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陇原】国家级“非遗”陇南武都高山戏唱醒春天


武都高山戏发源于米仓山系深处的甘肃陇南市武都区鱼龙镇,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这个剧种不仅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中国戏曲研究的活化石。

高山戏从民间祭祀、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口口相传延续至今,内容主要是歌咏生产生活、宣讲礼仪道德、弘扬人间正气。

高山戏最早发端于王沟村的鱼龙古庙,观音坝村又是高山戏中大身舞和把式舞的发源地。

为了传承古老文化和保持乡土习俗,虽然这两个村年人均收入还不足3000元,但乡亲们仍自发捐款举办高山戏演出。

村里老一代“戏模子”(传承人)引路,村干部领着年轻后生们学戏、编戏,在学习中摸索、创新,他们还把惠民政策和身边变化演给乡亲们看。

武都区是中国文联的重点帮扶对象,区里一步步引进优质文化资源,凭借着高山戏,也依托着当地的乡村历史、风土人情,逐渐引领乡亲们创业,在文化体验和生态观光上下起了功夫。

每年正月,伴着喧天的锣鼓声和震耳的爆竹声,200多名参演村民分别从观音坝村和王沟村的古庙中鱼贯而出,至此,鱼龙镇2017年武都高山戏演出季达到了高潮。

整个正月,鱼龙镇下辖的十几个村庄将轮番上演精彩大戏,古朴高亢的唱腔叫醒了米仓山的春天。

本期编辑:南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俗文化演出】2019年武都鱼龙镇秋林坪村的社火为何如此火爆
又见高山戏
“建筑老板”返乡种植高山茶:从亏损100万元,到盈利300万,他的逆转秘诀是什么
感受一下 洪氏“娃娃戏班”,在南安岑兜村
陇南非遗 | 这就是武都高山戏!
洞桥镇·里仁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