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本教育理念在大学课程《化学与健康》中的应用

摘 要:将学本教育理念应用在化学与健康课程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中,以自学、互学、展学为主要途径,实现先学后教互助展评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与学氛围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不但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而且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与健康 学本教育

引言

高校化工类专业的《化学与健康》课程是一门高年级开设的专业任选课,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对健康的影响,通过学习化学影响生命健康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反应和生命特点关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贯彻国家在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国策的后备军,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化学与健康的课程知识点虽然理论上较简单,但是由于范围较广泛而学时有限(占16学时),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容易全面掌握。因此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引入学本教育理念[1],即“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先学后教、互助展评”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实现“自学、互学、展学”的学习途径。

一、化学与健康教学课堂的学本教育

化学与健康课程[2]主要包括化學与生命、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绿色化学等影响到人体的各方面知识,我们根据选择的教材把内容分为五个主题,相应地把学生分组,每组有五个学生,每个学生负责汇报一个主题任务,所以在有限的学时中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展示自己所在组别的共同学习结果。

二、先学后教互助展评的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是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双边活动。我们将学生定格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生自学前,教师把每个大主题先分类,比如主题“化学与生命”分为三部分:与化学有关的生命物质与生命关系、与化学有关的生物元素与生命关系、与化学有关的食品饮品与生命关系[3]。然后再介绍简单知识内容,如生命物质有哪些。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让同组学生集中自学,学生可以根据任务的轻重和自学时间的长短在组内可以进一步分工。因课堂时间紧凑,教师还可以安排课外的自学时间,提前布置任务。结束后,让每组分配一名学生总结本组情况。教师可以随时作出指正和点评,最后做总结和补充。

三、学生的学习模式

根据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可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类型,一旦学生被分组,就会出现依赖和好表现两种不同心理,因此教师一开始就要求每个组的学生按照轮流方式汇报学习任务,汇报结果是全组的自学结果,也是全组本次任务成绩的依据,这就杜绝不积极配合的不良现象。有的学生因惰性,会出现不是自己汇报就马虎自学的现象,因此教师采取点名方式让学生汇报。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过程包括自学、互学、展学。自学途径包括课堂内的集中自学和讨论以及课外的自学;在集中自学过程互相讨论时体现了互学过程,互学还包括不同组之间汇报结果时产生的效应;展学过程则侧重体现在每组进行的分享中,即便对同组的学生,也可以在展示学习结果时提出补充。下面举例说明。

学习化学与生命主题时,关于生命物质主要有七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每一类对身体健康有什么作用,负责身体实现什么功能,过多和过少时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健康现象。一个小班若正好分为七组,可以让每一组完成一类物质的学习任务。若组数不够,教师参与介绍,若组数大于七,对更复杂更重要的类别可以安排多组进行。不同组学生根据不同任务分别自学,同组别中还可以分工,例如有的学生负责完成必要作用,有的完成不良作用。鼓励快速完成的组别,自学别组的内容以预备进行补充。自学结束,每组进行展示,安排一个学生到讲台讲授本组得到的信息或答案。教师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并记录、点评及强调重点难点等补充。这样就实现了互学和展学的过程。关于生命元素,同样可以安排重要元素的学习任务。最后让每一组把知识点以表格的形式完成,作为上交作业。对于生命元素可以设计元素名称、益处、害处、食物来源等表格项目,备注可以增加注意事项。化学与健康该课程的重点在于化学与生命的关系,利用生命物质和生命元素的知识作为前提,教师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延伸,一是化学反应在人体中的作用类型,二是人体吸取营养的注意事项。前者可以复习本专业的知识,后者可以拓展营养学的知识强调吸收化学元素的方法和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引入学习食品化学和饮品化学对健康的影响知识,增加学生的生活质量。然后进行第二个主题“化学与环境”的学习,任务可以分为生态系统、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室内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分别讨论,寻求其危害以及与化学的关系,延伸到环境工程的拓展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第三个主题“化学与能源”重点学习各种能源与化学关系,第四个主题“化学与材料”可以跟人的穿、用方面结合,分为洗涤品化学、化妆品化学、服装化学、饰品化学等分别与化学的关系,每个组完成不同的方向,通过展示可以让全部学生都能有机会学习全部知识,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加深印象。第五个主题“绿色化学”,可以当成自由题目,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再由自己通过自学找到问题答案,最后汇报形成多方位的知识体系。

结语

由教师的一言满贯课堂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型课堂转变,由教师传授型课堂向学生学习型课堂转变,由死记硬背向理解性学习转变,以自学、互学、展学为主要途径,将化学与健康课程分成五个学习领域,将学生分不同组别,分别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各自展示形成互相学习和发展学习的氛围。一开始学生不适应该模式,但后来变得越来越喜欢,不但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龚雄飞.“学本式”卓越课堂的教育高度[J].教育,2013(33):10-13.

[2]何晓春.化学与生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催宝秋.化学与健康[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林洁丽(1974.2—),女,广西,副教授,博士,从事物理化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相结合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参考资料;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654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
康一中化学学科听课评价标准2017.02.08
盘点成功教学模式,我们从中应借鉴什么?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化学课堂组织与建构 ——以“化学平衡常数”教学为例
任务驱动引领化学课堂转型
先学后教的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