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背俞穴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简称俞穴。属膀胱经穴,分布于背腰部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处,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
1 概述
2 沿革
3 定位
4 脏腑对应                                         
5 应用
6 作用机理
7 相关链接
8 附图

背俞穴 - 概述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

背俞穴 - 沿革

背腧穴
在《灵枢·背腧》中,记载了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其曰:“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背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但未提及六腑背俞穴所在。《素问·气府论》则见:“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直到《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经》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对于背俞穴的定位,至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把背俞穴定位于“夹脊相去一寸五分”,张景岳更加明确地定位“五脏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这两位医家对背俞穴的定位一直运用至今。[1]

背俞穴 - 定位

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左右各12穴,共24个穴。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见图)。

背俞穴 - 脏腑对应                                         

背俞穴

 -- 肺俞               大肠 --大肠俞 
                 
心包 --  厥阴俞      三焦 -- 三焦俞 

 --  心俞              小肠 -- 小肠俞 
 
 -- 脾俞                --胃俞 
  
 -- 肝俞                -- 胆俞 
  
 --肾俞                膀胱 --膀胱俞

背俞穴 - 应用

 

大肠俞

背俞穴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当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就会在相应的背俞穴上表现出一些异常变化,如皮肤色泽变化、形态变化(凹陷、隆起),按之有异物感(结节、条索状、半球状)及压痛,这些异常变化对诊断相应脏腑病证有一定价值。医生可参考体表反应的部位,推测可能有病的内脏,通过改善体表的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内脏病的目的。


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背俞穴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

目前,对于背俞穴的治疗方法有毫针、电针、针刺拔罐合用、温灸、拔罐、梅花针、按摩、挑刺、刺血、拔罐刺血合用、埋线、药物注射以及贴药等。一般急性痛症多用毫针配合电针,慢性病症多用温灸,皮肤病症多用梅花针和拔罐刺血合用,神智性病症多用毫针配合梅花针,药物注射和埋线疗法运用于各类病症。针刺时应谨慎小心,因为背俞穴邻近内脏重要器官。据古代文献记载,针刺背俞穴都较浅,均刺3分深左右。现今一般在十二胸椎以上的背俞穴,可斜刺5分~1寸深;在十二胸椎以下的背俞穴,可斜刺1~1.5寸深,进针的方向是朝脊椎侧。

背俞穴 - 作用机理

经典理论方面的依据 

背俞穴治疗疾病,其经典理论依据是: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转输于背腰部并流注于全身的枢纽区域。《灵枢·背腧》:“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胸中大腧出于背者。”《素问·长刺节论》说:“迫脏刺背,背俞也。”《灵枢·卫气》:“气在腹者,止之背俞。”张介宾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十二腧皆通于脏气”。可见,背俞穴与脏腑有直接的联系,针刺之能直接调整脏腑功能的盛衰。[1]

从现代医学角度进行探讨 

目前研究认为,背俞穴的分布规律与脊神经阶段性分布特点大致吻合,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应区常是相应穴位所在[2,4,58]。对体表的各种良性刺激不仅缓解了肌肉痉挛,改善了局部组织代谢,缓解了神经血管的受压,消除或减轻了躯体因素对内脏神经的影响,同时治疗的良性刺激作用于躯体感觉神经末稍及交感神经末梢,通过神经的轴突反射、节段反射途径作用于脊髓相应阶段的植物神经中枢,调整了内脏功能。良性的刺激可激发高级神经中枢的整合、调整功能,产生一系列神经体液的调节,调动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协同达到恢复生理平衡、消除病理过程、抵御疾病的目的。 [1]

背俞穴 - 相关链接

目前,以下几个方面尚待研究。①对于背俞穴的概念,目前还存在着背俞穴与背部腧穴概念相混淆的现象,这将影响并干扰对特定穴的研究。②从背俞穴的发展源流来看,由阿是取穴法发展而来,临床上取穴时皆用压痛法在穴区周围寻找阿是点,且杨上善认为临床取背俞穴要适病为用的原则,更进一步说明临床取穴不可固守死穴,而要灵活变通,根据患者实际的反应穴点去诊治,由此,崔氏[2]所提倡的背俞功能带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③背俞穴为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那么,背俞穴在反映病候及治疗脏腑疾病的疗效方面与其他背部的腧穴是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需要临床进行对照观察和实验以进一步研究。④应用背俞穴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是对于同一种疾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临床观察报道很少,而且对于应用背俞穴和非背俞穴治疗的比较亦很少,这就需要在今后的临床中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比较研究。⑤背俞穴通过整体集合的联系方式,应有更广泛的功能和主治作用,并针刺、灸或拔罐治疗亦参与此整体集合的调节机理,但有关这种整体集合的本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⑥在所查阅的100余篇有关背俞穴文献当中,临床研究居多,实验研究偏少,临床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疗效观察水平,缺少深入的探讨性研究,且临床与实验研究未能很好结合。 [1]



背俞穴 - 附图

背俞穴
    

相关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背俞穴的内容和临床运用意义
背俞穴定位考辨
特定穴: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的介绍
特定穴的意义
脏腑、腧穴及经络学说概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