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头和鱼尾的故事:别人的精彩永远是别人的

鱼头和鱼尾的故事

一位勤于反思的语文老师向我诉说他的困惑:学校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照搬了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流程,可怎么都让人觉得除了闹热,课堂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得到什么,其他的听课老师却是一致的赞赏声。其实这已不是什么新生现象了。问题是,为什么还是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前赴后继地照搬名师的教学设计呢?

我想起一个故事:

小男孩的妈妈买了一条鱼。小男孩发现烹调前妈妈拿了把刀,把鱼头和鱼尾全部割下来,这才放进锅里煎。

“妈妈,为什么要把这些割下来呢?”小男孩问道。

“呃,这个我也不知道。你外婆就是这么做的。我是学着她的样儿。”妈妈答道。

等下次去外婆家,小男孩就这个问题向外婆请教。

外婆愣了愣,答道:“呃,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我记得我妈妈,也就是你的太姥姥也是这么做的。”

等小男孩和妈妈一道去探访住在医院里的太姥姥时,小男孩又一次提到这个问题,并问这么做有没有什么讲究。

太姥姥想了想说:“讲究倒是没有。关键是我们那时候家里的条件太差了,锅太小,装不下整条鱼。”

故事中的外婆和妈妈,不就是那些盲目模仿名师课堂的老师们吗?虽然教育教学有其一般的规律可以遵循,但学生实际差异的存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尤其,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精神发展的学科教育,其基于学生需要的、对课堂教学个性化的需求必须得到足够重视和尊重。

曾经,我们的语文课堂几十年如一日走着相同的套路,语文教师从来不去追问为什么。老教师是这么教的,年轻教师也就理所当然地这么教了。虽然时至今天,我们越来越强调教师的创造性和个性化,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师生主体意识的呼唤,对课堂生活生命意识的追求愈加关注。也因此,各种语文教学主张的兴起,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一线教师的呼应。然而,这种重视和呼应,更多的是表面的、感性的,而非探究的、理性的——越来越多的名师被推到了表演的前台,学生却不自觉地被忽视;表层的教学设计和技法被拿来复制,深层的理念和独特的教学理解被忽略。

是呀,为什么有许许多多的教师在不遗余力地复制着于永正等名师的教学设计,却没能成长为第二个、第三个“于永正”呢?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幸福必然来自于自己的语文教育生活,来自于自己的课堂。自己的课堂上找不到“我”的存在,何以成就“我”的幸福?正如故事中的妈妈和外婆,她们怎么也不会知道鱼头和鱼尾该怎么煮,怎么也不会尝到鱼头和鱼尾的鲜美味道。太姥姥是因为某种难以逾越的外部条件(可以理解为政治和体制)所约束,妈妈和外婆却是因为缺失自我反思的意识,自己蒙蔽了心灵之眼。

我曾经也做过“妈妈和外婆”。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我就是不折不扣的“妈妈和外婆”,照搬老教师的设计,照搬教学参考书,从来不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为什么要讲那些内容,更看不到学生在哪里。第一次听名师的课,是在2000年,见识的就是于永正、贾志敏等名师的风采。当时,的确非常激动,心潮澎湃,回到自己的课堂,就希望能复制他们的精彩。但是,我很快发现,他们的精彩无法复制,学生根本就不会“配合”我的精心演出。直到有一天我开始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反思和批判,努力尝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语文生活。不知不觉中,我慢慢找到了语文教育生活中的自己,而不再盲目地扮演“妈妈和外婆”的角色。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真心希望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在不断学习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在哪里,学生在哪里。名师值得学习,但怎样学,学他们的什么,是首先应该思考并弄明白的问题。否则,学得越“像”,“死”得越难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鱼头和鱼尾
#传承# 丈夫发现妻子在做鱼菜时,总是...
如何让孩子守规矩
人生下半场,懂比爱重要
“三年级现象”,再不关注就晚了!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视频(共159194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