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枢微言》2——小议十二原


作者:穆超,高级工程师,生于三代中医世家,自小受家庭环境熏陶,佛道医儒武,山医星卜相均有涉猎,自18岁始为人调病,于2011年创立泰和堂医馆,开展中医全科诊疗。先后跟随多位中医老师学习。现正式成为立新七针入室弟子。


灵枢开篇把十二原和九针并列放在篇首标题中说明其重要性!那么,十二原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呢?为什么叫十二“原”?十二原的具体位置?临床当中又是如何应用的呢?


十二原之原:

“原”字的本义是“源泉”,如《左传·昭公九年》:“木水之有本原。”也就是说:木有本,水有源。从这个本义又引申为开始、起源,如《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在上古根本没有“源”字。一个“原”字既表示“水源”,又表示“平原”。到了后世,人们才在“原”字的左边加了“三点水”,形成了左形(水)右声(原)的 “源”字,而本来的“原”只代表“平原”等等。这样就使“原”、“源”分工明确了。在这里的原既有源泉、本原之说,又有原气之意,并不单指十二经脉之原穴(因为还有膏之原,肓之原,为什么提出这两个原,按下不表,下回分解)虽然灵枢第一篇只提到了五脏的原和膏肓的原,但是标题中的十二原应该包括六腑的十二原,不然不会有“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古人也是想的周到,怕后人断章取义,所以紧接着在《灵枢·本输第二》中提出了六腑的十二原!


十二原的具体位置: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心的原穴取得是心包经的大陵穴,为什么呢?因为心无腧(阴经以腧为原)穴之缘故。在《灵枢·邪客篇》中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俞焉。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是藏神的重要位置,是不能受邪的,只能心包代为受过!就像现在国外的有些重要人物都有几个替身一样,你懂的!现在十二原的具体位置已经非常清晰了,那么十二原的重要作用又是什么呢,在临床中的意义何在,这才是我们医者真正关心的!


十二原的存在意义和临床作用:

为什么十二原这么重要?第一,十二原可以断病,“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十二原为什么能够反映出五脏的疾病呢?因为“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六腑”,是说五脏之气全部来源于六腑中的饮食营养。这里的“有”是用其本义,即手中持肉,肉在古人心目中是最高级的营养,故“有”又有营养来源的涵义。“六腑有十二原”,是说六腑又以十二个原穴为原,也就是六腑之所以能够消化吸收饮食营养,其原动力又来源于十二个原穴。如此一来,十二个原穴在生理上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十二原穴之所以能够提供原动力,成为六腑之源,完全是因为它源于骨髓,而出于四关。“关”与“节”本来都可以代指骨关节,但是“关”往往特指较大的骨关节,“四关”则是特指两个手腕关节和两个脚踝关节。手腕关节和脚踝关节又是四肢末端最大和最主要的关节,《灵枢·动输第六十二》又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又是阴阳交会的地方,为全身脉气之根,则四关其实就是骨髓发生神气最主要的通道,于是也就相当于生命的源泉,此所以古人把四关部位的腧穴统称为“原”。探寻生命之原,本来就是医学的终极目的。故在《内经》作者看来,一旦明晰了生命之原的奥秘,就等于掌握了根本,一切关于疾病和健康的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他们对生命之原更是孜孜以求,费尽了心机。


实际上,正是由于“原”就是《内经》全部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学的核心,所以才会作为第一等重要的问题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文章中讲述。那么当五脏出现问题时十二原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比如在临床中经常看到肾气大虚的患者太溪穴是凹陷的,肝阳上亢的患者会在太冲穴出现压痛甚至条索等等。


第二,十二原可以治五脏之病!“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五脏出现问题时他的临床症状又有什么表现呢?在《灵枢·经脉第十》中对于五脏有疾的具体表现有了详细论述:“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于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对于上述临床表现我们都可以取相应脏腑的原穴予以治疗,并且古人对于五脏气绝在皮肉筋骨脉上的具体表现描述的更为详细!“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当然,在患者有了上述症状时仅仅取用原穴治疗是远远不够的,不然内经就不会长篇大论详述各种病机和治疗原理了,但十二原的提出在五脏有疾的诊断和治疗上有了提纲挈领的重要意义,让我们在临床治疗上不再迷失方向!


《灵枢微言》,回复“灵枢微言”,收看本栏目系列文章


长按二维码两秒——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公众号“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经_雨枫轩Rain8.com
出现这些症状,即为五脏六腑精气将绝之兆,实在不可不知!
《难经》(21-40难)王正龙
难经 原文word版
八十一难经
难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