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栏:教室布置中的班级生态创造密码
在自然界中,生态环境的优劣,往往只要看一看表面呈现出来的景象,就能有大致的判断了。社会生态也是这样,你可能不需要深入其中,只是做一个表面的观察,就会有了大概的印象和认识。当然,这种基于表面景象做出的判断是否完全可靠,表象与内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或不一致性,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需要深入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生态环境现场,探究奥秘了。
同样,一个班级的生态状况,也能从一些表象中窥见大概,比如课堂状态、课间景象、同伴交往等等,还有一眼就能看见的、相对静态的教室布置。也同样,要透过相对静态的教室布置,比较全面而准确地解读一个班级的生态状况,就需要深入教室布置的不同维度的多个现场了。
一、不同教室布置风格中所蕴含的班级生态密码
有一位小学班主任,无论带哪个班,教室布置都极具特色。当你走进教室,一下子如同走进了一个绿荫笼罩的园子里,满眼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各种盆栽绿植,不仅爬满了靠外的一面墙——靠墙是一排精致的花架,还有精心布置的线绳上下,都攀着藤蔓或吊着精致小巧的盆栽。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朵从绿叶丛中探出好看的笑脸。不必说,教室里十分整洁,图书、教具、学习用品等井然有序,展板设计规划自然清新……这是一个叫人惊叹的教室。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生活,想象中,定然是安全、舒适、温馨的。事实正如直觉想象的,班上的学生-儿童大都喜欢这个教室,喜欢这种教室布置风格和营造的氛围。
不同的班级,教室布置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上面这种将自然搬进教室的,也有恰恰相反,教室中见不到一株盆栽一点绿意的。不同的教室布置风格中,蕴含的班级生态密码各不相同。
把教室布置得像一个生机勃勃而又恬静舒适的园子,不仅仅需要师生理念的认同和精心设计规划,更需要生活在教室中的每一个人平时的用心培植和呵护。当师生随时会为教室中的一片新叶感到惊喜,为一个嫩枝的折断感到惋惜,为某个角落里物品的摆设是否协调美观而用心,说明教室布置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级师生的言行举止,一种和谐积极的班级生态正在形成。
我们也见过很多这样的教室布置。黑板上方,是八个字的班训或校训;后面的墙上,是展板;两边墙上,挂着“守则”、“规范”和几幅名人名言;课表、作息时间表、值日表贴在黑板的右侧。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布置”的了——课桌椅横排竖列规规整整。面对这样的教室布置,似乎很难对其反映出的班级生态做出判断。其实不然。至少,可以首先做出的判断是,这样的教室布置,根本是没有“布置”的,因为这几乎是一个师生动手布置之前的教室“原生态”。如果一个班级的师生,对每天都在里面一起学习生活的教室没有要用心布置的想法和愿望,首先说明大家对教室缺乏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其次说明师生缺乏审美自觉和创造意识。由此,班级生态的图景也能窥见一二了——按部就班的表象下,关系建构停留在自发状态,成长愿景缺失,没有活力和激情。
细致观察教室布置中的各种图文和作品,还会发现有的班级都是出自班主任-教师之手或购买的现成物品,有的大多是学生-儿童自己动手设计和创作的。可能前者显得精致,后者显得童真活泼,两种不同的风格,也反映了不同的班级生态。
如果班主任-教师有班级生态创造的自觉意识,一定会在教室布置上用心用情的。一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带同一个班的班主任-教师,他们的教室布置,表面看每年都在变化,细细观察,又会发现有什么东西是一以贯之的。变化表现在这些方面。低年级的时候,墙上的图案和文字除了“教”学生-儿童在教室里的言行举止,最吸引人的就是引导每一个学生-儿童进行各方面自我评价的形象化表格、图示;中年级的时候,图文并茂的常规示范变成了几句凝练的“班规”,墙上专门开辟出了一块“园地”,供学生-儿童随时粘贴建议、心愿和真心话;高年级了,班规变成了几个关键词,教室的墙面被划分成了几个不同区域,由学生自己设计展示不同的内容。不变的呢?教室后面的墙上,一直都有全班学生的“风采照”,每年每人更换一张;每一张桌子上,都有学生自己照顾的盆栽;图书架上总是摆满了各种书籍,还会定期在书架旁边更新读书海报。显然,这个班主任-教师具有强烈的班级生态创造意识,并将班级生态创造愿景渗透在教室布置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变化的,对应的是学生-儿童身心成长发展的需要;不变的,对应的是学生-儿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成长追求。
