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发神谶碑,奇!
userphoto

2023.02.24 北京

关注

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

设为星标,谨防失联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坐拥江东广袤之地,靠着父兄打下的基业雄踞一方,成为三国鼎立中的重要一员。在黄龙元年时,孙权在群臣的推举之下登基称帝,建立了吴国。

吴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孙皓,为了稳定政局以显示自己的皇位正统性,便开始以“天降谶语”的形式蛊惑天下,继而令人雕刻了一块名为《天发神谶碑》的石碑。

三国 《天发神谶碑》全碑

《天发神谶碑》又称《吴天玺纪功颂》,三国吴天玺元年(267)刻。世传为皇象书,但无依据。石呈圆幢形,环而刻之。宋代前原石断为三段,故又称《三段碑》。

《集古录目》中称《吴岩山纪功碑》,《金石录》中称《吴天玺元年断碑》,《金陵新志》题其《吴后主纪功三段石碑》,《江藩集》中又谓其俗称为《落星石》……


《天发神谶碑》局部放大

《天发神谶碑》虽是一块石碑,却与三国时期其他种类的石碑完全不同,碑文文字犀利坚硬,且略显险峻诡异,字形棱角分明极具威严厚重之态,是历代大小篆雕碑作品中前所未见的珍品,一直在金石、书法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书碑作者在雕刻碑文时,采用了一种以“隶书写篆”的形式。字体横画仿照隶书之横画,字体纵向的笔画,则书写成倒的韭菜叶片状。正是因为如此,《天发神谶碑》也被称为是“韮叶篆”。


《天发神谶碑》局部放大

其书起笔方重,有隶书笔意,转折处则外方内圆,下垂处呈悬针状,森森然如武库戈戟,凌然不可侵犯。故被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张廷济喻为“如折古刀,如断古钗”,锋芒锐利且气势峥嵘。

后世篆刻家对此碑很受启发,多取此碑笔意入印。赵之谦“丁文蔚”一印便有此意味,后世认为赵之谦这方印还启发了齐白石,从而形成了大刀阔斧、斩钉截铁的齐派篆刻风格。

赵之谦刻“丁文蔚”及边款
齐白石刻“八砚楼”
《天发神谶碑》结体方正,松紧有度,疏朗有致。既有隶书的宽博奇伟之气,又有篆书上下飞动之韵,峻利昂健,极有胆力,但怪诞离奇,是以惊诸凡夫。但总体上却十分协调,这是书者的高明之处。不管从用笔上还是从书风上,在书史上确实独一无二。

史籍资料记载,《天发神谶碑》最早藏于江宁(今南京)天禧寺中,后经多方辗转又移送至江宁府学尊经阁内,历代都受到较好保护。嘉庆十年(1805),《天发神谶碑》在尊经阁内遭受火焚之劫,残片埋于卫山之下。


《天发神谶碑》宋拓本(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此碑流传拓本很少,最早的宋拓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南京总统府煦园内“夕佳楼”的“天发神谶碑”,是清两江总督端方根据宋拓本重新模勒精刻而成,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阮元《摹刻天发神谶碑跋》全文以及宋拓三国《天发神谶碑》释文
三国|吴《天发神谶碑》(宋拓本)附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
楷书之鼻祖三国 吴《谷朗碑》(明拓本 选)
刻石新探 |《孔羡碑》《谷朗碑》《天发神谶碑》众家谈
《中国书法史》:吴国的篆书
陈波书法:《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