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最美的美术馆,都在伍迪·艾伦的电影里



无论你喜不喜欢伍迪·艾伦,都不可否认他在电影界的地位。在他的电影里,谈谈情,逛逛美术馆。

不管是博物馆还是美术馆,这里既是文艺爱好者们慰藉灵魂的最佳避风港,也是情侣们常常约会的圣地,多少浪漫的邂逅都是发生于那些凝固的艺术之前。

它们作为一场场风花雪月的见证者,出现在很多爱情影片之中。





关于最爱在文艺的美术馆谈情说爱的导演,伍迪·艾伦肯定要算一个,他不帅,甚至看起来有些衰的苦相,时常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絮絮叨叨的有些神经质。

虽然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导演,但是从他手里导出来的片子,却是每个文青的炽爱。





相信很多人爱看他的片子,是因为伍迪特有的对与爱情的刻画与塑造,即使再想要拥有爱情,却也不把爱情当做必需品,字里行间都是一丝丝的玩世不恭。





当然还有文艺咖最爱的关于艺术的谈资,就像《曼哈顿》里面说的那样,他们把各种艺术挂在嘴边,用塞尚,纳博科夫,博格曼填补他们苍白的话语。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是个十足的小资。





今天,让我们重温一下他镜头中的那些甜蜜片段。

《曼哈顿》

美国,纽约





伍迪的那部黑白文艺爱情片《曼哈顿》,也被他自己称为是给“纽约的情书”。

因为这是一部不带任何颜色的片子,看似是有些年代感的黑白片,但是是刻意为之的艺术表现而已,讲究的是构图的精美和空间的划分,再加上光影和摄像的完美组合,让“世界的十字路口”少了一些纷华的外表,多了一丝文艺的质感。





黛安·基顿和伍迪·艾伦在《曼哈顿》一片中逛博物馆

在这里,伍迪饰演的艾萨克陷入了与两个女人的浪漫纠缠中:一位诙谐的艺术爱好者玛丽,一位乖巧但天真的17岁女孩翠西。

 像艾萨克这样一个文艺老男人,爱上一个文艺女中年似乎天经地义,但是,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文艺”是一种多么虚伪的爱的面具。





如此文艺十足的电影,必然少不了艺术空间的烘托,拍摄地点也是伍迪精心挑选的曼哈顿诸多让人留恋的博物馆。





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便是开幕序列中展现的一座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上东城的私立现代艺术博物馆,以连锁方式经营,是一个博物馆群,也是纽约市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

古根海姆的螺旋形展厅就像一帧帧映画胶片在大荧幕上闪过,搭配着黑白的人物剪影和艺术品,格外有种独特的美。





电影继续在大都会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停留过,画面又切换到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里,这里主要收藏着美国现代艺术。在影片里,坠入爱河恋人的博物馆漫步,便成了电影史上的一段经典镜头。

而《曼哈顿》的首映礼就安排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行,晚上的收益则捐赠给博物馆的电影部门。

不过在2015年4月,博物馆搬迁至靠近高线公园和哈德逊河的新建筑中,所以如果文艺咖想要再找寻伍迪的脚步着实有点困难了。

《赛末点》

英国,伦敦





相信每个文艺青年的梦想生活都与威尔顿的那句台词相差无几:

Wealthy but not stuffy enjoying his fortune,having a grand time,supporting the arts.

当然不是所有人有小乔这样帅气逼人的外表,又如此的“幸运”。





这也是一部不同于伍迪以往的文艺爱情片,而是加上了一些杀人越祸的桥段。

他自己坦诚,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影响,想要把一些中产阶级甚至上流社会的阴暗面拿来数落一番。





开场的网球慢镜头也是颇具寓言调位的,画外音更是直接说明命运的变化类似网球比赛中的擦网球,一切取决于偶然的“幸运”。

穷小子网球教练威尔顿和上流社会的好好小姐克罗伊相遇,便有了实现入赘豪门改变命运的机会。

正当要与克罗伊谈婚论嫁时,偏偏无法遏制内心的激情,不可救药地狂热追求着来自美国的女演员诺拉,他们相似经历让两人萌生真情,但威尔顿并没为诺拉放弃自己的计划。





 “我得去泰特现代美术馆见我的太太,她想让我看一幅新来的画” 简简单单地一句话,彻底道破了上流社会的种种生活状态。威尔顿也最终选择了和上流社会完婚,和心爱的女人失之交臂。





现代艺术展,既是上流社会用来彰显身份的场合,也是拥有投资机会的好地方。当然对于上流社会的小姐太太们来说,这里更多的是发掘艳情偶遇,以及闺蜜之间谈心八卦的好地方。

命运就是酷爱捉弄多情人,几年后威尔顿和诺拉又再度相遇,这一次天雷终于勾动地火,威尔顿也向魔鬼献上了双手。





不期而遇的地点就是在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这座由涡轮车间改造而成的艺术空间,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连接它们的是横跨泰晤士河的千禧大桥。





