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文艺新地标出炉,600岁隆福寺改头换面!
隆福寺重新崛起
当老北京的商业街
遇到年轻人的新文化
或许能为老城改造找到新出路


在北京人的心目中,“隆福寺”三个字曾是“繁华”的代名词。

这片兴起于明代的区域,在近60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北京最受瞩目的商业中心之一。

这里曾有着北京规模最大的庙会,让王公贵族、外国使者都流连忘返;也有着北京第一家安装中央空调和扶梯的百货公司,售卖当时最洋气的物件儿——直到一场大火扑灭了整条街的喧哗。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隆福寺”终于重生归来。

如今的隆福寺,已经成为了北京全新的文化地标,年轻人热衷的美术馆、话剧中心、艺术展、美食和美酒都不约而同地汇聚在这里。

由青山周平设计的木木美术馆、来自京都的“日本最美咖啡馆”%Arabica、北京第一家黑胶唱片主题爵士酒吧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戏剧文化主题社区南阳共享际……你喜欢的一切,在这里都能找到。

未来,故宫、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也都会在这里开辟各自的创意空间。

它正在恢复往日的辉煌。

在北京的中心地带,隆福寺渐渐重新拥有了姓名。




01

隆福寺的前世今生



地处北京市中心寸土寸金的位置,隆福寺是个有点儿神奇的存在,因为每一代北京人对这里的印象都截然不同。

对爷爷奶奶们和再早之前的老北京人来说,历史上的隆福寺真的是个“寺”:隆福寺“本人”始建于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到清朝雍正九年重修,曾是明清两朝规制等级极高的皇家香火院。


古时候的隆福寺保持了几百年商业上的辉煌,这里曾是北京的四大庙会之一,从古玩字画到风味小吃全能见识到,比现在的shopping mall还热闹。


到了解放后长大的爸妈这一辈,提起“隆福寺”,更多人想到的则是大商场。

其实从1952年开始,庙会占用的广场上就修起了“东四人民市场”,也顺便带动了附近商圈的发展。


等到了1980年代末这条街改造的时候,原来的隆福寺才彻底拆除,市场改成了“隆福大厦”。

它具体的面积不太好比较,但说隆福大厦是当时北京最大、最热闹的商场之一绝不是夸张,直到1993年的一场大火,结束了这一拨辉煌。

也正是因为这场大火,隆福寺在北京80、90后这一辈年轻人眼里已经没什么光环了。


大一点儿的80后或许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在隆福大厦购物的熙熙攘攘,但对90后或者更晚来北京的人来说,这里的过往已经属于都市传说,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懒得说起这里在几十年前是什么模样了。


02

曾代表了北京的文化气息

陪伴一代人长大



在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心里,隆福寺更多象征着带有浓厚北京气息的文化生活。

隆福寺街的西口就是三联书店,气质跟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书店截然不同,好像进了那栋二层小楼的大门就不敢大声说话,连呼吸都能感受到“学问”在空气中弥漫。

图片来自网络

沿着隆福寺街一路向东,就全都是卖衣服和小商品的零散小摊儿了,要走到街相对中心的地方才有个长虹影城,再往东则是东宫影剧院。

这两家电影院都在这条街上拥有好几十年的历史。

现在长虹影城彻底停业,东宫影剧院其实直到疫情之前都还在正常经营,偶尔还有话剧演出,只是设备老旧,早赶不上现在那些影音效果一流的新型影城了。


现在说起隆福寺的改造,一般以1993-2019年的版本为“before”,2019年之后的版本为“after”。

在2019年这一版的改造之前,隆福寺虽然有这些书店、电影院,步行十分钟范围还有首都剧场和中国美术馆。

但时代变了,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北京年轻人已经不会特意为了这些地方而来到隆福寺。

顶多是路过东四顺便来逛逛,再去白魁老号、丰年灌肠这几家老饭馆给胃口也怀怀旧。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隆福寺就像被冻结了,明明街还在这儿,却与往日的辉煌无关,彻底错过了一代人的成长。

