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大滩消逝的军垦连

《口述宁夏》,讲述宁夏人自己的历史。

1965年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工农商生产,巩固西北边防,学习发展模式,经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批准,延续建制,组建西北各省的农业建设兵团和水土保持兵团,宁夏农业建设十三师相继成立。

宁夏农建十三师三团(前进农场)军垦连应运而生,直属团场党委领导,军垦连的成立,作为由农垦转为军垦的先行和实验,恰好天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西大滩三团农场,一部分优秀的知青被充实到了军垦连,开始组建军垦连。知青到兵团农场后,除了增加劳力,也带来了生气,使兵团农场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层次得到了提高。

农建十三师三团军垦连,也叫军垦十四连,以天津知青为主体,配以较强的领导班子和生产骨干。军垦连的任务是屯垦戍边,建设和保卫边疆,引导前进农场从农垦向军垦的转型发展。当时团场十三连队土地面积较多,还有一部分土地撂荒。分给军垦连的土地,大部分在两条农渠下游,盐碱化程度比较高,还有一部分撂荒地和盐碱滩。在知青劳力增加的情况下,挖沟修渠排碱,改良土地。增加粮食和蔬菜供应,解决知青们的生活需求。

1965年9 8 日,第一批分配到军垦连的天津知青有228人;1966612 日第二批分配到军垦连的有57,军垦连一共安置了285名天津知青。

军垦连知青们一幕幕在西大滩劳动和生活的场面,给他们留下来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段一言难尽,挥之不去的记忆,让人们了解他们了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和苦涩甘甜的心路历程。

西大滩军垦连第一批天津知青到来时,房舍建设尚未竣工。因此决定让组建的知青三排首先进驻军垦连,参加基建工作,其他知青人员安置在三团团部学校学习培训。三排知青在薛天福排长带领下,与建筑师傅一起建房,知青们学会了和泥拌灰、上房泥和脱炕坯,干起了搬砖运土的基建小工。在基建师傅和三排知青的共同努力下,军垦连知青宿舍,大礼堂和食堂很快建好,全连知青搬进了自己的家园。

军垦连宿舍共六排,东西各三排。东面的三排都是大房间,每间东西各有一个大炕,每间可住十几个人。西面的三排都是单间,除一部分女生外,其他安排连、排长等一些带家属的老军垦住,每家一间。还给带家属的复转军人预留了一些。东西宿舍中间是个大操场。操场北侧还有一排平房,主要作为连部的办公用房和小会议室。

连部后面,建有大礼堂。这是连队每晚学习开会的地方。每次开会或学习前大家都要一起唱歌,知青们最爱唱的歌是《军垦战歌》。和大礼堂北侧相连的是回汉两个食堂,靠礼堂一侧有窗口,是知青们排队打饭的地方,打上饭都拿回到宿舍吃。

军垦连建立了回汉食堂,炊事员也是当地人,刚开始几乎餐餐都是大米和面条煮在一起,再给舀上一勺用白菜腌制的又辣又酸的所谓调料,当地人俗称调和饭,吃得知青们大口倒苦水。连队领导得知此事后,选派了几位天津知青作炊事员,知青们的才吃上了适口的饭菜。

由于油水太少,干的都是重体力活,知青们的饭量都出奇的大。一个月的定量根本不够吃,还要买一二十斤的议价粮。

知青们每天的劳动和学习,就体现出了建设兵团军垦战士的风貌。每天清晨,军号响起,知青们就像部队战士一样,准时在操场集合出操,洗漱和吃饭,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连部听候连长和指导员的训话及安排一天的劳动和政治学习任务。

军垦连2000多亩的土地上,就是知青们的战场。在老职工的带领和指导下,知青们学会了各种农业生产的技能。春天,耕耘播种,育苗插秧;夏天,施肥除草,灌水浇地;夏天收获小麦,秋天收获玉米水稻;冬天还要平田整地,修渠挖沟,积肥堆肥,清理牲畜圈的肥料,再用毛驴车、胶轮大车把肥料运往农田,知青们争着抢重活累活干,白天劳动,晚上要在大礼堂政治学习和开会,没有农闲或农忙之分。

