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访瑶华山箴言书院

寻访瑶华山箴言书院

南粤赫山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如是见如是闻,作者陈泽伟

如是见如是闻.如是明心,如是见性

在家乡益阳市赫山区的龙光桥镇石笋村,有一座不大的山名叫瑶华山,当今地图也找不到它的名字,但它的名气很大,因为这里曾有一所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大佬们创办的书院一一箴言书院以及后来的官办的高级中学箴言中学。

2014年清明时节,天气晴好,油菜花盛开,我专程去寻访瑶华山。先到胡林翼墓地扫过墓,然后来到位于瑶华山腰的箴言书院的遗址凭吊。由于箴言中学的搬迁,瑶华山显得异常地安静,校园在迅速地衰败;箴言书院的建筑已难寻到只砖片瓦。显赫一时的书院,无情地被历史尘封。

瑶华山下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这条河名字叫志溪。它发源于宁乡市沩山铁冲,一路滔滔向北,下游汇入资江,流向洞庭。我带着沉重的惋惜离开了箴言书院遗址沿志溪朔源而上。走到高处回头可以看到志溪河与瑶华山之间有一片开阔地带,湍急的河水一个九十度急转之后进入这里渐渐平息了,水面额外开阔,像一个平静的湖。瑶华山与对面的群山环抱着这志溪河,腑瞰就像一盛水的大盆。

曾经的箴言书院就建在这个大水盆的边缘山地上。在阳光的照耀下,志溪河波光粼粼,瑶华山嫩绿生辉,多美的景色,多好读书的地方,我一时感叹不已。美景促使思维更加清晰。益阳为什么能出现胡氏父子这样的历史人物呢?在偏远的瑶华山下为什么会建一个箴言书院呢?两个经常思考的问题似乎有了新的答案。

原益阳县是千年古县,益阳之名恒古未改,益阳的文化也应归属于湖湘文化的重要一支。特别到了近代,陶澍的脱颖而出,在湖湘理学也被新儒学的旗帜下,以陶澍为核心,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湖湘人才群体。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也是人才群体核心之一。

胡达源,字青甫,益阳县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中进士第三名,是益阳历史上唯一的探花。胡达源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道光元年,胡达源充孝仁宗皇帝实录馆篡修。道光八年出任贵州学政。看到学子们只知道科举取学,无意留心理学,于是著《弟子箴言》十六卷,以此来教育士子们。《弟子箴言》汇融先儒,语出心得,引经据典,授经化史,以酣畅淋淳讲授义理,特别有益于教学。胡达源曾在岳麓书院求学,在家丁忧时在城南书院主讲,当时是湖南知名的教育家。能在家乡创办一所书院,弘道济民是胡达源最大的遗愿。胡达源写的《弟子箴言》粗看是一本励志之书,但实际上是一本重要的理学巨著。胡林翼家教甚严,深受《弟子箴言》的影响。胡林翼曾说:“吾先人箴言中,育才之法如此。吾讵能继述什一耳?”是胡林翼谦虚?他还只学到了“弟子箴言”的十分之一的功夫?

我因参与赫山区志修编工作,接触了不少文史资料。看了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的事迹,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地兴奋,带着激动的心情忙着收集胡林翼的相关文章、书籍,寻找胡林翼在赫山留下的痕迹,宣传胡林翼的故事与传奇,一时俨然成了一名胡林翼的铁杆粉丝。细细想来,胡林翼能够感动我恐怕有两方面:一是他的情怀,二是他的才华。他忧国忧民,敢于担当,在国家遇到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他不谋私利,廉洁奉公,曾在父亲坟前立下誓言“不损公家一文钱以肥自己”,最后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年仅49岁。每每想起这些,都如梗在喉,泪侵眼眶。胡林翼博学多才,学以致用,文人带兵,理学治军,身经百战,战果累累。他治理地方,菩萨心肠,霹雳手段,以办私事之心办公事,以作百姓之心作官,所到之处无不由乱到治,一派中兴。他是湘军的灵魂,曾国藩称“今润之比他才高十倍”;年轻时毛泽东对他也十分敬佩,将自己的字改为“润之”,蒋介石也特别崇拜胡林翼,把“曾胡治兵语录”做为黄埔军校的教材。像这样的人物还只学到了《弟子箴言》的十分之一功夫显然是胡林翼自谦之词。

