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夏农垦创业时期的大中专学生 (上)

《口述宁夏》讲述宁夏人自己的历史

1950年12月1日,从国营灵武农场成立,到1968年的18年间,由全国部分大中专院校分配到宁夏农垦的毕业学生600余名。他们服从分配,扎根边疆,艰苦创业,科技兴农,把美好的人生和科学知识深深地植根于农垦大地。

>>>>

报效祖国 赤诚学子聚农垦

灵武农场成立时的第一批25名创业者中,就有高宜之、黄嘉珺、屈德林、刘同祥、郭醒毅、刘钟宽、李发潮、关振汉、周旭安九名具有大专和中专文化的知识分子。

在场长高宜之的带领下,他们发挥各自的技术和专业特长,短期内规划绘制出了宁夏第一个大型国营农场的开发建设蓝图,运进并修复了十几台宁夏人难得一见的进口拖拉机和配套机具。

1951年4月21日,由黄嘉珺、屈德林带领刚分配来的20名农业机械中专生,驾驶着6台拖拉机开启了宁夏农垦开拓荒原的第一犁。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火红年代。“服从组织分配,支援边疆建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追求和理想。

1951年上半年,蒋生俊、徐怀文、赵根利、董天民等20名北京双桥机耕学校的中专毕业生,分别通过宁夏建设厅和西北农林部分配到灵武农场。

1951年下半年,重庆西南农学院的武建礼、雷道传,四川大学的张正乾,西北农学院的何文干,江西大学的王达三5名大学毕业生,服从分配,千里迢迢来到灵武农场。

之后每年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扎根农垦系统的各农场、工厂,与复转官兵、支宁青年、知识青年一道奉献青春和才华,开发建设现代化国营农场。

分配到宁夏农垦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主要来自西北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北京林业学院、北京农机学院、大连轻工学院、宁夏大学、宁夏农学院,北京双桥机耕学校、河北芦台机耕学校、宁夏机耕学校、永宁农校、前进农校等院校。

1951年9月4日,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的武建礼、雷道传从重庆出发辗转跋涉4000多公里,于10月24日到达灵武农场。

武建礼在灵武农场工作了30多年,1952年他提岀并参予了灵武农场气象站的建立,用科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组织开展了“水稻暗沟排水”,“农田水旱轮作”的研究,解决了盐碱地种水稻不能保苗的重大技术问题。

他与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孙佐超,研究探索并不断完善水稻旱直播技术,使这一先进种植技术在农垦各农场和宁夏灌区得到广泛推广。

1982年他担任宁夏农垦科学研究所所长,挑起了农垦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示范的重担。

武建礼

难能可贵的是,有不少毕业于同一座学校、同一专业的大学生恋人双双来到宁夏农垦,奉献了青春献终身。

他(她)们中有,1960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的陈善康、许光智,196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仝攸、严宝修,1961年毕业于北京农机学院的林向文、芦秀珠,196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高佩孚、顾耿凤,文定良、梁丽明,田景金、许玉华,张世旺、于曼玲,毕业于河南白泉农专的张世鉴、张凤莲等。

为支援边疆建设,照顾夫妻生活,一方放弃原来舒适生活环境和优越工作岗位,要求分配或调来宁夏农垦。1955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的王柏玲,分配到兰州农业学校当教师,1956年她放弃城市生活,要求调到灵武农场,与1953年南京农学院毕业的丈夫严纪彤共同生活,并肩工作。

196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的吴冠英,分配在武汉水力电力学院工作。1966年他爱人李佐英从该学院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渠口农场。1968年他俩结婚,1971年1月吴冠英放弃了武汉水电学院团委宣传部长职务,调到渠口农场工作,任政治处宣传干事。

在学习和工作中,相互认识了解,产生爱情,结为伉俪的大中专学生有很多对。

如前进农场,1953年毕业于黑龙江农专的王振清与1955年毕业于黑龙江农学院的张明华。

银川糖厂,1958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王成玉与1960年毕业于该院的马贵龄。

渠口农场,1962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的马维良与1965年毕业于宁夏农学院的马维凤。

玉泉营农场,1966年毕业于延安大学的赵全义与同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的雒瑜等。

当时的这些大中专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江南水乡和大中城市。

他(她)们离开了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来到了条件恶劣的塞外荒漠,经受干旱与风沙,寒冷与饥饿的严酷考验,有些学子落下了终身疾病,甚至献出了生命。