在工作和生活上,知青们互相关心帮助、嘘寒问暖已成为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抱团取暖的的主要方式。知青在农场的定粮是每人42斤,其中玉米粗粮30斤,细粮才12斤,食油2两。男知青劳动强度大,口粮不够吃,女知青主动把自己的饭票支援出来,男知青的衣服裤子破了脏了,女知青就悄悄拿去给缝补上,再给洗刷干净。男知青一般都不注意宿舍卫生,女知青就经常性来给打扫宿舍卫生,把大炕上被褥整理干净。男知青则尽量帮助女知青干一些体力活。挖沟修渠、抢收夏秋粮的时候,男知青修理好最好的铁锹、把磨得最快的镰刀,留给女知青使用。挖沟修渠时每个职工的任务是8方,男知青一般都主动和女知青搭伴一起完成任务,一天16方的任务,女知青一天完成多少没关系,剩下的全部由男知青承包了;每遇下雨天需要人工抢收小麦水稻的时候,总是男女知青搭伴在抢收,女知青分配的几行望不到头的小麦和水稻,被男知青不知不觉挥舞着镰刀给消灭了。

军垦连三排在搞基建的时候,副排长刘金珍担心男生喝不上开水,几乎每天都用暖壶给大家送水。

西大滩团场的农田基本建设是从入冬开始的,首要的任务就是清淤沟渠的泥沙,军垦连每每都要参加团场的清淤沟渠的大会战。东干渠是东西走向几乎贯通前进农场的主要灌溉渠,是大会战的主要战场,大会战的时候,渠拜上插满了各种颜色的彩旗,高音喇叭也架在在了东干渠上,虽然每一个知青的任务是8方土,但一房子深的渠拜,必须得上下两层人,才能把渠底的淤泥挖出,清理到渠拜上去,整个一个冬天,知青们都在与冰茬泥浆和冻土决战,手上磨起了血泡,又被锹把磨烂,循环往复,血泡最后变成了老茧。身上的棉军衣被汗水浸泡的在寒冷的气温作用下,像一个盔甲,时而定型那,时而又被满身热气融化成湿露一片。有时气温骤降,一镐下去渠底的冻土泛起一个白点,只有用炸药炸松冻土,再清淤取土,那个劳动场面就像是战场,在寒风凛冽下,每一个知青浑身都在散发着热气,面军帽一摘,满头就像是一壶刚烧开的热水,冒着热气,一会儿头发就变成了冰凌。棉衣棉裤的袖口裤脚都磨出了棉花。每一个知青的脸庞,被塞北的寒风吹打得粗糙通红。

有一年,军垦连二排长陈志耘带领知青,到团场实验站选稻种,住在农业中专学校的教室里,29名知青亲身感受了一场浴血重生的煤烟中毒事件。

军垦连的冬天,是农田基本建设的大忙季节,积肥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军垦连刚成立不久的原因,猪圈羊圈和牛棚没有积攒下来多少肥料,只有到西大滩的戈壁滩上去寻找牛粪。知青们以班为单位,扛锹抬筐,浩浩荡荡地向四周出发了。从闻到牛粪味道恶心的感觉,到围着煤油灯下学习“斗私批修”的思想变化,从盼望着黄牛早日屙下牛粪,到用衣裤装满牛粪的激情澎湃的热情,看到了军垦连知青们扎根边疆,建设农场的心路历程变化。

知青们每天紧张的劳动和学习,把一个原本寂静的军垦连,搅扰的大地蛙鸣蝉噪,戈壁滩上的绿草嫩叶竞相怒放。

知青们在艰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劳动中,锻炼了体魄,磨练了意志品质,增强了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一些表现突出的同志,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石秀琦,杜津生等。

1969年三团从军垦连抽调大量知青又成立了武装连,武装连连长是葛亚洲,他们承担起了简泉和平罗两个劳改农场看押犯人的任务,直至1972年看押任务移交给了解放军部队。

