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骑射为根本,还是下马重步兵?后金八旗和早期清军骑兵战术为何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

字数:2876,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在之前《八旗骑射是吹出来的,后金靠重步兵打天下?清军骑兵战力究竟如何》的文章中,评论区不少读者提出一些特别的质疑,比如就算八旗骑兵是骑着马,那他们就不能是骑着马到战场,再下马打仗的骑马步兵?结合这些问题,本期再次聊聊清军骑兵在战争中,究竟扮演了怎样的形象。

 朝鲜画家描述的女真骑兵

首先后金-清初的骑兵,究竟是否会常态化的下马作战。如果认为清朝的描述有篡改的可能,那么可以参考下当时朝鲜和明朝的记载,在《朝鲜宣祖实录》中,认为当时努尔哈赤统治的建州女真“彼虏善射惯战,长于驰击,我兵单弱怯懦,争锋于原野其势必败。而平地之城亦恐难守,须令择山城入据之” 。

亲历过萨尔浒之战的朝鲜官员李民寏,在他的《栅中日记》中,记载萨尔浒之战时,朝鲜军便是遭到后金骑兵的突袭,朝鲜士兵“才得成列,贼骑齐突,势如风雨,炮铳一放之后,未及再藏,贼骑已入阵中”,而这些后金骑兵,也并非是如某些人想象的骑马突入战场,接敌后下马干架,而是“射矢如雨,铁马进退,而恍惚难状矣”。

萨尔浒之战中打烂朝鲜人的就是后金的骑兵

而在明朝一方,后金/清的骑兵,对明朝众多的文臣武将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曾任蓟辽总督的兵部尚书王象乾,就描述后金骑兵“夫虏本强悍,闲于骑射,马又壮大”;时任兵部右侍郎的霍建光对比明军与后金骑兵“与奴争于数步之内,我之骑射不如奴”。如果说这些文官有某些历史爱好者锐评的“思想钢印”,那么再来看曾与后金/清作战的明朝将领评价。
辽东三杰”之一的熊廷弼观察到后金“部夷善骑射者,不难解裘以衣之,割爱以妻之”,作战时“死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前虽死,而后乃复前,莫敢退”;委理火攻都司,参与过宁锦之战的危际泰评价:“奴之所恃者以弓马为长”;坐镇东江的名将毛文龙认为:“奴之所长者在骑射,而最所忌者在盾甲火器”;
为松锦大战明军惨败贡献出一份力的兵部职方司郎,监辽东军的张若麟评价清军“盖虏长于骑,飘忽冲突”;“国姓爷”郑成功在得知清军准备与自己海战时,嘲笑清军“虏欲舍弓马长技,以与我争衡于舟揖波涛之间”;
明清版“三姓家奴”吴三桂,在三藩之乱中,也依据自己曾经在辽东的作战经验,评价清军“其骑射是最不可当的”;同样作为三藩之一的耿精忠,受清军骑射的影响,在骑兵叛乱前“府中男子年十四岁,悉给弓矢,督骑射,鸣剑之心已非一日”。

后金/清骑兵的骑射给明朝文臣武将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此基础上,明军为对抗后金/清的战术,都是围绕如何有效遏制后金/清的骑兵展开,有“火器不可不练……神器所至,奴之骑射无所施其力”,还有“督民开沟徙堑以限虏马,或虏骑必经之地,则宜堵截法,当造暗坑理地雷以扼虏冲”,另一位“辽东三杰”的袁崇焕所提“便六城堡关连,有浍、有沟、有封、有植、决水冲树,高下纵横,胡骑不得长驱”,以及明军在野战中最常见的“摆列无数战车,精坚工巧,足御奴骑豕突之势”。

由于笔者自认为对后金/清骑兵的认识,不可能超过这些实际参与过明清战争朝鲜官员、明朝武将、明朝兵部官员,以及经历过明清易代的欧洲传教士,因船只飘没滞留明末清初中国的日本商人。所以笔者相信清朝骑兵还是在正常的骑兵范畴内,并不会把下马步战作为常规战术。

