多分枝,栓皮层显著剥离。茎左旋,圆柱形,近无毛。单叶互生;叶长10-20cm;叶片掌状心形,变化较大,茎基部叶长10-15cm,宽9-13cm,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中裂或深裂,先端叶片小,近于全缘,叶表面黄绿色,有光泽,无毛或有稀疏的白色细柔毛,尤以脉上较密。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腋生的穗状花序,花序基部常由2-4朵集成小伞状,花序顶端常为单花;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短于花被;花被碟形,6裂,裂片先端钝圆;雄蕊6,着生于花被裂片的中央,花药内向。雌花序穗状,单生;花被6裂,裂片披针形;雌蕊柱头3裂,裂片再2裂。蒴果成熟后枯黄色,三棱形,先端凹入,基部近圆形,每棱翅状,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cm,宽约1.5cm。种子每室2,有时仅1颗发育,着生于中轴基部,四周有不等的薄膜状翅,上方呈长方形,长约比宽大2倍。花期6-8月。[1]
编辑本段药品简述
【中药名】穿山龙。
【拉丁名】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英文名】Japan Yam Rhizome
【别名】穿龙薯蓣、野山药、地龙骨、鸡骨头、龙萆、穿地龙(《东北药植志》),狗山药(《河北药材》),山常山(《山东中药》),穿山骨(《中国药植图鉴》),火藤根(《陕西中草药》),粉萆薢、黄姜、土山薯(《中国经济植物志》),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山花啦、金刚骨(《河北中药手册》),串山龙(《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界】 植物界
【科】 薯蓣科
【属】 薯蓣属
【药物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状茎入药。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片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
【资源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湖南。
【采制】春、秋季采挖,挖取根茎,除去须根、外皮(栓皮),晒干。
【入药】 根状茎
【性状】根茎呈圆柱形、类圆柱形,稍弯曲,有指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3~1.5cm。表面棕色或黄色,两侧散生须状细根或细根断痕。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类白色,粉性。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主要含薯蓣皂甙(dioscin)等多种甾体皂甙。
【归经】归肝;肺经。
【性味】性温,味甘、苦。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②《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风止痛。用于腰腿疼痛、风湿痛、风湿关节痛、筋骨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咳嗽喘息、气管炎、支气管炎。
①《东北药植志》: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
②《山东中药》:治风寒湿痹。
③《陕西植药调查》:制疟,止疼,消肿。
④《陕西中草药》: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干品6-9g,鲜品30-4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1]
编辑本段常用选方
① 治腰腿酸痛,筋骨麻木:鲜穿山龙根茎二两,水一壶,可煎用五,六次,加红糖效力更佳。(《东北药植志》)
② 治劳损:穿山龙五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 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穿山龙二两。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服一两,每天二次。(《河北中药手册》)
④ 治闪腰岔气,扭伤作痛:穿山龙五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⑤ 治疟疾:火藤根三钱,青蛙七、野棉花各二钱。发病前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⑥治痈肿恶疮:鲜火藤根、鲜薴麻根等量。捣烂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⑦治慢性气管炎:鲜穿山龙一两。削皮去根须,洗净切片加水,慢火煎二小时,共煎二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毫升。分早晚二次服,十日为一疗程。(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编辑本段人工栽培
选地整地
宜选结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栽培,其次是壤土和黏壤土。又因穿龙薯蓣对水分要求不高,故适合山区坡地种植。在北方,当春季土地解冻后,深耕施肥,每公顷施基肥45000~60000千克,耙平充分混匀后栽种。
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播种前先将种子与湿沙按1:1混合,置10℃以下沙藏处理20天,出苗可提前9~10天,出苗率可达85%以上。条播,沟距8-10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1.5厘米,稍行镇压后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半个月出苗。未经砂藏处理的种子,出苗迟,而且很不一致。苗出齐后,待苗高10厘米,有3~4枚叶片时,间去过密的小苗,到第二年春季移栽,行距45-60厘米,株距20-30厘米。
(2)根状茎繁殖
春季植株萌发前,将根茎挖出,选取健康根茎切成3-5厘米小段,按行距45~60厘米开沟,沟深10~15厘米,然后按株距30厘米将根茎栽于沟中,覆土压实。繁殖材料用根状茎幼嫩部分或根状茎芽苞,避免用老根状茎。
田间管理
每年锄草3~4次,生长期间要搭架以供其缠绕生长。第三、四年植株生长迅速,需分次追肥以供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采收加工
播种后第四、五年或根状茎繁殖的第三年春,植物营养生长期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段,晒干即可。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根茎有小毒,小鼠腹腔注射煎剂LD5010—20g/kg,小鼠腹腔注射根茎的氯仿提取物200mg/kg或甲醇提取物400mg/kg后,出现四肢无力、行动迟缓等中毒症状。