当然,并不是布置痕迹越明显,班级生态就越积极和谐。关键是,班主任-教师是否将创建什么样的班级、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等教育追求,与教室布置联系起来。有的教室布置,乍一眼看上去很用心,几乎“武装到了牙齿”,学生-儿童身处其中,却有可能会有一种无序感,班主任-教师也不一定能够厘清自己的教育追求和班级生态创造的愿景。有的教室布置,简洁甚至简单,但有设计感,主题鲜明,营造了特定的教室环境氛围,渗透着一定的文化审美追求,且与学生-儿童的日常教室生活融为一体,和谐统一。
关键是,教室布置要有明确的班级生态创造意识,要为师生共同追求的教室生活和成长愿景服务。风格是特色,风格更是创造和追求,有自己鲜明风格的教室布置,往往都是班级生态创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二、师生在教室布置中的角色承担与班级生态创造
深入教室文化布置现场探寻班级生态创造的价值,不能止于观察和研究教室布置的显性样态和风格,更要探究这样的教室布置是怎么来的,要探寻班级中的师生在教室布置中的角色担当。
教室布置中,角色担当大概分为这样几种状况。一是班主任-教师主导,内容选择和设计都由班主任-教师说了算;二是班主任-教师与学生-儿童一起商量,一起确定内容和进行设计;三是班主任-教师与家长、学生-儿童一起讨论和设计布置;四是班主任-教师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安排内容和布置。师生在教室布置中不同的角色担当,本身就是不同班级生态的反映,进而还会给班级生态带来持续性的影响。
先说说班主任-教师主导型的。通常,如果是在低年级,尤其是学生-儿童刚刚入学,班主任-教师根据学生-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结合自己的教育理解和追求,以学生-儿童的主体性成长为目的,精心设计和布置教室,作为对孩子们的一种迎接和友善的表达,往往有利于教室生活秩序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儿童角色意识的萌芽和积极体验。如果年级升高了,学生-儿童的年龄增长了,班主任-教师依然牢牢把握着教室布置的话语权,学生-儿童只能充当旁观者或者执行者角色,这样的班级里,秩序会越来越僵化,风景会越来越单调,因为学生-儿童的个性、创造性都会被抑制,就像是一个远离了生态多样性的被异化了自然生态现场。
现实中,班主任-教师主导教室布置的比例很大,或许很多班主任-教师是怀着营造良好的教室生活氛围的美好愿望,才不辞辛苦,“想学生之所想”,亲力亲为的。实际上,这也说明了很多班主任-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暴露了相对狭隘的教育理解和学生观,缺乏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班级生态创造意识。
班级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积极的班级生态环境中,师生结成了一个成长共同体,师生的主体性在共同创造的班级生活中彼此彰显。那么,这种班级生态环境中的教室布置,也一定是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儿童共同规划设计,一起动手创造的。当学生-儿童与班主任-教师相互邀请,为共同拥有的教室进行环境打造时,他们在协商碰撞中,再次确认了成长愿景的一致性,发现了在教室生活中自我实现的方向。整体的教室布置体现了共同愿景,不同的板块呼应了个体性需求,而学生-儿童的主体性参与,使得他们拥有了积极的归属感。
班主任-教师与学生-儿童一起发挥智慧进行教室布置,师生具体的参与方式应该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变化。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学生-儿童对教室生活的探索主要出于好奇的心理,班主任-教师要抓住时机,结合具体的成长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室布置中来。例如,有班主任-教师在学生-儿童入学两个月后,发现班上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能合理安排课间时间,就“请教”全班同学,如何帮助自己成为课间安排能手。大家讨论后,决定在黑板下面张贴课间安排提示的画报,并商量将“课间”作为班级生活中的一个游戏“暗号”。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不仅帮助学生-儿童慢慢树立积极的时间观念,还让学生-儿童意识到,教室布置也是成长生活中重要的“工作”,而且是自己的“工作”。