咸丰8年(1858年)7月11日,胡林翼的母亲汤太夫人病逝,当年胡林翼47岁,时任湖北巡抚,正在指挥战争。胡林翼回到益阳县泉交河,安葬了母亲,为了纪念去世的父亲,实现父亲的遗愿,在父亲墓地不远的瑶华山下兴建了祠堂,在祠堂边同时规划建设一所书院,计划将父亲的《弟子箴言》存放于书院内,并为书院取名为“箴言书院”。由于前方战事吃紧,书院还未来得及开工,胡林翼就匆匆赶往了前线。回到军中,胡林翼并没有忘记书院建设一事,他马上启动了书院的藏书活动,通过他的各种关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为书院搜集到了大量的各种书籍。

胡林翼创办“箴言书院”得到了曾国藩、左宗棠的大力响应与支持,两人为书院捐书数十种,曾国藩还亲自开具了书院《藏书目录》并作了《箴言书院记》。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二日,胡林翼致书曾国藩:“书院竭三年之力,始得田租,兴造须六千金,刻未兴工,鄙人不死,明年春夏可肯堂构,否则须五年田租所入,乃能成立……”

令人痛惜的是此时胡林翼已病入膏肓,八月二十六日,胡林翼病逝,临终时还惦记着《箴言书院》的建设,安排自己死后的奠钱全部用于书院建设。

胡林翼病逝后,曾国藩亲自主持,筹资兴建“箴言书院”,在左宗棠等一批湘军大佬的协助下,书院终于于1864年建成开讲。

箴言书院的建成,因其具有湘军的特殊背景,一时间十分红火,好多有名的学者前来讲学或担任老师。同治四年(1865)年清末探花王龙文来院主讲,订《箴言书院学程》,继任者有黄自源、庄受祺、朱锦、程霖寿等当时的知名学者、名流。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为学士馆,1911年改为箴言学校。后改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抗战时,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迁入,1954年益阳县一中迁此。1994年更名为益阳市十一中,2001年改名为益阳市箴言中学。近160年来,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名播之湘。由一本书《弟子箴言》缘起,创立的书院《箴言书院》发展到现在——一个现代化的省级重点中学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军事史、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搬迁后的箴言中学

前面的路越来越窄,我才感到也许走得太远了,我转身往回走,走了不远我抬头远眺瑶华山,猛然发现瑶华山的整个山体像一仰卧的巨人,头、颈、身了了分明,眼、鼻、唇历历在目,箴言书院的遗址正好处于巨人的心脏部位,我惊呼、惊叹,发现了瑶华山的秘密!原来这是一处人形地!古人真是独具匠心,用心良苦啊!天人合一,天衣无缝,瑶华山、《弟子箴言》、箴言书院,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瑶华山像仰卧的巨人照片放在老家益阳的电脑里,从下面这张古人绘制的地图也能看出一二)

见天色还早,风景秀丽,我干脆坐在志溪河边的石头上,远眺象卧佛一般的巨人瑶华山,接着又掏出手机查阅胡达源《弟子箴言》一书。原以深奥难懂,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像我这样的理科男竞然也能看懂六七分。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为《弟子箴言》的传播做点什么。尽管我知道箴言老师与箴言弟子人才济济,这个工作轮不到我这个无名无才小卒来做。但我发现大家都很忙,无暇顾及故纸堆。想起当年胡林翼曾国藩在没有经费编制,创办办团练战胜劲敌的精神鼓励了我,利用负责区志办这一职务之便,终于编写完成了一本《《弟子箴言》录》,并请当时的区委书记贺辉书记作了序言,请箴言弟子广州箴言校友会的余凯先生做了封面设计,总算为箴言中学校庆160周年献上了一份特殊礼物。

曾国藩在《箴言书院记》中写道:“当世推湖北人才极盛,侍郎则曰:“吾先人箴言中,育才之法如此。吾讵能继述什一耳?”咸丰十年,侍郎治鄂六载矣、成而化治,又以一湖之隔,吾教或于北,而反遗吾父母之邦,其谓我何?于是建箴言书院,将率益阳之士而大淑之……岂惟一邑之幸!即汉之十三家法,宋之洛闽渊源,于是乎在。后有各世者出,观于胡氏父子仍世育才,盹盹之意,与余小子慎其所习之说,可以兴矣”。这段话足可说明《弟子箴言》一书崇高的儒学地位和应用价值,“慎其所习之说,可以兴矣”!此话虽已经过了一百六十多年,但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在科学倡明的今天,传统儒学正焕发生机。我相信《弟子箴言》这本书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书中修齐治平的道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自觉传习。

