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兵原创】上个世纪70年代巴林右旗吉布吐沟从军记

上个世纪70年代巴林右旗吉布吐沟从军记


作者:刘红军

     那是在1970年12月的冬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绿军装,从家乡山东来到祖国北疆,实现了自己儿时梦想——为祖国驻守边防。经过3个月新兵连集训后我被分配到原辽宁省军区独立1师炮团1营1连。连队驻地是巴林右旗吉布吐沟。吉布吐沟是因为在山沟出口处有一个蒙汉混居的自然村名叫吉布吐村而得名。该沟东西方向约10公里,南北约2公里。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城的北面约20公里处。

      初到连队看到的是瓦整窗明的干打坯垒营房,听老兵说这都是前一批老兵自己动手建设的,连队刚来这边时候是住在吉布吐村里老百姓家的,没有营房,更没有围墙,整个沟里都是穿绿军装的人,沟的中间是营部,再沟里驻2连,我们连则在沟口。沟两边的山很高俊,只可惜当时没有真正爬到过山顶。其时已是4月,满眼春天的迹象。冬天的积雪已经慢慢融化了,漏出了带有黄色草皮的土地,嫩草芽正开始吐绿。沟里土壤肥沃,几乎有土的地方就有草,草地慢慢变绿后就会开出很多各种颜色的花,先是黄色的,再是红色的,白色的、蓝色的,它们不是同时出现而是接连不断开放的。

              作者在上世纪70年代在巴林右旗吉布吐沟留影

     连队的伙食比在新兵连时要好很多,老连队的炊事班很会对食材进行调理,比如普通的萝卜就能制作出四十多种小菜。还专门找了一个战士养了几口猪。吉布吐沟不像南方那些山沟会有很多小溪,这里一条也不见,但是地下水却很丰富,井水浅且很甜。我们整个整个连吃用只靠一个井就够了,有一次我看战友重新打井的时候,只用一根2米长拳头粗的铁管子,在地上砸下去,装上压水手泵就能上水。一个最重要的缺憾是这里没有电,晚上照明靠煤油灯,所以手电筒成了我的必备物品。我们是炮兵是没有军号的,行动是靠篮球比赛裁判用的哨子,没有广播喇叭,没有军号声,除了出操的口令和吃饭前的唱歌声,整个沟里是很安静的。虽然是荒郊野外但是山里没有野兽,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

    到了连队并没有发给我枪,发的是测量用的仪器,有行军水壶大小装在一个硬盒子里,不太重,再就是能收放的支架,这就是我的武器了。不同与步兵的摸爬滚打和越野行军,军事训练似乎没有那么苦。当时我连是全训连队,除了上山进行观察所的指挥训练就是来回的爬山,不过从训练场到营地是坐车的,这就是炮兵的优越之处。春天时间很长,到五-一还穿着棉衣,连队里星期天是休息的,吃两顿饭不出操可以睡个懒觉,通常这个时间是打扫个人卫生的时候,洗衣服和床单,规定一个月拆洗洗一次被子。

    吉布吐沟的6月中旬才开始夏天,不热而且时间很短,晚上睡觉还需盖被子,但没有蚊子,这一点很惬意。这里星期天是没有地方去的,可以请假去大板城,但没有交通车需步行去,为了照一张照片寄回家,我选了一个星期天跟连里请假和一个老兵吃过早饭步行去大阪,我记得从连里向南走经过吉布吐村再一直向南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没用单独的路,全是草地可以随意走,路很平很好走,走了大概十几里快中午时就到了,当时大板城里只有两条街。很快就找到照相馆,照完相留下收信地址就出来,在街上随便逛了一圈,没有买到合适的东西怕回去迟到就立刻往回赶。出了城走了一个多小时感觉好像走错路了,几个方向的小丘陵都很像又都不见回去的标志,那个老兵以前虽然来过大板,他这次也转向了,后来走到一个部队的兄弟单位问了路,喝了水,确定了回连队的方向继续快步往回赶,好不容易在吃饭前赶到连队还是迟到了。最糟糕的是我的单帽在路上弄丢了,受到了班长的批评,因为只发了一顶单帽,没有另外替换的帽子只能光着头站到队列里,尴尬的很,还是后来有个热心老兵临时借给我一顶帽子才应付过去。    营房离下面的村子不太远,但是老百姓很少到沟里来,为了搞好军民关系每次部队电影放映队来,都把场地放到村里。一个星期天闲着没事干,我一个人向下面村子走去,走到半路上看到一个汉族村民在西瓜地里摘西瓜,那西瓜长的很小也就1斤多点,我问他卖不卖,他说2毛钱一个,我买了一个用小刀划开,吃到嘴里很甜,因为当地不种粮食和蔬菜,更是没有水果,能吃到西瓜很好奇。我们连队在沟里开了块荒地种了很多萝卜,到秋天的时候,星期天没事我就一个人到地里找一个大点的萝卜拔出来,然后走到到旁边小山沟里,选一个有很厚很干落叶的地方,坐下来把萝卜用手帕擦一擦,再用小刀把皮削掉慢慢品尝,吃到嘴里不辣还有些甜,吃完就躺在这厚厚的树叶上看着蓝天,想着家中的父母弟妹。想着我到三十岁,五十岁,七十岁时会是个什么样子……  