编辑本段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穿龙薯蓣 根茎类圆柱形,稍弯曲,有分枝,长10-15cm,直径0.3-1.5cm。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不规则纵沟,具点状根痕及偏于一侧的突起茎痕,偶有膜状浅棕色外皮和细根。质坚硬,断面平坦,白色或黄白色,散有淡棕色维管束小点。气微,味苦涩。
(2)柴黄姜 与穿龙薯蓣相似,唯根茎较粗,表面较光滑,无脱落性脱皮。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
(1)穿龙薯蓣 木栓细胞多列,常脱落。皮层较薄,细胞壁微木化,有粘液细胞,长51-58μm,直径37-47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生外韧型维管束。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柴黄姜 与穿龙薯蓣相似,但栓细胞扁平整齐,不脱落。
粉末特征:
穿龙薯蓣 淡黄色。
① 淀粉粒椭圆形、类三角形、葫芦形、贝壳形,均较扁,两端或一端较尖,边缘有凹凸,直径3-17μm,长至33μm,脐点长缝状。
② 草酸钙针晶束长48-112μm。
③ 木化薄壁细胞淡黄色,长椭圆形或类长方形,一端稍狭窄或偏斜,直径26-77μm,长约至343μm,壁厚2-5μm,微木化,纹孔较小;断面观圆多角形。
④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7-56μm,具缘纹孔极细密;有网纹导管。另有木栓细胞。
编辑本段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2g,加水30ml,水浴上加热10min,滤过。取水提取液2ml,置于具塞试管,振摇1min,产生大量峰窝状泡沫,放置10min,泡沫没有明显消失。(检查皂甙)
(2)取上述水提取液2ml,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5-10滴,放置数分钟,血液逐渐被溶解致使提取液呈红色透明液。(检查皂甙)
(3)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加热浸提,滤过。滤液蒸去乙醇,放冷,残渣溶于少量醋酸中,加醋酐和浓硫酸,应显紫红色。(检查皂甙)
(4)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2mol/L盐酸约10ml,加热水解4h,滤过。残渣用水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2h,加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4h,提取液蒸干后加氯仿2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薯蓣皂甙元用氯仿制成每1ml含1mg作对照。各取10μl点于同一硅胶-10%CMC板上,用氯仿-丙酮(93:7)展开,喷雾3%磷钼酸醇试液,加热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班点。
编辑本段临床运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应用穿山龙片剂(每片含原生药2.5g),第一疗程每日2次,每次2片;第二疗程每日3次,每次2片,均以10天为一疗程。治疗26例,第一疗程的有效率为80.8%,显效率30.8%;第二疗程的有效率84%,显短尾蝮蛇(10张)效率60%。 临床证明穿山龙片对咳、痰、喘、炎均有疗效,尤以镇咳、祛痰作用较强。在中医分型方面,以脾湿型的疗效较高。亦有用穿山龙配合黄芩、桔梗制成复方注射液,每2ml含上述生药各2g。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ml。6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再行第二疗程,也可连续治疗12天。 l17例患者经 l-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61例(52.1%),显效37例(31.6%),好转19例(16.2%)。复方穿山龙注射剂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一般在用药后 l-2天即可使痰变稀,随之痰量显著减少;但镇咳作用不够强。治疗中有部分病人食欲增加,睡眠好转,未发现不良副作用。实验证明此注射液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都有抑菌作用。
2.治疗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取穿山龙根洗净、切片、晒干。成人每天3两,小孩每天2两,早晚各煎服1次。治疗8例,5例痊愈。其中有6例并发脓毒血症,血培养阳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抗菌素未能控制,经加用穿山龙后获得比较明显的疗效。
3.治疗甲状腺瘤和甲状腺机能亢进:取穿山龙根茎干品20斤切片或研粉,以60度白酒100斤浸泡l周后过滤,滤液减压蒸馏,每1000ml浸液中蒸出白酒600ml后即成穿山龙浸膏(每毫升含生药0.5g)。日服3次,每次10-20ml。观察甲状腺瘤8例,有效7例,无效 l例。服药20天左右开始显效,瘤体缩小,原有憋气感者均消失;连服2个月左右,瘤体进一步缩小,质地变软;一般服药3个月,外观不见肿瘤。甲亢5例,服药后突眼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以至消失,心悸、食欲亢进、手汗多、手颤也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对基础代谢率和吸碘率的改善不显著。开始显效时间在服药1月左右,连续服药2-3个月后突眼症状可以消失。副作用:个别病例有腹痛,停药后即消失。
编辑本段医用价值
野山药的医学价值早就被草本医生和药物制造商所发掘。在18和19世纪,这种草本被用来治疗经痛月经和与生育有关的疾病。后来在野山药中发现的物质为制药工业带来了一场革命。
野山药(不要混淆为马铃薯)的块茎,即肉质的、像根的部分,含有薯蓣皂苷配基,一种能转化为女性激素黄体酮的类固醇物质。薯蓣皂苷配基在激素的分泌和避孕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两种是本世纪最主要的两种植物性药物。野山药后来一直被用来治疗经痛、怀孕引起的晨吐和反胃、发炎、痉挛和其他健康[2]问题。
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1.《东北药植志》: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1]
2.《山东中药》:治风寒湿痹。
3.《陕西植药调查》:制疟,止疼,消肿。
4.《陕西中草药》: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山龙的简介、功效与作用及用法用量
穿山龙图片,别名,功效作用,方法用量
菝葜——【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
重楼
穿龙薯蓣与野山药
穿龙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