扫码关注,多多转发

附《弟子箴言》录部分内容

序二

知道箴言中学的 很多,但知道箴言书院的人就不多了,知道《弟子箴言》这本书的人就更少了;知道曾国藩的人很多,但知道胡林翼的人就不多了,知道胡达源的就更少了。

“胡达源(1777-1841),字清甫,号云阁,湖南益阳县(今属益阳市赫山区)人。他幼承家学,二十岁入岳麓书院,为院长罗典弟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以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俗称探花)。旋入翰林院,授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编修,晋国子监司业。胡达源又曾主讲于长沙城南书院,任云南乡试主考官及贵州学政,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充日讲起居注官,实录馆纂修。嘉庆帝赏其书注,命为提调官,总领馆事。他为官清正勤谨,“视学贵州时,黔中有大定武举吴甲父子,为当地恶霸,党羽遍郡县,曾屡辱学官,大吏不敢问。达源尽揭其奸恶上奏,置之以法,一郡称快。任满还朝,授学士。时逢大饥,京师设粥厂,达源以学士领厂事。人给五日粮,男女分途领取,升斗筹票,亲为验发,帝甚奖。”(《湖南省志·人物志》,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他一生饱读诗书,熟谙经史,学宗宋儒,崇奉理学。

《弟子箴言》是一部古人修身的教科书。全书分奋志气、勤学问、正身心、辨义利、戒奢侈、扩才识等十六卷。曾国藩称其“自洒扫应对,以暨天地经纶、百家学术,靡不毕具。甄录古人嘉言,衷以己意,辞浅而旨深”(李肖聃《湘学鱼介》)。胡达源撰写《弟子箴言》的目的,在于对年轻人从小进行规诫教育,序云:“程子曰:'人之幼也,心知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使皆盈耳充腹。若固有之后,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然则教弟子者,岂可以不豫哉?”全书收录告诫弟子的箴言共七百六十二则,叙事简洁,析理深刻,比喻生动,行文流畅,语言明快。如卷一“奋志气”,激励弟子奋发向上:“学者立志,必要做第一等事,必要做第一等人。”卷二为“勤学问”,勉励弟子勤奋学习,其中如:“圣人论学曰'日新’,无一日之可旷也。曰'时习’,无一时之不勉也。可不儆哉?”又如:“工夫只要一熟字。经籍纷纶,名言至论,须胸中烂熟,则心与理一矣。”均为警策之言。《弟子箴言》在清代出版后,流传甚广,颇获好评。时人评论说,该书能融会先儒诸说,参以己意,语皆心得,而有裨世教。晚清著名学者吴大澂任湖南巡抚时,阅读了《弟子箴言》,作眉批四百三十九条,评价甚高。联系其子胡林翼的显赫声名,大澂在《睦族邻》卷中批云:有教化而后有人才。从胡文忠之才,而家教如此积之厚者,其发之也必盛,夫岂偶然哉?”(以上摘于《胡达源集》前言)

胡达源去世后,尊父遗愿胡林翼开始修建箴言书院,因前方战事吃紧,经费不足等原因一直没有建成。1861年9月,胡林翼病逝后,曾国藩亲自为“箴言书院”筹资,并主持建。

书院建成后,曾国藩撰写了《箴言书院记》,高度称赞胡林翼“侍郎自开府湖北以来,即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建箴言书院,将萃益阳之士而大淑之。”“后有名世者出,观于胡氏父子仍世育才,肫肫之意,与余小子慎其所习之说,可以兴矣。”l864年,箴言书院落成;次年正式招生。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箴言书院遂改为校士馆。1912年,将校士馆改为箴言学校,继而改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至1921年停办。抗战时期,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迁至益阳,借书院地址继续办;1954年,益阳县人民政府在箴言书院旧址创办益阳县第一中学分校,后改为一中。1994年更名为益阳市十一中,2001年改名为益阳市箴言中学。近160年来,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名播三湘。由一本书《弟子箴言》缘起,创立的箴言书院发展到现在----一个现代化的省级重点中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了便于阅读《弟子箴言》一书,宣传赫山区历史文化,在箴言中学校庆160周年之际,赫山区志办组织编写了这本<弟子箴言>录,以岳麓书社出版的《胡达源集》为蓝本,重点摘录《弟子箴言》一书中通俗易懂的哲理箴言,史事典故,易理经文大多当今学者不熟悉且难懂故没有摘录。由于时间匆忙,水平有限,必定存在很多的不足,请读者海涵。