年级升高了,学生-儿童自主意识、审美能力等提高了,班主任-教师在教室布置中,要有意后退,让学生-儿童从整体设计规划到动手布置落实,都担当起重要角色,负起主要责任来。学生-儿童主角,班主任-教师配角,学生-儿童的责任意识伴随着自我实现的积极体验,得到了强化,班级生态必然会更加和谐,更具生命活力。
有的班主任-教师在教室布置上,很喜欢让家委会参与进来。如果这是出于家校共育的考量,家长在其中的角色,是成长共同体中的一员,可能会为班级生态创造带来积极影响。如果过于依赖家长,尤其是在动手布置的时候,家长付出的劳动比班主任-教师和孩子还要多,这就需要重新衡量家长参与给教室生活的影响了。可以想象,儿童对家长的心理依赖,会因为家长动手布置了教室而得到进一步固化,教室生活中的体验就会被异化,学生-儿童在教室生活中的角色意识就会模糊不定。这并不是说,教室布置不应该让家长参与,而是要认真思考家长参与进来的方式和姿态。如果是学生-儿童为教室布置贡献了创意,这个创意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然后怀着一致的成长愿景让家长直接或间接参与进来,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讨论一下第四种状况,即班主任-教师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进行教室布置。这在很多学校都能看到,从校训到守则、规范,到墙报的主题内容,再到每一项内容张贴的位置等等,因为学校都有统一要求,所以几乎每一间教室的布置,都是同一个风格,同样的景象,似乎都是从同一个教室克隆出来的。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教室里,除了统一还是统一,大概班级生态环境也是单调而脆弱的,学生-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普遍遭遇了被扼杀的命运。间或有几个教室,在贯彻统一的同时,大胆地添加了师生共同的创意,让教室布置有了色彩和生命,班级生态创造的主动权回到了班级师生手中,这就是儿童的幸运了。
教室布置中的班级生态创造密码,还可以从教室里具体布置了什么,每一件物品蕴含的环境育人的追求和价值是什么,学生-儿童对不同布置的行为呼应等细节上进行观察和探究。无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学生-儿童,只有以主体身份参与了教室布置,并且教室布置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室里每一个人的成长需求,教室布置才会为积极的班级生态创造做出应有的贡献——其实,更应该说是师生应得的收获。(本文为《江苏教育 班主任》专栏文章)
                                            
桃花落了,还有谁撑起一片春天
那些年,错过了房前屋后多少唐诗宋词
李白和王维: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早发白帝城》到底写于何时,这是一个关系到李白声誉的问题
牡丹盛开的时候,她们会想起菊花吗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谁最爱劳动?
十二首诗词中的母爱光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王维《终南山》中的写作密码和人生智慧
诗经的可爱,离不开浪漫
李白:不疯不狂不得意
你钓你的天下情怀,我钓我的山水人生
我们曾经是孩子
古诗词中的儿童乐园
朱高炽的地摊都被太孙踢了,全民摆地摊,你这是想啥呢
“儿童作文”的悲剧折射出的教育困局
最是童年真爱荷
陆游的南郑,播下了《示儿》的种子
儿童教育的突围,需要什么样的“武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注 | 提前“三分钟”进教室,居然可以做这么多事儿!
班主任与班级文化建设(培训学习材料)
班级文化建设之见
班主任不可忽视的30个教育细节
衡水二中学生管理
教研主任就职演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