在生活上,他们和职工们一样,住地窝子、土窑洞、土坯房,烧柴火灶、生煤炉子、睡大土炕。孩子生下来无人照看,只能送回原籍由父母领养。

在工作上,他们大都被分配到生产队,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饲养场的生产一线。有好多同志连自行车也不会骑,下生产队、到生产一线,只能步行。

每当农忙时节或开荒造田,他们照样拿起镰刀和铁锹与职工一起出力流汗。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任劳任怨,坚守在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在农、林、牧业,农业机械,工业战线,财务会计,文教卫生等领域奉献着青春才华。

>>>>

打破预言 盐碱地里夺高产

宁夏平原利用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疏于排水,加之贺兰山东麓长期的山洪冲积与漫淤,使得贺兰山下、黄河两岸形成了众多湖泊湿地和盐碱滩地。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和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决定在宁夏平原无人涉足的盐碱荒原中开发建设国营农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灵武、前进、连湖、巴浪湖、暖泉等农场,开垦荒地约20万亩,但多是“种一葫芦打一瓢”,有些地播下去的是粮食种子,收割的却大部分是野草。

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的官兵,在平罗西大滩的盐碱荒原中开垦了4万多亩荒地,组建了前进农场。

苏联土壤专家考察后预言“这里想打出粮食,不是一代两代人能实现的”,求真务实的农垦人就是不信这个邪。

前进农场从1953年开始,就组织科技人员开始了改良盐碱地的攻关工作。

先后有戈敢、史锁华、杨如宝、刘岳杰、徐如莹、张明华、李桂芳、刘代敏、张志杰等一批大中专学生协作攻关。

他们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采取挖沟排水、缩小地条地块、种稻洗盐、桔杆还田、增施农家肥等技术措施,硬是在种植禁区,开垦改良了8万多亩耕地,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上世纪七十年代粮食平均亩产200公斤,八十年代达到300公斤。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打破了苏联专家的预言。

1959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土肥系的徐汝莹与张明华两位女大学生,在前进农场盐碱地改良和农业技术推广一线,一干就是几十年。

张明华大学毕业后,先在简泉农场工作,后调入前进农场一直工作到退休。她曾获“土壤营养施肥科技推广奖”,参与的“沟水种稻试验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是宁夏农垦毕生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唯一一位女性农业推广研究员,199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54年建立的连湖农场,原是一片湖泊沼泽相连的盐碱低洼地,是银川平原“七十二连湖”之一。

改造低洼盐碱地、提高粮食产量是农场的生存之本,许存远、余茂兰、仝攸、严宝修、杨薪、俞凤悟、张建才、李景川等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先后担当起此项重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垦系统提出了农田治理的“五改”工程,即地条由长改短、由宽改窄,农沟由稀改密、由浅改深,灌面由大改小。

连湖农场是最早进行条田改造、培肥地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单位之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连湖农场各种农作物单产均位居农垦领先地位。

从1989年起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平均亩产连续超过500公斤,引种培育的“铁春一号”、“连丰”小麦在宁夏大面积推广种植。

199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百家良种企业”之一。

1952年从西北农学院毕业的高级农艺师许存远,在连湖农场工作期间,他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科学试验,解决了不少重大生产技术问题。他主持的磷肥肥效试验,揭示了宁夏地区施用磷肥的增产作用,在全区推广取得显著效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1978年3月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1959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农业推广研究员余茂兰,毕业后分配到连湖农场一直工作到退休。

他主持的春小麦高产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显著成效,1990年12月他参与《宁夏农垦九万亩春小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获得宁夏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1992年1月起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经过农垦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并通过科技攻关的力量,将全系统50多万亩耕地全部改造成高标准农田。

这些肥沃的土地除种植粮食作物外,还引进种植甜菜、油用向日葵、啤酒大麦、啤酒花、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

在农垦系统低洼盐碱地改良、建造标准化农田,实施粮食丰收计划,农业多种经营等技术推广中,曾在农垦局业务部门工作过的高级农艺师,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生包祥福、仝攸,西北农学院毕业生陈懋、林子明、李正凡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银川糖厂的王成玉、徐长警和糖厂甜菜试验站(甜菜糖业研究所)的巫维康、田育禾、聂绪昌、刘代敏六位研究员及高级农艺师雍占元带领一批科技人员长期致力于甜菜、啤酒大麦、啤酒花新品种的引进与培育工作。

