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判断自己的认知层次?

你不可能赚到你认知之外的财富!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人生哲理。

在它背后隐藏的事实就是:除非靠运气,否则,你能获取的财富,永远不会超出你的认知范畴。同样的,你凭运气得来的超出你认知范围的财富,总会被你真实的能力快速消耗掉。这并不是一个耸人听闻、毫无根据的结论,因为你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而你亏掉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产生偏见的结果。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而公平,本身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有圆即有缺,有舍即有得!即使你凭运气一时拥有了超出你认知层次的财富,世界也会有一万种方法很快的把它们消耗殆尽,直到它们与你的认知匹配为止。

《桃花扇》中有一句话:眼看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形象地描述了认知之外的财富转眼而逝的过程。

认知这个东西在你身上的体现,往往有两个评价标准:一个是他人的,在这里,对你认知的评价一般都是比较低的;另一个是你自己的,在这里,对你认知的评价往往都是比较高的。

而事实上,这两个来源的评价,都不是对你认知能力的真实判断。它们往往取决于你拥有的多少,以及自高自大为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曲士不可语道’会被每个人津津乐道的原因。

这是极其肤浅的!

换句话说,把认知与财富和社会地位划等号,就已经远离了认知的真正含义。

懂得多,不代表你的'认知'水平高,经历的多,也只是你的阅历广,它们并不属于认知的范畴,它们与认知的本质意义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单纯在字面上对“认知”进行解释,是一个很难接近真相的举动。这就像'开悟’一样,感觉好像很容易明白它是怎么一回事,但真要让你用文字来描述它,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所有的真理,一旦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已经远离了它的本意。

佛祖,作为第一个开悟的智者,为了引导人类开悟,尚需几百万字的佛经来描述如何开悟,更别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解释'认知'了!

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认知’是个什么东西呢?

就我个人的理解,'认知’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模式!但仅凭这么一句话来描述它,显然还是会让人一头雾水。

看看接下来我对'认知’的解读,会不会引起你的共鸣。

思维模式,就是个体长时间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观察而形成的系统和具体的逻辑处理方式。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你如何去理解'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思维模式的逻辑性,又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线性逻辑,那就是对外界的反应,通常采用'只有...才能...'的惯性思维,这是一种僵化的思维逻辑;另一种是逆向逻辑,简单描述就是,更喜欢用'为什么只有...才能呢’这样的思维,这是一种活跃的思维逻辑。

但是,无论哪一种思维逻辑,他们都跳不出思维模式的范畴,也就是说,不管它们有多么活跃,在实际运用中,都是有局限性的,那就是来自思维本身的局限。

只不过在某些时间段里,较活跃的思维逻辑会比僵化的思维逻辑更容易获取外在的财富。

从哪里获取呢?从僵化的思维逻辑群体中那里!

僵化的思维从刷视频上能够获得短暂的快感,活跃的思维就会给他创造这种获得短暂快感的机会,财富就在这个过程中被转移了。

当然,这个目标的实现,仅凭活跃的思维逻辑是不够的,必须加持你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素养。否则,就会像一个哲理故事所言:再厉害的砍柴工,他能想象的最高境界也不过是,皇帝的扁担是金子做的!或者,成为一个成功的骗子,再或者,不会轻易地被骗。

只要是在思维模式的主导下生活,僵化思维与逆向思维都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环境,演绎这个哲理故事罢了。

以上这些内容,好像还不足以描绘什么是'认知’,用思维来理解思维实际上就是在兜圈子!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无论哪一种思维逻辑,它们都跳不出思维模式范畴的原因。

通过对思维模式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向外的,是面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而这个物质世界又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活跃的逻辑思维要比僵化的逻辑思维更容易适应这个变化。

但这并不是说,这两种思维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不过是一个母亲生的两个孩子!

'认知’其实是有两个向度的

前面说的向外,是其中一个,它是针对你眼中的世界、你理解的人生而言的;另一个向度自然就是向内,浅显地说,就是指你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在多数时候,我们对'认知’的思考,往往只偏向于它对外的向度,这个向度就是你所谓的'人生’。你如何去理解人生,就体现了你认知的高度,如果你理解的人生以拥有的多少来定义它的意义,那么,拥有活跃的逻辑思维显然可以给你提供更多的可能。

但是,恰恰被我们忽视的向内,也就是对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生命的意义这个向度的认知,才是决定我们是否活得自在的关键。

向外,是有条件限制的!且不说你是否会满足所有的条件,单是一个欲望,你就很难控制得了它。

向内,就简单多了,在这不说生命的意义,单就生命而言,它唯一需要的条件就一个——那就是生存!而这,就是知足的奥秘。得到的少,高兴;得到的多,高兴;得不到,依然高兴!

如果非要辩解:我就是活不下去了,怎么会高兴?

那我只能说,如果有自理能力,却连自己都养不活的话,那就死吧。

唯有你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生命,你才会懂得,对于生命来说,生存之外的东西,只是为了增加生命的生存体验罢了,而不是用来决定生命的本质意义,人生也是如此。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的生命体验是愉悦的,那这些外在的事物对你的人生就是正面的;如果你的生命体验是差劲的,那么也不是因为这些外物造成的,只是你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已。

以上是我对'认知’的个人理解,虽是用尽心思,却仍感觉词不达意,毕竟,这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心感受。

那么,如何从外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认知’层次呢?

这就简单多了。

看看你在生活中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话题滔滔不绝,对什么样的圈子恋恋不舍,对生活的要求是什么标准,幸福的感受来自何处,快乐的源泉来自哪里,对待问题的情绪变化,以及对此时此刻的满足程度等等。

它们真实的体现了你的'认知'所处的层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体验哲学——通往美好生活的一种密码(《与茶一起 走在哲学的路上》之六)
投资和创业其实是一样的,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也是一样的!投资和做人也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对人性的认知问...
你的认知层次,决定你的财富层级 || 人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钱
财富的四个思维层次
从思维模式中找到财富密码
真正一流的管理者,都是认知高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