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脏腑经络之气各有特异

中医、道家、佛家在评价人的身体状态时有三个字衡量我们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它就是“精、气、神”,这三个字是永远无法用科学仪器测知和量化的,但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从我们中医的角度来说,精气神饱满,身体就健康,反之就不健康了。上一期我们讲解了“精”,本期就来说说“气”。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气的生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先天之精;二是后天水谷之精;三是自然界的清气。三者结合,便构成了人体之气。先天之精气:这种精气先身而生,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形成生命的原始物质。因其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故称之为先天之精气。先天之精气既是生命的萌芽,也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指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出生以后,后天获得的,故称之为后天之精气。习惯上又称之为水谷之精气或水谷精微,是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胃为水谷之海,人摄取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化生为能被人体利用的水谷精微,输布于全身,滋养脏腑,化生气血,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自然界的清气:又称天气,它依赖肺的呼吸功能而进入人体,并同体内之气由肺不断地交换,实行吐故纳新,参与人体气的生成。气的三大来源,先天之精受于父母,藏之于肾,基本上是一个恒量,且也有赖水谷精气的充养;自然界的清气须臾不可离,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缺乏或不足;所以,人体气的盛衰状况主要取决于后天脾胃水谷之气。水谷精气充足,则气盛,水谷精气不足,则气衰。可以说,人有此身,必资谷气,水谷入胃,脾气散精,以生气血,洒陈于六腑,和调于五脏,而人以之为生。所以《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中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人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气竭而死矣。”

气充于全身而无处不到,由其组成成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名称和类属。全身之气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各脏腑经络还有脏腑经络之气。元气:又称原气。基本上是哲学概念的元气的移植,认为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包括元阴、元阳之气。元气禀受于先天,又赖后天水谷之气的培育,根于肾,亦藏于肾,赖三焦通道循行全身。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称为宗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上气海”(又名膻中)。宗气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上处于喉咙而走息道;下注于丹田而下行于足;并经心脏入血脉,推动血气运行。所以,宗气主要生理功能有两点: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

营气:行于脉中、富于营养,故名营气。营气是水谷精气所化生,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营气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循行于全身,贯注于五脏六腑。

卫气: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行于脉外,流动迅速,卫气能温养皮肤腠理,主管汗窍开阖,具有保卫肌表抗拒外邪的作用。

脏腑经络之气:在形成了脏腑经络等形体结构之后,人身之气藏于其中而为脏腑经络之气。这是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能促进脏腑代谢、活动、兴奋与温煦。各脏腑经络之气具有各自的特异性,如脾气升清,胃气顺降,肺气宣发肃降,肝气疏泄,心气推动血液流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的分布与分类丨中医理论34
为什么说“人活一口气”。
浑圆桩功中的“气血津液”
人体 气、血、津液 的中医详解
生命的动力——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什么是精、什么是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