直到去年夏天,经过风貌改造和业态提升,隆福寺一期项目正式亮相,这里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03

改造后,成为城里的文艺新坐标



改造后的隆福寺,正在成为文艺的年轻人新据点儿。

其实隆福寺的改造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但“正式亮相”还要说是木木艺术社区的落地。

去年木木在这里举办了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展览《大水花》,一下子吸引了全北京的注意力,才让人们发现隆福寺已经不声不响地完成了革新。

图片来自M_WOODS木木美术馆

木木艺术社区是“新隆福寺”的地标。

它原来是个占地2189平方米的老食堂,被擅长空间改造和热爱北京胡同儿文化的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和他的B.L.U.E.建筑事务改造成了现在的样子——一栋地上3层地下1层、外表看上去像是个太空感银色盒子的建筑。

而且它不仅是个美术馆,整栋建筑还融合了艺术影院、文创店、咖啡馆和创意活动空间等业态,未来将会有各种可能,吸引不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

图片来自M_WOODS木木美术馆

楼下的咖啡馆也来头不小:%Arabica。

咖啡馆的设计师也是青山周平,通过大面积的落地窗把外面的阳光迎进室内。

相比北京三里屯的pop-up店或者其他城市的分店,这里的绿色植物抢眼很多,并且这里还是北京第一家可以烘豆的%Arabica,所以整体感觉“更接地气”,而且店里弥漫着咖啡豆的香气。

图片来自Arabicacoffee


以木木艺术社区为中心的这一片“园区”里,还有Half Coffee、越南餐厅SUSU、云南菜饿鱼去隆福、京A啤酒、单板品牌Burton的旗舰店和文化空间更读书社……


展览和书这样的文艺活动可以把人吸引过来,吃吃喝喝则能让来客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更久。

摄影来自张凡

相比其他新建成的文化区域要一点点积累才能把业态做得更丰富,隆福寺明显是有备而来,一亮相就已经配齐了基本配置。

现在的隆福寺,已经可以让人在打发一下午的闲散时间。

趁着夏天的好时光,在户外区域喝杯咖啡或者啤酒也是难得的放松。


整个区域都是由老建筑改造而来,红色砖墙带着特有的历史感,好像一下就能把人带回到1980-1990年代。

04

以戏剧为主题的社区

吃喝玩乐的聚集地



且就在距离木木艺术社区几百米的地方,南阳共享际也在最近落成了。

它依旧是个文艺店铺聚集地——刚开业不久的南阳共享际是个以戏剧为主题的文化社区。


一层包含南阳剧场、戏剧图书馆和铁手咖啡制造总局,二层是开放式文创工坊,胡同露台和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可以让前来探险的人们感受到沉浸式艺术体验的乐趣。


特别是Joyland Coffee & Music Bar。

这是北京第一家以黑胶唱片为主题的爵士酒吧,收藏了上万张黑胶唱片,还配置了高端音响设备,将来会不定时举办live音乐会……

等更多的店开起来,在这里玩儿一整天不是梦。


而这还只是隆福寺一期和附近的一个共享空间。

在未来的规划里,故宫还将在这里打造紫禁城外体验故宫文化的新基地,大英博物馆、V&A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也将把创意空间落地在这里,“世界博物馆群落”或许就将在这里实现。

另外,曾经是隆福寺地标之一的长虹影城也将“重生归来”,升级成国内首家以全实景航拍飞行影院为核心的文旅商复合空间……


或许几年之后的“隆福寺”可以作为一个知名的文艺街区被人向往,完全替代历史上的寺庙、大火和百货公司,成为人们对这里的崭新记忆。

一切都还在进行中,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性。

文/张凡 编/冷面
图片来自隆福寺官方微信和南阳共享际提供,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0多岁的北京隆福寺,如今成网红打卡新地标,看展喝咖啡超时髦
相约冬奥 北京城市更新再进一步
大东城,有品!用艺术撬动隆福寺复苏,打造贴心的文创生态圈
隆福寺,真的快回来了!
隆福寺!回来了!!
[话题广场]维系我精神生活的北京角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