他们先后引进培育了“苏垦8312”、“宁甜301”、“宁甜单优1号”、“宁甜单优2号”甜菜新品种。

1981年,雍占元、牛体文、吴清选育的“宁甜301”获农垦部科技成果二等奖。甜研所与农垦科研所、有关农场的科研人员合作,先后引进优选并大面积推广“费耶欧”、“普采纽姆”、“黑引瑞”、“甘木二条”等啤酒大麦新品种,为农垦制糖、啤酒产业发展和职工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

勇于探索 水果满园枸杞红

宁夏的土壤和气候,为果树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在1950年之前,由于技术和气候因素的制约,苹果、葡萄、梨等北方水果,只有零星种植,形不成产量和商品。

1952年春,灵武农场从西北农学院引进600株苹果苗,定植面积131亩。1955年前进农场定植苹果、梨、桃、杏110亩。

之后其它农场也成片栽植果树,到1959年,由于地下水位上升、越冬问题没有解决,全系统果园面积只有433亩,生产水果265公斤。

195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杨材亮分配到灵武农场后,一直从事果树栽培管理与技术研究工作。

1958一1960年,他成功解决了幼龄果树越冬问题,并先后在幼龄果树换头,苹果常温库简易气调贮藏等项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撰写有《梨、苹果树的多接点一次性高接换头》等十多篇论文,分别在自治区的专业刋物上发表和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是一位对宁夏果树发展作出贡献的专家。

在农业推广研究员杨材亮和高级农艺师田景金、许玉华等一批园艺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到1986年,灵武农场共有果园面积2692亩,生产各类水果235.9万公斤,累计向国家商业部门交售苹果628.3万公斤。

渠口农场的二级阶地(即“山上”),非常适宜苹果树的生长,1961年2月,农场在平塘灌区的园艺一队栽种苹果树280亩。

1963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的胡安权与1964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的女大学生巴宗敏承担起了苹果园的技术管理工作。

他们开展了以合理修剪,增施农家肥,防治苹果桃小实心虫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本土园艺技术人才。到1988年全场苹果面积达4667亩,居农垦系统之首。生产的红元帅、国光苹果获1986年全区水果优质证书,是自治区优质水果生产基地。

最早栽植的280亩苹果园,连续多年平均亩产在4000公斤以上。产品远销京、津、沪、杭州、成都、重庆等十几个大城市,还出口到前苏联和蒙古国。

谭以智、李桂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81年任玉泉营农场场长、副场长时,在农垦局的支持下,经过考察调研,做出了大面积种植葡萄的决策。

在他俩的带领下,高级农艺师雒瑜和从中国农科院辽宁兴城果树研究所调来的张国良、刘效义等专家,经过探索和实践,利用“火炕催根”,“深挖换土”的办法,解决了葡萄苗木繁育与葡萄树越冬防寒的技术难关。

三年内共种植葡萄5795亩,建成了宁夏第一座葡萄酒厂,生产出了宁夏第一瓶葡萄酒。并在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方面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和专家,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做出了引领与示范。

宁夏是枸杞的故乡,种植历史悠久。但在盐碱地上种枸杞,确实是一种探索与创新,从1962年开始,灵武、南梁、暖泉等九个农场先后开始栽培枸杞。

由于土地盐渍化严重,管理粗放,1980年保留面积只有803亩。唯有南梁农场建立了枸杞管理站、专业生产队,配备技术人员,实行专业化管理。

在高级农艺师赖呈祥,两任枸杞站站长吴贵德、马继超的带领下,他们在白僵地里采取大坑穴栽,多施农家肥,控制灌水次数,科学管理,逐步改良等措施获得成功。引进人才和技术,培育出了全天然S0D富硒枸杞新品种。到1988年,枸杞种植面积扩大到2502亩,生产干果15.6万公斤,岀口4.6万公斤。

该场生产的“碧宝”牌富硒枸杞荣获第一、二、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两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到1988年,农垦系统种植苹果2万亩,梨及其它水果4000亩,葡萄6475亩,枸杞7572亩。

爱在七夕

浪漫之约

塞上城市酒窖

超值双人套餐限量抢购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夏农垦国营农场的创建与演变
一路腾飞向天歌--宁夏农垦信息网
开眼界,春耕黑科技
'互联网 农业'背景下广东农垦集团农场的创新发展
【身边故事 共同铭记】劳动模范 郑培忠
经济日报:农村产业如何旺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