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多份怀疑,才能多份坚定

讨论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提到了孩子们二年级就阅读过的《丑小鸭》(他们读的是完整版,不是教材中的改写文)。能料到的是,大家可能对细节的记忆已经模糊了;没料到的是,当我提到《丑小鸭》的一瞬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一脸茫然:“我们读过吗?没有吧!”

虽然我是从孩子们三年级时才陪着他们一起学习语文,但我确切地知道,他们二年级时已经在课堂上阅读过《丑小鸭》,并且每个班都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排练戏剧《丑小鸭》,在期末庆典上展示演出。也就是说,他们曾经花了近两个月时间用不同方式学习《丑小鸭》,现在,六年级的他们,几乎忘却了那一段老师们以为他们会一辈子记住的学习经历。

现在和我搭班的年轻老师,四年前陪伴另一个班的孩子全程经历了《丑小鸭》的学习、排练和演出,当她看到现在课堂上的一幕,感到十分惊讶,认为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事实,另一个班现在的语文也是我教,课堂上也出现了同样的一幕。

年轻老师问我:“连那样的学习经历都忘记了,那课堂上哪些东西是学生们会记住的呢?学习那些课程的意义又在哪里?”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据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把所有学过的东西都忘光了,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句话的意思是,知识性的东西,如果生活中不常用,总会随着时间一起从记忆中流逝,留下来的,是习惯、方法、思维和认知方式、品格和个性的塑造等。

年轻老师又问:“当初花那么多精力实践“丑小鸭”课程,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引导孩子们面对任何境遇,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像丑小鸭一样,经历了那么多的嘲讽、欺侮,最终谁也阻止不了它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这,不就是属于精神的滋养和品性的塑造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其一,我们大可不必因为学生的遗忘而怀疑课程和教育的价值。即使如“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美好的成长教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通过一篇童话的学习活动就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种子,甚至还期盼着开花结果。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浸润的过程,戏剧的角色体验对于儿童来说,游戏精神一定大于成人所期待的道德精神的涵养——他们感兴趣的是表演本身,而非表演之外的任何东西。至少,在课堂上,当我进一步指出他们不仅读过童话《丑小鸭》,而且还认认真真排练了戏剧《丑小鸭》时,很多孩子们的记忆还是被一点一滴地唤醒了,甚至还有少数几个孩子记起了自己当时扮演的角色。这就说明,遗忘不可避免,但总会有些东西还存留在记忆深处。

其二,任何教育最终只有转化为儿童的自我教育才能在儿童身上结出果实来。阅读学习中,如果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不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而是教师先入为主的设计和牵引,那就远离了儿童的自我教育,注定了会很快被遗忘。年轻老师回忆起当初的课堂和戏剧,发现都是老师把自己先入为主的解读直接塞给了学生。可想而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在“丑小鸭”课程中,不过是老师对学生的美好期待,而非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和体验。阅读童话故事的过程,是被动的;戏剧排练和演出的过程,孩子们感受最深的可能仅仅是表面的热闹。

其三,教师可能对自己设计的课程太自信了,缺乏自我怀疑和理性判断。例如,二年级的学生阅读《丑小鸭》,他们的兴趣点和感动点,会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一思想教育上吗?他们能与这样的解读产生共鸣吗?我们还可以怀疑:二年级是阅读《丑小鸭》的合适时机吗?教师引导学生对话文本的方式是“学为中心”的吗?……

把以上三个角度的思考倒过来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教育,多份怀疑,才能多份坚定。

现今的教育,热热闹闹,几乎什么也不缺,唯一缺乏的就是怀疑精神,这样表面看起来,每一个人都很自信,都很坚定,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甚至是在实践科学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实际上,很多时候并非自信,并非坚定,而是自恋,是盲目。

老师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缺乏怀疑精神,总以为自己的设计是科学的,自己的付出对学生都是有益的,所以当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时,总会习惯性地将责任归咎于学生的不认真或愚拙。如果教师常有对自己的怀疑,并从怀疑开始,进行反思,勇于自我否定和重塑,我吗才会真正拥有一份理性的坚定。

教师对自己创生的课程缺乏怀疑精神,想当然地以为这样的课程一定是有重要价值的,一定会带给学生内心的震撼和精神的成长,一定能看见学生因为课程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愿意等一等,让时间来检验课程在学生成长中到底留下些什么,就急于将美好的课程叙事发表出来,并在叙事中将自己的目标期待想象成既成事实……这种自我陶醉,离理性的坚定不知有多遥远。

大家崇拜名师专家,对各种先进理念、创新模式天生缺乏抵抗力,照单全收,拿来就用。老师们对这些更缺乏怀疑精神,不进行独立思考,不做多角度的分析,一味用仰望的姿态迎合、迎接,还美其名曰是爱学习,是善于更新,是追赶先进。学习是必需的,怀疑更是学习时所必需的。教育面对的是具体的人,境遇不同,学生不同,能落地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盲目追捧,绝不是坚定。

当然,如果是从头顶上的方向而来的,大多数人更是不敢怀疑,不肯怀疑,生怕一怀疑,就是大逆不道,就失去了仅有的安全感。教育者如果总是抱持这种心态,哪还有真正的坚定,哪还有批判意识?其教育出来的下一代,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是大大可以怀疑的。

教育,多份怀疑,就多份坚定。

这怀疑,是责任,是胸怀,是担当,是追光。

再高明的教师,自己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不完美的人去教育引导具有无限可能的另一群人,怎么可能就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呢?怎么就不会因为怀疑、反思和批判,而发现更好的教育内容、方式,发现更好的教育生活呢?

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在实施教育教学行动之前、之中、之后,都对自己多一份怀疑,怀疑自己的理念是不是科学的,怀疑自己选择的内容是不是适切的,怀疑自己设计的方案是不是合理的,怀疑精心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不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常常怀疑,才会发现不足,才会做得更好,才会越来越坚定——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动是负责任的。

怀疑不是一味地自我否定,不是摇摆不定,更不是对教育失去信心,而是一种笃定,对教育需要批判精神的笃定,对教育需要付出更多的笃定,对教育需要我们教师担起更多责任并追求更多荣光的笃定。

教师的荣光,就在于不断怀疑中砥砺前行,让教育抵达有光的彼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载]到底是谁的文本(李祖贵)
【我是教师】8张图告诉你,一般教师和优秀教师究竟差在哪?
新教师的姿态
丑小鸭中学的“第三批教师”
8张图告诉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差别在哪!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