                         作者在上世纪70年代在巴林右旗照相馆留影

吉布吐沟沟西界很高,有一个山凹处原来有一条能走出沟外汽车的路,这路有点陡只有部队的汽车能上去,后来我们专门用了两天时间把它向前修了修,能一直通到团部,冬天我们到团部洗澡。沟的东面除了向南到村里有一条路,出了沟往东还有一条小路能到达一个供销社,有一次连里让我和司务长去买东西,走的就是这条路。司务长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辆毛驴车,他赶车我坐车很快就到了,供销社房子不大里面商品挺全,主要是当地人的生活用品,我看到了向砖块一样的茶叶,听司务长说那是当地人最喜欢的茶品,还有没曾见过的大颗粒的食盐。回去时司务长说他有事让我把车先赶回去,我从来没有赶过驴车,没有办法只好学着来时的样子往回走,这个毛驴有点欺生,路很窄两边都是草,它不好好走而是贪吃两边的草,向左赶它吃左边,向右赶它吃右边,好在路上没有遇到人,就这样歪歪扭扭的回到连里。现在想起来,复员后能和老哥们吹的一件事,这是我赶过毛驴车。想想驻军吉布吐沟的时光里也有挺多遗憾的,部队怕摔伤规定不让骑马,所以在草原看到好多马但没有骑过,再就是吃羊肉,因为当时怕膻味很少吃都是选牛肉吃。作为一名军人最大的愿望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义无反顾的走上战场,立功受奖。我的从军生涯还真经历了一次,上了战场紧张备战但是仗没有打起来。    那是1972年9.13事件后,按照上级命令先是指导员做动员,然后把自己的物品打包写上家庭地址,由来连里的护士给每个人验了血型,剃了光头,再就是增加了武器补充了弹药,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待发。记得在一个天没亮的清晨,整个部队开向我们的预备阵地。天刚刚亮的时候,我在山上观察所向两边观察看到了又深又长的步兵战壕,山的北面就是内蒙的一片广阔的草原一直延续到外蒙,在那里就是虎视眈眈随时要进犯的敌人,据说陈兵百万。我们把阵地前面的预设目标一一进行标注,严阵以待。半个月后我们接到了撤回驻地的命令,战争没打起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转眼就到了1974年的4月,是我服役期满的时间,在巴林草原度过了4个春节。完成了一个年轻人为祖国守边疆的理想,光荣退役。

     今天,据我退役的那年已近半个世纪了,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强大富足,而我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许多事情都已看开释怀,但是心底却还常常惦念巴林右旗的吉布吐沟,那留下我青春岁月,战士荣光的吉布吐沟啊···· 你的西瓜还那么甜吗?你的花草还那么丰盛吗?你那里的乡亲们都步入小康了吗?还有一件最让我无法释怀的是,哪一天我再回吉布吐沟?

作者简介

                作者在 2022.12.南京中山陵燕雀湖留影

     刘红军,山东省德州市人,现居住南京,1953-6月出生,现退休,原工作单位,中国林业科学院林化所,发表论文多篇(见百度学术)

     1970年12月入伍,1974年4月退伍,原辽宁省独立1师炮团1营1连战士,后1师隶属沈阳军区改为守备11师。


END


发扬原创·鼓励原创·传播原创

免  责  声  明

     本平台刊发上述文章是以更好传播文明信息、弘扬地域文化、鼓励原创精神为初衷,没有盈取金钱之目的,凡所刊发文章内有违史实、现实、事实之处或抄袭侵权等现象敬请指正,我们及时更正或者删除。

本公众号值得您关注的理由

     我们是一家不以商业盈利、广告噱头为目的,不以转载抄袭、恶搞低俗为手段吸引眼球的公众平台。而是一家立足家乡,面向全国,以发表旗内外有“爱心”人士的原创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为主的公众平台。记录我们平凡的生活和不平凡的命运,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您提供一个有格调、有内容、有思考的人文艺术传播平台,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如果你手中也有关家乡题材的优秀文章、摄影等艺术作品,欢迎与我们一起交流互动。

交流联系QQ:3326759647(蒙辽风雅颂)

手机微信同步:13948664972(韩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涂常青从军记
永远十九岁系列(2)
兵团岁月——恋爱的季节(兵团连队生活记忆)
炒鸡蛋和病号饭(从军青藏高原 二十五)
兵团岁月三十九,战友个个都成“贼”
刘勃|我当兵的那些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