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罐和铁罐》文本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
《陶罐和铁罐》文本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杨瑞霞
一、文本教学解读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现代寓言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看不起身边的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以谦虚平和的态度与之争辩道理,但这样做反而使得铁罐恼羞成怒,变本加厉地恶语相向,对此陶罐不再理睬。多年之后,在荒凉的废墟上,人们掘开厚厚的尘土和堆积物后,发现了当年的那个陶罐,它还是那般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早已不见了踪影。简要复述故事内容后,不难发现,故事的场景进行了一次转换,由“国王的橱柜里”转换到了“荒凉的废墟上”,因此,在引导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时,可以把场景的转化作为讲故事的切入点,将故事分为两个部分,化整为零,从而为学生复述故事提供学习支架。
在这个寓言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两个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友善的陶罐。铁罐的傲慢无礼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它对陶罐的“奚落”中,“奚落”一词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比较陌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奚落”的意思是“说了不好的话让别人难堪”,理解了“奚落”的意思后,教师可从“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和“陶罐是如何回应铁罐的奚落”这两个维度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仔细研读铁罐和陶罐之间的对话便会发现,许多他们性格特点的细枝末节都藏在这几句简单的对话中。
首先体现在称呼上,在他们的对话中,铁罐一上来就称呼陶罐为“陶罐子”,就像平时我们说“臭小子”一样,听得就让人心里不爽,后来铁罐又称呼陶罐为“懦弱的东西”,明明是同类,却称呼人家为“东西”,这是对陶罐极大的不尊重,对于这些称呼,陶罐并不在意,仍称呼铁罐为“铁罐兄弟”,足以说明陶罐宽容大度的性格特点;其次还体现在对话提示语中,如“傲慢”、“轻蔑”、“恼怒”,借助这些提示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想象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情和语气,体会铁罐目中无人的性格特点;最后也体现在长短句结构标点符号中,因为铁罐性格傲慢无礼,所以他的对话多以短句为主,且句末的标点符号都是感叹号,而陶罐性格谦和,所以他的对话多以长句为主,且句末的标点符号都是句号。发现隐藏在对话中的秘密之后,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就有的放矢了。
与本单元其他寓言故事相比,《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篇幅相对较长,可分为两个部分:课文第一至九自然段和课文第十至十七自然段。仔细解读文本会发现,教学这两个部分并非平均用力,第二部分教学是为第一部分教学服务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照现实与过去,发现当年那个盛气凌人的铁罐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了,而那个一直处在奚落声中的陶罐却依旧光洁美观的反转结局,领悟寓言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根据上述的文本教学解读,本课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 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通过近义词替换理解“懦弱”;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2. 关注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内容,结合对话中的称呼、提示语、标点符号和句式变化,体会他们之间不同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他们不同性格特点的感悟;关注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领悟寓意;
3. 拓展阅读《北风和太阳》思考故事中北风和课文中铁罐的相似之处,与同学交流,推荐阅读《伊索寓言》。

二、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基于文本,整体感知
1. 了解学习内容(现代寓言故事),明确学习篇目(《陶罐和铁罐》);
2. 缘题质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伴听;检查学生自主预习情况;
3. 指名学生讲故事,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场景的变化,指导学生根据场景的变化有序、简要的复述故事。
板块二:聚焦对话,凸显形象
1. 结合故事主要内容,谈谈陶罐和铁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陶罐:谦虚  铁罐:骄傲),指导书写“谦虚”和“骄傲”;
2. 默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铁罐骄傲的性格特点以及陶罐谦虚的性格特点;
预设:
(1)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如果学生找到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铁罐骄傲的相关证据,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奚落”一词的意思,即说一些不好听的话让别人难堪,在正确理解“奚落”意思的基础上,以“铁罐如何奚落陶罐”和“陶罐如何回应铁罐的奚落”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对话。
(2)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如果学生直接找到对话中描写铁罐骄傲的相关证据,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称呼和标点后面铁罐那目中无人的形象,感受铁罐傲慢的性格特点,顺势引导学生关注陶罐的回应,从称呼和标点两个方面感受陶罐的谦虚。
(3) 掌握了方法之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陶罐和铁罐剩余的三段对话,与同学交流自己从哪些词语或标点中能够感受到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骄傲,与同学交流。
(4) 通过询问学生听铁罐说话的感受,引出“奚落”,引导学生理解“说不好听、让别人难堪的话”叫作“奚落”。
3. 在充分感受陶罐和铁罐不同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块三:关注表达,探究特色
1. 通过提问学生“傲慢无礼的铁罐最终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关注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
2. 关注铁罐在与陶罐对话时所放的狠话“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结合反转的结局提出质疑:一直自恃坚硬,整天叫嚷着要碰碎陶罐的铁罐,为什么最终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根据质疑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关注陶罐那段未说完的话:“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相互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现在知道了结局的你,觉得陶罐当时想说什么,请你替他说出来吧。
板块四:三位一体,落实要素
1. 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太阳》,与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罐和铁罐》说课设计
孙庆博 | 寓言故事教学策略
儿童化解读:关注生命的健康成长
余映潮:说说《陶罐与铁罐》的教学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如何学习他人的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