八旗骑兵

不过说了这么多,有一点还是要再次强调一下,清朝重视骑兵和骑射,与清朝重视火器,两者并非是有你没他的相互矛盾冲突向,而是互不干涉并行发展两条平行线。由于清代骑兵和火绳枪的发展,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进行阐述,所以本文便不再赘述。

回到骑兵战法问题,实际上清代骑兵作为亚洲通用骑兵的一员,清朝骑兵的战术战法,与其说是受他们使用何种武器的影响,更多是受他们所处作战环境影响,而选择不同的战术战法和武器。

清朝对于骑射和火器的态度

就比如评论中,一些读者纠结的清朝骑兵是否会使用骑枪的问题。实际上虽然在乾隆年间记录十全武功的《得胜图》系列中,清朝骑兵看似都是使用弓箭,但实际上清军骑兵的骑枪不仅是常规的训练科目,而且仔细看各副《得胜图》,其中使用骑枪冲锋的清朝骑兵形象,其实也不在少数。当然,这些骑兵本身也会携带弓箭,因此完全可以根据情况,更换武器和其他骑兵一样,改用骑射来射杀敌兵。

《兵技指掌图说》中,训练使用骑枪的绿营骑兵


 《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中,使用骑枪攻击敌方步兵的清朝骑兵

至于认为只有弓箭和佩刀,无法做到对敌人进行有效杀伤的,且不说果真如此的话,像17世纪,欧洲使用簧轮手枪和手半剑的半回旋骑兵,以及欧洲近代的骠骑兵、胸甲骑兵等如何作战,哪怕在明清战争中,明军也不乏使用弓箭和腰刀就和清军搏杀的战例,比如祖大寿就曾有“我兵乘势扑砍,奴虏纷纷落马……复获达马一百五十余匹,内有箭伤者多”这样的战例。

而且弓箭作为冷兵器,虽然想要有效使用需要更多的训练量,且一般威力普遍小于火器,但至少在18世纪的亚洲战场还是一种有效的武器,比如清缅战争中,缅甸人就评价清朝“天朝骑剖鼻子马拿了箭的兵最厉害,骁勇可怕”,甚至对清军中使用弓箭的步兵,也给予“人人总怕的是箭,说箭比不得枪炮放时有声音,难以躲避”。 

弓箭在18世纪依然有着自己的用武之地

由于清朝历史的特殊性,清代军事发展的“先进”与否,的确是很多历史爱好者时常讨论的问题。但是这一讨论本身有一个巨大误区是,将火器视为“先进”的标准,本身是建立在我们拥有上帝视角,知道未来发展方向而得出的结果。但对于那个时代的古人而言,军队该如何建设,可以提供参考的,仅有自身过往战例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来自基层向上反馈的需求。

因此清朝会使用弓力更强的清弓,征调拥有更强骑射能力的索伦人,不断提高步兵中火绳枪和藤牌手的比例,都是建立在这些信息基础上,做出的他们所认为正确建设与改变。只是科技发展从来都是一场场的盲人摸象,大方向偏离时代的洪流,最后沦为“落后就会挨打”的对象,这在人类历史与未来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而清朝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而已。

参考文献

《朝鲜实录》

《明实录》

《清实录》

《明清史料癸編》

《清三藩史料》

李民寏《栅中日记》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

杨英《从征实录》

《熊襄愍公集》

《袁督师遗集》

许旭《闽中纪略》

讷尔经额《兵技指掌图说》

周维强《明季沈辽之役新探》

王巨新《清代中缅关系》

최형국《17세기 대북방 전쟁과 조선군의 전술 변화# - 심하전투를 중심으로 -》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洲都玩火枪了,为何中国还在用弓箭?大清说我最后的倔强你们不懂
清朝军队到底怎么打仗?枪炮的普及率高到不可思议!
中国古兵微讲:五千年中华兵器全展这里都有了!
令明军无可奈何的,并不是满清八旗的骑射,而是这些武器装备
清军——曾经世界最强军队的编制与火器配备
东北不盛产良马,那女真人组成的金兵和满洲八旗是骑兵为主还是步兵为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