2014-8-30

胡达源《弟子箴言》序

匠者之有规矩,不易之法也;儒者之有教令,不易之理也。浸灌乎仁义中正之理,以范乎准绳规矩之中,要必自弟子始。程子曰:“人之幼也,心知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使皆盈耳充腹。若固有之后,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然则教弟子者,岂可以不豫哉?

达源方六岁,先祖襟江公教之读书,于古人嘉言善行,随时指授,辄有所感触于心。稍长,侍家大人律臣公讲席,督策益严。凡掖之使进于善,杜之使远于恶者,引据古今,旁通互证,津津焉不倦于口。弱冠游岳麓,受业于罗慎斋夫子凡十年。通籍后,益得闻绪论于大人长者之前。盖其提撕警觉,莫不精微洞透,劝戒炯然,此达源所夙夜秉承,而不敢放逸怠惰以自暴弃者也。

顾尝窃念生平志向有定,庶几循序而渐进焉者,既已备承父师之教,独不思推衍绪馀,为弟子海乎?况弟子浑然之天性甚易漓,宽然之岁月甚易逝乎?于是撮举旧闻,往复告语,引伸之以畅其义,曲喻之以达其情。或援经以明得失之幾,或证史以立是非之鉴。辞归明显,意寓箴规。其所以奖劝儆惕者,盖亦略具于此。乃汇辑而类分之,次为十六卷。士莫先于奋志气,而学问则择执之功;莫切于在身心,而言语则荣辱之主。修其彞伦族党之谊,谨其直谅便佞之闲,严其礼教范围之防,辨其义利公私之界。廉让节俭,善之修也。骄惰奢侈,恶之戒也。德备而才全,体明而用适。故以扩才识、裕经济终焉。

夫今日之弟子,异日之成材也。栋梁宜广厦之施,舟楫致大川之用,即其所以表见于世,卓然共称为天下之材。抑知天地山泽之气,旁礴郁积,发为英奇。大匠工师,复正之以绳墨,范之以规矩,而后栋梁之施始著,舟楫之用始彰。材之成就,夫岂易易也哉!吾故曰:教弟子者,不可以不豫也。

呜呼!导之则从,禁之则止,孰不乐其弟子之贤,而虑其弟子之恶哉?矧吾惓惓之意,所责望于弟子者,尤远且大乎!弟子苟鉴于是而知勉焉,奋发果毅,笃实践履,毋好奇,毋自是,毋畏难苟安。以圣贤为必可学,以道德为必可行,时敏日新,无少间断,其有不臻于德崇而业广者鲜矣。则是编也,岂非弟子成材之助哉?

道光十五年乙未正月丁卯,云阁胡达源序于京都寓斋之闻妙香轩

弟子箴言卷一

奋志气

人当幼学之时,即具大人之事。孟子曰:“尚志。”志于仁,充其恻隐之心,可以仁育万物矣。志于义,充其羞恶之心,可以义正万民矣。“居仁由义”体用已全,此士之志也,此士之事也,此大人之事也。

孟子养气之说,发前圣所未发。浩然之气,至大而无限量,至刚不可屈挠。盖天地之正气,而人得以生者也。惟能直养无害,则合乎道义以为之助,而其行之勇决无所疑惧矣。人皆有是气,亦贵夫养之而已。吾谓学圣人者,当自此始。

知言养气,孟子绝大本领,绝大学问。朱子曰:“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此孟子接引后学,将一生得力处现身指点。学者急须领取。

富贵子弟,易于骄淫。苟能脱去纨绔气习,勉强学问,卓然树立,即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子弟,易于委靡。苟能竖起寒酸脊梁,洒落风尘,卓然振拔,即孟子所谓“贫贱不能移”。此两种人,扩而充之,岂非大丈夫哉?吾爱之敬之。