温暖的阳光透过顶层的玻璃盒子,撒向罗曼蒂克的咖啡座,你可以在这里边喝咖啡边俯瞰伦敦城,欣赏泰晤士美景。

泰特现代美术馆采用的是割破历史脉络的陈列方式,使得观众在同一个空间与时间与不同年代围绕同一主题创作的艺术品相遇,人们在观看莫奈的大型壁画“睡莲”的同时可以瞥见身旁的 Richard Long 创作于1991年的石头阵。





而影片里面,威尔顿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偶然遇到了同样来看展的诺拉,当着卡罗尔和克洛艾的面,便急切的低声询问诺拉的电话,下一秒的画面便是在诺拉的公寓,一对在床上热烈地拥吻男女。

旧情复燃的威尔顿依然无法为心爱的女人放弃上流社会的完美生活,经过痛苦而极具颠覆性的最终抉择,用一管猎枪处死了心爱的女人。





片子的结局是情理之中的出人意料,有惊喜也有惊恐,充满了诗意的嘲弄。伍迪笔锋一转,让所有呼之欲出的剧烈冲突、悲惨结局和威尔顿擦身而过,看似依然十分幸运,实则却无法从噩梦中恢复。

你,读懂了吗?

《午夜巴黎》

法国,巴黎





如果说《曼哈顿》是“纽约客”伍迪给自己家乡的“情书”,那么这部《午夜巴黎》则被大家戏称为伍迪写给巴黎的另一封情书,看得出来,真是个多情的文艺老头。

电影的开头就像是巴黎的城市旅游宣传片,让心悦目的景色配上浪漫的音乐,一幕幕将巴黎的美好展现的淋漓尽致,埃菲尔铁塔,圣心教堂,巴黎圣母院,塞纳河...





《午夜巴黎》的莫奈花园剧照

依然是还是那个文艺十足伍迪,用心带你在艺术气息最浓的地方来约会,片子本身也是十分有趣,居然他也喜欢搞起了穿越剧。





美国的文青吉尔因缘际会,一头撞进他心目中巴黎的黄金时代——那是艾略特、毕加索、达利以及布努埃尔们在塞纳河畔漫步、争论艺术观点并且创制各自美学形态的黄金时代。

想必,这也是身为文青所能做的最美的梦了吧,与整整一个时代的约会。





《午夜巴黎》的凡尔赛宫剧照

伊内兹在和未婚夫以及父母吃饭的时候偶遇旧同学保罗夫妇,倍感惊喜,早对保罗的博学有所倾心的她立即答应一同前往凡尔赛宫 (Château de Versailles) 进行参观,尽管吉尔坚持想去利普啤酒馆店去坐坐。





《午夜巴黎》的凡尔赛宫剧照

在这座欧洲最大的皇宫里,到处彰显着奢华之风,兴奋的保罗滔滔不绝的介绍着宫殿的建筑风格以及伟大的建筑师们。





《午夜巴黎》的罗丹博物馆剧照

在巴黎塞纳河南面梵伦纳小路77号的罗丹博物馆 (Musée Rodin) 里,伪知识分子保罗大言不惭的和讲解员争论着卡米尔和罗丹到底是情人还是夫妻的关系。

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卡米尔和罗丹的故事(回顾:在罗丹美术馆里,发现不一样的卡蜜儿,对罗丹来说这只是一场婚外恋,而对卡米尔来说,这却是她人生的一切。





《Camille Claudel》卡米尔剧照

卡米尔除了以自己的美丽和爱情激发了罗丹的灵感,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雕塑家。她是那么的独立,那么的充满自己的艺术思想,在罗丹博物馆里收藏的诸多作品,都有卡米尔的影子。

卡米尔自己其实也很迷茫,分不清楚在罗丹生命中是妻子的角色,还是情人,或亦是其他。只是在轰轰烈烈地投入之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场“曾经花火的爱情悲剧”。 





《午夜巴黎》的橘园博物馆剧照

橘园博物馆 (Musée de l’Orangerie)位于卢浮宫一侧的杜乐丽花园中,曾作为杜乐丽花园的温室使用,后来改为博物馆,收藏的是印象派前后时期的一些绘画作品,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莫奈的八幅巨大的睡莲。





《午夜巴黎》的橘园博物馆剧照

而此时的知识分子保罗依然滔滔不绝讲述着自己关于这些绘画的独特高见,什么也不能阻挡这位文艺咖的演说。

这些年,伍迪带着我们逛了纽约、伦敦、巴黎、罗马、巴塞罗那…通过这些美到窒息的城市风景和身处风景里的人物,让我们对这些熟知或陌生的城市,有了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无论是随意游走在街头的交流,还是悠闲的穿梭于博物馆,抑或停留在文艺气息弥漫的室内,处处都带着他对于生活美学的追寻,就像一开始说的那样,他也许不是导演、不是编剧。





他,是一个文艺的老教授,憧憬着那些黄金时代的影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神化身性感尤物,却毁在渣男手上
巴黎罗丹博物馆的照片
冲着斯嘉丽这个尤物,发现了一部偷情神作
巴黎必游的艺术圣地:罗丹博物馆
巴黎艺术圣地.罗丹博物馆
《赛末点》影评-------百分之五十的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