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22 脑科学日报| Adv. Mater:非侵入性肠-脑口服给药系统用于治疗脑肿瘤

第1084期   脑科学日报

2021年7月22日



科  学  时  讯

1,【进展】凝血功能紊乱真的会引发精神病吗?这项发现可能为治疗精神病患者带来新突破!

来源:转化医学网
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在精神紊乱的情况下,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为了有效治疗这个疾病,了解它形成的一些内在原因或者根本原因是关键。近日,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卡迪夫大学和乌德康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免疫系统和凝血网的角度对精神病的成因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凝血功能和第一线免疫系统紊乱非常可能会导致精神病。该研究揭示了先天免疫系统和凝血网中的血红蛋白成分是能够导致精神病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 上。

阅读连接:

【进展】凝血功能紊乱真的会引发精神病吗?这项发现可能为治疗精神病患者带来新突破!

2,《Nature Medicine》“组合体”显示SARS-CoV-2如何感染脑细胞

来源:生物通

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上的一项研究证明了导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进入人脑的潜在途径。周细胞是包绕血管的特殊细胞,携带SARS-CoV2受体。研究人员将周细胞引入三维神经细胞培养——大脑类器官,以创建“组装体(assembloid)”——一种更复杂的人体干细胞模型。除周细胞外,这些集合体还含有多种脑细胞,并表现出强烈的SARS-CoV-2感染。

研究结果表明,SARS-CoV-2进入大脑的一个潜在途径是通过血管,SARS-CoV-2可以感染周细胞,然后扩散到其他类型的脑细胞。受感染的周细胞可能导致血管炎症,随后出现凝血、中风或出血,许多在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SARS-CoV-2患者都会出现这种并发症。

阅读链接:

《Nature Medicine》“组合体”显示SARS-CoV-2如何感染脑细胞

3,无创、无标记的光学方法可在体内可视化深部细胞性脑疾病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是在大脑深处的微观(即细胞)水平。近日,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由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医学中心眼科、放射学系和Tech4Health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无标记光学显微镜方法,该方法具有独特的深度成像能力,具有高分辨率和最小侵入性。
通过保存颅内空间的薄颅骨准备,小鼠新皮质的整个深度和一些皮质下区域的神经元细胞和髓磷脂结构可以被成像。该研究在细胞规模的大脑成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现在,无需外源性标记,只需简单的手术准备,就可以在小鼠大脑深处观察疾病。

阅读链接:

无创、无标记的光学方法可在体内可视化深部细胞性脑疾病

4,Gut Microbes:拟杆菌属含量高的男孩具有更好的认知和语言技能!

来源:生物谷

按性别分层,12个月时微生物群与婴儿神经发育的粗略和调整效应

神经发育障碍在发育早期表现出来并导致认知、社交、情感、学业和适应性功能的终生缺陷。先前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调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有关,肠道微生物群通过微生物组-肠-脑轴的信号通路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但肠道微生物群与健康婴儿早期神经发育之间的时间关联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近日一项发表在《肠道微生物》杂志的研究表明,婴儿晚期以拟杆菌为主的肠道微生物组与神经发育增强有关, 尤其是在男孩中。剖宫产是可以显著消耗拟杆菌的因素之一。虽然这些发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拟杆菌比例较低的儿童在童年后期或成年期会落后于同龄人,但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提供了早期的希望,作为一种潜在识别有神经发育障碍风险的儿童的方法。

阅读链接:

Gut Microbes:拟杆菌属含量高的男孩具有更好的认知和语言技能!

5,Adv. Mater:非侵入性肠-脑口服给药系统用于治疗脑肿瘤

来源:奇物论

位于肠道和大脑之间的肠上皮屏障(IEB)和血脑屏障(BBB)的存在使得大多数口服药物都无法到达脑内区域。近日台湾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口服的前药递送系统,它能够克服IEB和BBB,进而实现无创的胶质瘤治疗。这一工作所开发的前药可作为靶向治疗神经胶质瘤的肠-脑口服药物递送平台。该研究结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

阅读链接:

Adv. Mater:非侵入性肠-脑口服给药系统用于治疗脑肿瘤

6,报复是甜蜜,还是苦涩的?

来源:SelfMindnSocialBrain

古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古话也说:“有仇不报非君子!”那么,究竟是否应该有仇报仇呢?三位来自德国的研究者尝试采用间接性的方法(情绪错误归因任务,affect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针对被试在报复性惩罚后的自发性情绪反应加以测量。

结果发现,人们的确能从报复中得到短暂的快乐,但也会激起不快,毕竟惩罚他人并不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但总体而言,报复依然是甜蜜的,报复所带来的快感能够缓解惩罚他人所导致的负面体验。该研究日前发表在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上。

阅读链接:

报复是甜蜜,还是苦涩的?

7,现代人类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仅1.5%到7%的DNA与众不同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压力、肠道菌群和抑郁症
Science特别关注肠-脑轴,''精神益生菌''等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深入了解“肠脑轴”,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前沿】您的肠脑轴指南→焦虑和抑郁不只是心理问题,肠道才是问题之源?
先Cell后Nature: 时隔9年,肠道菌群领域大牛破解脑肠轴的焦虑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