或谓富贵子弟,有所赖而树立,较贫贱子弟似为稍易。吾谓不然,试观世间多少富贵子弟,怙侈性成,自甘暴弃,一蹶不能复振。而大学问,大经济,类皆起于贫贱。何也?有所赖者,志气荡而易流;无所赖者,志气困而易奋也。故处富贵者,如下峻坂之马,步步控勒,庶免蹉跌;处贫贱者,如驾上滩之舟,步步支撑,庶免奔驶。二者皆杰士也。

告以义而欣然色喜者,善心之所发也;责以正而赧然色惭者,耻心之所动也。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此心一动,踔厉风发,勇往直前,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便可进于圣贤。甚矣!耻之于人大矣。

学者立志,必要做第一等事,必要做第一等人。程子曰:“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

须知道“勇猛奋发”,有沉舟破釜工夫,“一跃跃出”,便是超凡入圣境界。

学者志向以远大为归,工夫以切近为要。有切近处,乃能有远大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何等志气!何等学问!此横渠先生担荷斯道之言,千载下读之,令人兴起。

修曰自修,强曰自强,是立心寻向上去。暴曰自暴,弃曰自弃,是甘心堕落下来,全在自己主张,总要学君子上达。

人无百年不衰之筋骸,而有百年不衰之志气。血气用事,嗜欲梏亡,则筋力易衰;志气清明,义理充裕,则精神自固。故曰:不学便老而衰,恐嗜欲之梏亡也。

物闲则蠢,人闲则废,此身在家庭,伦纪之事系焉。此身在天下,民物之事系焉。为闲人者,即废人也,此心安乎?

“贞固足以干事”,具有全副精神。精神生于志气,志气奋乎道义。

德之慧,术之智,皆从疢疾中奋发振起出来。故经锻炼者为精金,经磨砺者为良士。

顶天立地的人,泛言之,是戴高履厚之俦。实言之,有经天纬地之事。三才者,天地人,切莫轻看此“人”字。

每念程子“大其心使开阔”。岂徒托之空言,高望远志而已乎?后来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切实读去,方见得道理包罗,规模宏远,心思便自开阔。

朱子编辑《小学》,又何以切近如此?只为聪明子弟,不从小学培壅根基,志气浮荡,终鲜成就,故步步引入规矩,使他志定气凝,后来便是颠扑不破。

父生之,师教之,君成之,可以对君、父、师、友而无惭愧之心,其识趣何如?其建树何如?

君子所贵,世俗所羞;世俗所贵,君子所贱。吾志乎君子所贵焉而已。

见患难而避,遇得失而动者,其志气先自靡也。君子知命守义,不为害怵,不为利昏。

计较者,必趋于苟贱不廉之地;圆熟者,必流为阿谀巧便之人。君子大中至正,以道义自处,并以道义处人。

脚根站定,如磐石砥柱,不可动摇;眼界放开,如黄鹄高举,见天地方员。

为一乡不可少之人,非必才高一乡也;为天下不可少之人,非必才高天下也。有果锐之气以运其才,才无不用处,即才无不到处。

刚则常伸于万物之上,欲则常屈于万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无志者多。

志如大将,气如三军。大将指挥,三军雷动,未有志奋而力不足者。

风烈则雷讯,雷激则风怒,二物相益也。“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两“则”字可想其勇决迅速之神。

居处而侈溢,饮食而浓溽,在庸人为之,则为徇欲;在君子视之,则为害义。吾心正大清明,将以求人之安也。断不以四肢之安而侈其愿,将以给人之欲也。断不以口腹之欲而肆其情。《儒行》曰:“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刚毅有如此者。居处饮食,本属小事,然而有制有节,则非刚毅不能,况其大者乎?

浮躁者不可以穷理,无沉毅之气以入之也。委靡者不可以任事,无奋发之气以出之也。

悠久,天地之所以成物也。春夏秋冬,四时之运行以渐。恒久,君子之所以成业也。藏修游息,一心之贞固有常。

有立志者,怠志不足以乘之;有定志者,歧志不足以摇之;有真气者,客气不足以动之;有正气者,邪气不足以犯之。

相者谓吾富贵,信乎?必有所以致富贵之理。命者谓吾贫贱,信乎?必有所以处贫贱之道。尽其在我,乃有人事。听其在天,必有天理。

天下之大,何地无才!才固不择地而生也,即不能因地而限也。自古英贤硕彦,或产僻壤穷乡。而翘然独出乎众者,其志趣广大,其见识高远,乃至功德成就,乡里生光,人岂限于地哉?

