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业者挤破了头的双创周开幕日,一个音箱竟然抢足了风头

创业最前线 北京站 特约记者 顾泽辉

责任编辑:Linda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标明来源

上海的创业圈最近比较热闹,甚至有猜测,今年的“双创周”主会场落脚在了外界认为缺少创业氛围的上海,似乎还“别有深意”。

就在今天,双创周开幕日上,与会领导们步入一家展台,与一款智能音箱的互动颇为吸引眼球。某种意义上来讲,每年相关领导们在双创周上的一举一动都是创投行业的风向标。


在各种上天入地、创新技术充斥的双创展,为何选中一台主打“内容”、甚至都不是智能机器人的智能音箱产品互动?

琢磨一下背后的逻辑,双创已经走到了第三个年头,今年的主题是“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这表示双创不再仅仅是针对初创者或者大众,而要往促进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转移。

过去几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消费者的诉求也由物质满足逐渐向精神满足转移,社会的整体消费升级趋势、产业环境的不断优化,让内容消费升级成为必然。

而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特色的都市,上海的科技互联网创业氛围或许比不上北京、深圳,甚至杭州,但是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增长和城市品牌的核心。

据官方统计,创意产业为上海创造了7.4%的就业岗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上海拥有全球最大的创意产业集群,其中三分之二是经废弃工厂和废弃仓库改造而来。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年的“双创周”主会场落户在上海,在双创周开幕日上,领导们对一台智能音箱另眼相看,与其说他们在关注音箱本身,倒不如说打动他们的是产品背后的内容生态圈,或者更深一层解读,是在为文化内容创业点赞。

正在被唤醒的“耳朵经济”

二十世纪初,广播事业迎来了第一次大爆发。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开播,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商业电台,到1922年,美国的广播电台已发展到500家。在半个多世纪里,广播电台几乎垄断了人类的数字娱乐时间,直到“电视”的粉墨登场。

对于最初的广播电台来说,电视就是冲击整个文娱行业的“动能”。在一段时间后,电视、PC台式机、移动设备几乎成为所有文化娱乐内容的载体,霸占了大多数人的休闲时间。这是一场属于“视频”的胜利,也是一场属于“眼睛”的胜利。

物极必反,极盛而衰。在“三屏时代”下半场,有些东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易观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移动电台市场上半年市场监测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移动电台应用的总启动次数达到了317369.74万次,使用时长达到38256.33万小时,用户规模平稳增长。与此同时,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65亿,增长明显放缓,视频用户已逐渐趋于饱和。

也许正如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所言,未来所有商业竞争本质是用户的时间竞争,在国民用户总时间固定的情况下,抢占用户时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未来能够为用户节省时间的才是赢家。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需要有人帮我们筛选和提炼。去年下半年,喜马拉雅、在行分答、知乎Live、得到这四家公司引领以声音(音频)为媒介的内容创新,被称为文化内容领域上演的“四国大战”。

在喜马拉雅FM联席CEO余建军看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眼球被过度开发,“听”却具有唯一的伴随属性,它是一个叠加空间、平行空间,它是原来浪费掉的时间。在原来那些不能使用眼睛而被浪费的场景里,例如跑步,开车,家务的时间都可以通过音频重新拣回来,“耳朵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

那些文化创业领域的『斜杠青年』们

在显示屏承载内容“过度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垃圾信息硬生生的夺走了用户的休闲时间。诸多应用开始通过Feed流提升产品粘性的同时,也意味着大把大把的用户时间被无意义的阅读所夺走。

用户作为“娱乐参与者”和“产品使用者”的地位日渐式微。“如何在娱乐中寻找创造新价值的可能性”已经是现代精英和新中产阶级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就像《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在所著书籍《双重职业》中提到的,有一群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即“斜杠青年”。


成长为斜杆青年,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挖掘有价值的读物和经验。

斜杆青年这一趋势型群体,改变了数字娱乐的现有格局,更为内容付费大潮提供了用户基础。

在互联网知识社区“知乎”上,很多人不但在这里分享知识、见解,甚至开拓了自己的第二职业。有人开展线上读书讲座并收取门票,有人分享旅行经验,同样有很多人愿意付费获得这些知识。

知乎Live的运营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内容里70%是行业知识的入门科普,而这些内容的分享者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各个领域的斜杠青年。

同样,喜马拉雅在双创展上展示的500万声音创客,很多既是斜杆青年的代表,又是斜杆青年的充电导师。在展台互动中被点名“唱古诗”的婷婷,就是500万声音创客中的一员。

她曾是一名天猫员工,也是一个平时爱给孩子读古诗的80后妈妈,已经将百余首古诗词谱曲成歌,却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婴幼儿读物领域的超级IP,一年时间其个人品牌已完成千万级融资,估值过亿。


文化知识内容创业,为拥有知识年轻人提供了身披多个“斜杠”的可能。

“淘宝天猫的出现给了各行各业的商业人士提供了拥抱电子商务的机会,但我们社会上还有非常多的文化人和知识内容创作者,他们并没有这么好的平台,喜马拉雅就是希望做一个给这些人提供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 

双创周上,余建军如是说。

知识付费的长尾效应:打破娱乐至死怪圈

多数人认为西瓜优于香蕉,多数人认为香蕉优于苹果,多数人认为苹果优于西瓜。这就是著名的“孔多塞悖论”:公共选择的偏好,成了一个循环。

这意味着,在一个容量足够大的消费领域上,任何一个所谓的“小众需求”都有可能隐藏着极大的势能。

易观报告显示, 2017年上半年面世的《蒙曼讲最美唐诗》、《王佩瑜:京剧其实挺好玩儿》等一系列文化类课程势头惊人,蒙曼课程销量短短半年挤入千万级行列。在主流人群看来,京剧、唐诗等文化内容属小众爱好,绝非大众认知里的“流量贡献者”。


当然看好内容创业的还不止上面那几家,9月7日,向来以“小众”标榜的网易云音乐正式推出首款自制的知识付费产品《采铜 好书精读》,并宣布从这款产品开始,以精品付费电台切入,正式进军知识付费。

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表示“知识付费未来一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网易云音乐涉足这块内容并不是顺手,而是不惜任何代价。”

这些都是音频内容付费从小众走向精品化多元化的冰山一角。用户为内容付费的真实意愿,或许与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描述有关: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不想娱乐至死,不想被手机屏幕里的垃圾信息所填满,这才是内容付费用户的刚需所在。

数字娱乐已经走过它的三个阶段:从无到有的“娱乐”、为了消除劳动负载的功能性娱乐、为了消费时间的娱乐。而音频内容与知识分享所代表着的,是最不像娱乐的一种娱乐:为了打破我们制造的娱乐牢笼,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娱乐。

这就是音频与视频的风水轮流转:眼睛正在变得麻木,而耳朵对知识的渴望才刚刚开始。

你曾错过这些内容

王思聪前女友创业史|中产进阶三座大山

17岁北漂成中国新鞋王|国产手机第一人

孙宏斌:我的前半生|链家左晖16年创业史

谁人不识刘强东|首富宿命|杀死贾跃亭

顺丰菜鸟大战|失意俞敏洪任正非的手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真的需要这么一台网络收音机吗?
240亿估值雪融,谁是下一座喜马拉雅
深度拆解音频赛道另类玩家荔枝:除了知识付费,音频还能做什么?
尬尴的蜻蜓FM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要做播客?
喜马拉雅FM上市?面前还有三座大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