1974年7月军垦使命结束,他们又开始了续接农垦事业的使命。

上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对知青还是关心和重视的,军垦连的天津知青,有的选调到宁夏的工矿企业工作,有的推荐到各类大中专院校学习,也有选调到农场机关和有关技术部门,从事行政、教育、卫生和农机等工作,也有一些优秀知青被选调到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工作的。

1966年2月选调了一批知青到银川棉纺厂毛纺厂,有:温锡洋,杨少华,郭维周,任洪恩,段长江,时恩元,杨长福等。

1966年初,选调一批知青到宁夏农机校培训,后成为拖拉机手或机修工人,有:路金树,钱顺,孟昭瑞,宫桐林,张春来,窦嬿琳,王文娟,万占彩等。

1966年初,还选调了一批知青到宁夏卫校学习,毕业后担任了团、营、连里卫生队所的卫生人员,这里有:韩秀香,刘桂香,黄淑媛等。

1966年4月还抽调了一些知青参加了青铜峡广武大坝农场的四清社教工作,有:武全生、张占敏、孔繁林、高俊锁、苏惠珠等。

还有一些知青被推荐上了大学:有:杜津生、陈墨林、孔繁林、王文河、林云云等。

还选调了一批知青到自治区内学校担任教师,有:刘丰田、马国英、米平均、张占敏、刘佳木、席志强、蔡美娜、张桂兰、霍团玲、高淑珍等。

知青武全生选调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知青孙学智选调到自治区知识青年办公室工作。

王瑞琴,屠宏藻等选调到团场三营中学担任教师。还有的知青选调到团场机耕连,大修厂,木工排,工副业连等单位。

王福垕选调到十三师勘查队;胡筱凤,于同华选调到十三师师部宣传队。还有一些知青选调到了团场机关工作,有:张丽珠、杨莉、王淑敏、刘金珍、陈志耘、张淑萍、武全生、张志疆、寇铁钢、陈墨林、施光华等。

记得宁夏农建十三师三团军垦连的几任领导,他们是;

第一任:连长:崔光福,指导员:张克敏,副连长:毛生花。排长:薛天福,潘学礼,王金山,冯进财。他们都是老军垦。

第二任:指导员:叶安,连长:杨永周,副连长:张文明,王小泉。

第三任:连长:张丰克(来自),指导员:邢子芳,副连长:王景贺,副指导员:王学友,他们都是复转军人。

第四任:指导员是夏登汉。

至1979年全国知青大返程时,西大滩军垦连的知青不足10人。

从军垦改制农垦时的1974年7月,军垦连的称呼慢慢就消失了,改称了十四队。现任农垦黄羊滩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时任前进农场十四队队长的康建宁回忆道:“十四队因为耕地面积少,职工才24人,为了减少成本,队里的会计都是外面兼任的,加之土地盐碱化严重,1996年,前进农场党委决定,十四队就与十三队合并,”从此军垦连,就在西大滩上彻底的消失了。

曾经在西大滩军垦连劳动过的天津知青,他们建立了一个“十四连情结”的微信群,他们每年98日都要举行周年庆祝活动,他们为了一个消失了的连队设计制作了一面 “宁夏农建十三师三团军垦十四连,”的旗帜,特别活跃和引人注目,他们在这面旗帜下,经常性地欢聚一堂,回忆那在西大滩军垦连的青葱岁月,追忆那艰苦奋斗的知青岁月,因为在十四连这片土地上,他们献出了建设军垦的热情,献出了青春热血。他们在这里共同劳动生活,共同锻炼成长,在这里他们建立了纯真的友情。他们在这面旗帜下,时而欢歌笑语,时而喜极而泣,耳边总能响起那军垦连的军号声,总能追忆起那峥嵘岁月里的军垦往事。

虽然宁夏农建十三师三团军垦连,在西大滩这片戈壁滩上,永远地消失了,但那是军垦连战友们、知青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虽然军垦连没有创造过辉煌,但确闪烁过光芒,在宁夏军垦史上,在西大滩人的心目中,那是永恒不变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永威:军垦农场再教育纪事
散文||军垦农场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一)
上海支青的坎土曼情结
军垦老兵
一个连有多少人?
在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