人不尽死于安乐,而安乐之可死者多矣。人不尽生于忧患,而忧患之可生者多矣。古今大圣大贤,困穷拂郁,耐人之所不能耐,忍人之所不能忍,及其担当大任,即在此中磨砺出来,其困也无默相之,其顺也天玉成之。不困境而挫者,未有不因境而成者也,人岂限于境哉?

读经史足以增长志气,亲师友足以激励志气,周览名山大川足以开拓志气,趋跄清庙明堂足以整齐志气,有感而兴起其偶也,天君自主持其常也。

“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其秋南归,侍家大人朝夕讲诵。大人手书前贤粹语,再三督策,大旨以奋励志气为先。“丈夫处世,即甚寿考,不过百年。百年中除老稚之日,见于世者,不过三十年。此三十年,可使其人重于泰山,可使其人轻于鸿毛,是以君子慎之。”“以虚心逊志,精探仁义道德之奥;以刚肠强力,战胜纷华靡丽之交”。“每至夕阳,检点一日所为,若不切实锻炼身心,便虚度一日。流光如驶,良可惊惧。”云云,达源每得一书,反复诵读,如亲承提命,顿觉精神振刷,志气激扬。迩年来大人年益高,神明愈健,家书络绎,蝇头小楷,皆属名言至论。夙夜省览,敢不谨守而实践之耶?

弟子箴言卷二

勤学问

《文言》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盖理具于心,而散于事物。必博学周知,俾万理皆聚而无所遗;必审问剖决,俾万理皆辨而无所惑。此君子进德之要也。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义者,是非得失之权也。以义制事,则事有裁制而得其宜。礼者,规矩准绳之则也。以礼制心,则心有范围而得其正。

责于己者纯密而无间,资于人者恳切而至诚,此学问之实功也。

真西山先生曰:“古者学与事为一,故精义所以利用,利用所以崇德,本末非二致也。后世学与事为二,故求道者以政事为粗迹,任事者以讲学为空言,不知天下未尝有无理之事,无事之理。'老、庄言理而不及事,是有无事之理也;管、商言事而不及理,是有无理之事也。’盖人惟多闻则理明,理明则事达。”西山之说,足阐傅说之旨,此所谓有用之学也。

子曰:“后生可畏。”以其年富力强,足以积学也。然或自安玩愒,荏苒光阴,转瞬之间,已伤老大,而有用之岁月虚度矣,有用之精神消磨矣。老而无闻,悔将何及!是以圣人论学曰“日新”,无一日之可旷也。曰“时习”,无一时之不勉也。可不儆哉?

学之不固,由于不重。《松阳讲义》云:“学必深沉而后能固,不重则浮。学必镇静而后能固,不重则躁。”此说得之

书中之义理,吾心之德性也。见得一分义理,即全得一分德性,故读书者,断不可一时放下。

书不成诵,无以致其思索之功;书不精思,又无以究其义理之趣。二者不可偏废。

义理本自无穷,见识渐加开扩。假如今日观书,卤莽解去,似无可疑。至明日细心看来,觉得昨日说的不是,因而更加推勘,又有可疑。如此往复寻绎,而其疑释矣,而其学进矣。

学者有自是之见,不知其缪于圣贤;有先入之言,不知其误于歧异,皆旧见害之也。旧见去,新意来矣。

学者患在贪多,而泛为涉猎,究之彼此俱无所成。患在躐等,而急于步趋,究之前后两不相及。则循序渐进之法,不可不遵也。

学者于经传之文辞,必精熟于口。义味之通贯,须融洽于心。则熟读精思之法,不可不遵也。

学者从容玩索,自有超然会悟之时。若穿凿强求,必多淆然扞格之处,则虚心涵泳之法,不可不遵也。

圣贤之堂奥,未易窥也,则以言语示之阶。言语之指陈,亦非泛也,必以践履尽其实,则切己体察之法,不可不遵也。

学者期限不可太迫,臂如千里之路,断不能一日奔驰。课程不可稍松,臂如上水之船,断不敢一篙放缓,则着紧用力之法,不可不遵也。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方无事时,敬心自持,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学者心之横放,甚于溃川,惟敬可以堤防而不决;志之骤逸,迅于奔驷,惟敬可以衔辔而不驰。则居敬持志之法,不可不遵也。

