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上仰望,轻轻听

  仰望

之前的文章讲到新国乐自在包容,真大气,是从横向上讨论。这次就从练习大提琴的角度,写一点点纵向的音乐气质。

不知不觉,大提琴竟也陪伴了这些年。

作为业余中的业余,加上并不勤奋的练习,想要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已然是奢望。最大的收获也许是更加熟悉手中这把琴。当初不过是拿来当玩具,不喜欢了就丢一边,所以磕磕碰碰并不在意。然而陪伴的时间长了,居然有了一丝珍惜。曾经有一段时间,练习的频率和效率高得超乎想象。

其中的原因之一,或许是怕疼。因为一旦停下来的时间超过两周,左手指尖的老茧就会慢慢褪去。重新再拿起琴弓的时候,又要面对重新摩擦生茧,几周甚至数月的刺痛。这种对疼痛的恐惧从一定程度上盖过了天生的懒惰。有的时候左手多日不按弦,竟然隐隐发痒,到处摸索棱角线条,找到便用力按下去,粉里泛白中飘荡着成就感。

有一天心血来潮,练习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还意犹未尽。看着时间还早,翻着谱本思来想去,接下去练啥呢?巴赫大无的旋律忽然冲进脑子,多少天没碰过了!有点小兴奋,打开谱本拉起来。长久没有练习,弓法和指法确实陌生了。弓子走了两遍之后还是有点懵,便拉回此前的现代音乐。生活已经很累啦,要求低一点,比较容易自信。

在此之前,一般都是把巴赫大无和现代音乐分开练习,对于风格的对比没有很大感受。现在一前一后紧接着在手上过,对比一下子明显——拉回单线条旋律后,耳朵陡然发空,单调得空洞。前者初听就觉得好,不知道好在哪里;不断听下去,平缓到叫人沉闷;再一次次听下去,平缓起伏成平静。等到自己鼓足勇气上手的时候,音阶上感觉没那么难;稍微熟悉一点,又觉得怎么那么难。继续练习,就迷上了。(不少人在开始练习乐器的时候,都会给自己定下宏大目标,最终完成者寥寥。练琴以外的很多事情,不管是忙碌的工作,还是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都会影响练琴的情绪和安排。常常早上计划好了练习的时间,到了晚上看到默默躺着的琴,才想起一声叹息。SIGH。。)

那么,对一个资质平平的练习者而言,巴赫大无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1、带着稳定和深邃,逐渐向上伸展,如同用音乐向上倾诉;

2、用单旋律呈现出了复调交织的立体美感;

3、练习的时候,没法不专心。

练习其他类型的曲目,都可以分心:聊天、看节目,甚至偶尔走一走神。靠着手大臂到手指的肌肉惯性,弓子总还在弦上顺着旋律走。唯有巴赫大无,一旦弓在弦上,心思和眼睛就被锁定在那几条交织的音乐线条上,被动地心无旁骛,五官也没法分心去关注别的事情。弗尔曼那种边抽烟边拉琴的潇洒(拽),肯定不是在拉巴赫。

转回现代音乐。特别是相对传统的音乐,听的时候唱的时候都很动听,但是单从旋律而言,偏单薄(这种比较也许算不得客观公允,却至少算得上是主观感受)。在琴上练习这些音乐的旋律时,自己也觉得好美,想夸奖一下自己,技术那么烂,居然也能拉出这么动人的旋律,真是天生我才,真是太感动了。然而,如果像上次那样,练习过巴赫大无之后,中间不停顿,立刻进入现代音乐,就有一种空洞和失落感蓦然袭来。甚至连琴弓都有点无力,饱满的气息变得绵软。

比如有一首现代音乐,旋律很有一种空灵和动听的意味。真像是深谷里的百合花,近看、单看的特写超级美,然而稍稍走远一些,就孤孤单单柔柔弱弱,撑不了一个大背景。巴赫大无,则是用一条线织出的纵横捭阖。即便谱面上没写Soli Deo Gloria,也很难相信里面没有向上赞美的意味。往往勉强练习后者几分钟,手上便自觉切回前者,肢体和呼吸仿佛走回稳定的轨道,心思逐渐安定。

这种音乐的魅力,很神奇,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对本国本土的文化,也多了一个新的视角。

如果将眼光约束在地上,无论是平视还是俯视,看到的东西再美丽,也都是泥土之上的风景。这是一种被压缩得只见一面的灿烂,由此而发出的最深沉叹息只能终结于“人亦黄土”。

唯有向上仰望,聆听接收来自他方的消息,才能跳脱出黄土,展开新的维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璀璨的珍珠闪烁旋律的光辉——天津大剧院2019古乐季观感
大提琴演奏巴赫经典作品《G弦上的咏叹调》,优雅旋律美不胜收!
切肤之琴
你听到了吗 大提琴的揉弦
史上著名大提琴精华录(一)
优美的旋律 越听越有味道《大提琴与钢琴对话 弦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