居敬穷理,自程子始,即孔门之博文约礼也;博文约礼,自孔子始,即虞廷之“惟精惟一”也。

圣贤只是一个正理,讲学只遵一个正论。有一种刚愎自用,立异矜奇,诡于中庸之道,另辟隐怪之门,而已自外于名教,自误其身心,贻害于后世而不自觉,殊可惜也。

静亦学,动亦学,无可间也。然形过用则疲,神过劳则困。故学问之道,省外事为要耳。有省约处,乃有凝聚处,未有精神专一而至道不凝者也。

吾心之理,本自完全。根柢自六经培之,生意自六经发之。六经之理,与吾心之理贯通浃洽,则根柢深矣;六经之理,与吾心之理触类引伸,则生意畅矣。

工夫只怕一个“待字”。今日待来日,来日又待来日,则与“日知其所无”者异矣;前月待后月,后月又待后月,则与“月无忘其所能”者又异矣。悠忽蹉跎,终身无可进步。朱子曰:“只今便要做去,断以不疑,鬼神避之。

需者,事之贼也。”

工夫只要一个“熟”字。经籍纷纶,名言至论,须令胸中烂熟,则心与理一矣。不时展览则眼生,不时诵读则口生,不时思索则心生。愈隔阂愈难理会,安有怡然理顺、涣然冰释之时?朱子曰:“圣贤之言,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

由经史穷理,可得性道之精;以经史论治,可知经济之大。读者得以专其力于圣贤之言,精其志于身心之学,玩其意于国家得失成败之数,考其实于古今治乱兴亡之迹,如是则学正而道明矣。

古今之事万变,古今之人万殊,其所以定于一者,理而已矣。有道理斯有法程,有轨度斯有辙迹。如必读古人之书,乃能合古人之辙。

陆清献公示子弟帖云:“古人教人读书,是欲将圣贤之语身体力行,非欲其空读也。凡日间一言一动,须自省察。曰:'此合于圣贤之言乎?不合于圣贤之言乎?’苟有不合,须痛自改易,如此方是真读书人。至若《左传》一书,其中有好不好两样人在内。读书务要分别,见一好人,须起爱慕的念,我必欲学他。见一不好的人,须起疾恶的念,我断不可学他。如此方是真读《左传》的人。这便是学圣贤工夫。”切己体察之说,意义甚为周至。“年来为诸生讲书,句句欲引入他身心上去。”

“圣贤之学,不贵能知,而贵能行。须将《小学》一书逐句在自己身上省察,日间动静,能与此合否?少有不合,便须愧耻,不可以俗人自待。在长安中,尤不宜轻易出门,恐外边习气不好,不知不觉,被其引诱也。胸中能浸灌于圣贤之道,则引诱不动矣。”此于读书做人之法尤为切至。

学者用功,思虑必要专一,精神常须提起。闲且不可,况五闲乎?五闲者,闲思虑,闲言语,闲出处,闲涉猎,接闲人与闲事也。

“父子之间”,不过不责善而已。然致功之法,与所读之书,不可不自我授也。孔子于伯鱼,亦有学诗学礼之训。今怠荒之父兄,不能设立善法,教其子弟,事事委之于师。不知我既无谆切教子弟之心,师窥我意淡漠,恐亦不尽心训诲矣。此则学问之功,责在子弟。而教诲之道,实由父兄。固不可以烦扰侵师长之权,亦不可以怠荒废子弟之业也。

弟子学问,须是收敛此心,紧束此身。运精进之力,加奋迅之功。勤勤恳恳,寻向上去。具此一副果力精心,断无难做底事。惟有“懒散”二字,委顿不前,神昏气弱,百事无成,此学者之大戒也。

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知得一分,只还得一分;行得一件,只还得一件。知行并进,无可驻时。稍有满假之处,便是退心,再无长进。故自勉自责者,歉然不足,毅然不倦,如此便有进机。

弟子箴言卷三

正身心

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家国天下无不正矣。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谓且欺谩得过去。不料视己者如见其肺肝然,直如冷水浇背,热油灌顶,更从何处躲闪。

如鉴之空,好丑无所遁其形;如衡之平,轻重不能违其则。有此虚明之心,为一身之主,则五官百骸,莫不听命。而动静语默,无不中礼。此身心相关之道也。

敬者,千古学圣之宗旨也。敬则内无妄思,常提醒此心,凝一虚明,虽百邪纷扰,自有主而不淆,则心无不正矣。敬则外无妄动,常检摄此身,整齐严肃,虽万感沓来,自有主而不乱,则身无不正矣。故“敬”字是彻上彻下工夫。

无事时提策此心,不令其虚悬无着;有事时镇定此心,不令其纷乱无主。心常惺惺,便觉一身气脉紧凑强固,无昏惰懈驰之弊。及应事接物,整肃周详,表里如一矣。

矫轻警惰,轻则浮躁,惰则驰慢。轻者必惰,惰者必轻,二者常相因也。惟一“敬”字可以矫之警之。

心之光明,不欺于屋漏;事之正大,不愧于妻子。非主敬存诚,不能有此精密。

“大人无诚,万物不生;小人无诚,则事不成。”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说文》:“信也。”《广雅》:“敬也。”《增韵》:“纯也,无伪也。”《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学者勿视为高远,只道居处恭,执事敬,非诚乎?言忠信,行笃敬,非诚乎?且从此进步,便是至诚。

心常交感万物,而有主则静焉。其理定而不淆,其气清而不杂,其处事接物,言动威仪,适中其节而止于符。

静亦非徒寂守而已,即有时临事匆忙,应接不暇,而其神闲识定,条理秩然,此是何等静镇!语云;“石破天惊,神色不变。”

浮躁浅率,褊窄迫促,德不足,才亦不足。凝重宽厚,广大从容,德有馀,福亦有馀。

克己者自全其心而无疚于内,故能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正己者自尽其道而无求于人,故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暗室屋漏之隐,凝一而不杂以私,况其显者乎?夫妇居室之近,整齐而不参以妄,况其远者乎?

“克己别无巧法,臂如孤军猝遇强敌,只是尽力舍死向前而已。”

盖事理非一人之私,不可有人之见,亦不可有我之见。

性情之偏,见于好恶。化其执拗之私,适于平正之道,此中煞有工夫。

人才关系最大,其心好之,实能容之,造福无穷矣。凡在人者,皆作在我者观,可以无忌矣。

更须去得一个“伪”字。立心制行,处己接物,近在家庭乡党,远在朝廷绝域,皆当真实无妄,不假安排布置。在己则无愧于心,在人则深信于我。推而行之,无不利也。若有一毫伪念,人便看破,事便难行。断不能掩饰弥缝,“作伪心劳日拙”,尚其儆之。

庄子云:“为不善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非之;为不善于幽暗之中者,鬼神得而责之。”君子无人非,亦无鬼责。“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刚善为严毅,刚恶为疆梁。柔善为慈祥,柔恶为懦弱。

刚大之气,足以干事;浮躁之气,足以败事。吾辈火气易动,往往发不中节,处事多乖。故理胜者,有真气,干得事来;私胜者,皆火气,却不济事。

治怒为难,治惧亦难。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惧。盖怒者,气之盈也。气怒而不可遏,惟克己者,只见己之不是,便不与人校,而忿怒之私自消。惧者,气之怯也,气怯而不能充,惟明理者实见理之至正,便自反而直,而怯懦之心自振。

立得定时,便觉浩浩落落。至于“货色”二字,须脱然无累,乃有进步工夫。朱子曰:“学者不于富贵贫贱上立得定,则是入门便差了。”又曰:“吾辈于货色两关打不透,更无话可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而无节,则断送一生矣。故敬身者,于欲之所不能无,情之所不能止者,一拨便醒,以明镜照之;一醒便断,以慧剑斩之。

火不动而水常足,则血无耗矣;怒有节而神不伤,则气无损矣。“清心寡欲,不服四物。省事休嗔,不服四君。修于内者,无待于外。”此至足之道也。

阅读38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
平讲平说2438期:胡林翼在益阳办了箴言书院,曾国藩为此专门写了篇文章,围绕一个“风”字说透了培养人...
从这里出发 重拾胡林翼
报名|胡林翼的识人之术:晚清最强朋友圈了解一下?
严于己、忠于公,胡林翼烛照人心的“克”与“奉”|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④
胡林翼鉴定人才,提出人才以志气为根本,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