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寿光东浊北村刘氏家族轶事

寿光市营里镇东浊北村刘氏家族于明正德元年迁居寿光,自清康熙刘鼎新勤耕苦读中举,至威海卫教授,督学一方,学生遍布,且教诲子孙甚严,随成崇读之风,后世多为教谕、私塾及业儒,开堂讲学,传于地方,有 '十七把戒尺来传家,寿北秀才出自他 ’之言。嗣后科第连三世,廪、贡、增、庠十余世,五十余人,二百余年相继不断,是谓文章报国,世家望族。更被官府旌表贞洁烈女五人,其七世刘凤宁次女事迹收录入清代百科名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中兴时有“不走他人道,不喝他人水,修官道,通官坟”之语,鼎盛时更有“二十四顶官顶子来拜年”之说,其世族“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二十余人寿光及其他县志有载,名垂史册。留有“刘氏济南为官,护乡人周全”“刘家四块匾,帝师宰相,巡抚总督”“一门三举人,兄弟两贡生”等轶事佳话。以下为广为流传的几个故事。

龙头碑

“龙头碑”为刻有龙形花纹的墓碑,位于东浊北村西南,分上下两体结构,碑额高60 厘米,宽86厘米,阳面雕有双龙造型及“皇清”二字,背面为“累世积德, 厥后克昌”篆字;碑身高156厘米, 宽73.5厘米,并镌刻简要谱系。此碑, 为清嘉庆十二年1807)浊北刘氏家族邑庠生刘堡为其高祖刘鼎新所立。

刘鼎新,字铉臣,康熙二年(1663)中举,先任山东平原县教谕,后于康熙十九年(1680)迁山东威海卫教授,敕授文林郎。曾募捐修缮寿光县明代大学士刘珝昭贤祠,与安致远为亲家,在《青社遗闻》有“吾邑刘文和公昭贤祠.....予姻家孝廉刘君鼎新,倡募修葺,复还旧观之言

1966年秋,文革“四旧”,碑体推倒,碑额被砸为两半,其一下落不明,身首异处。 1995年春,族人顺线查访,于村中寻得,后裔把两块碑额镶嵌起来,立在了墓前

,然碑文处“皇清”二字被人用钝器砸毁,久而久之“龙头碑”便被村民唤作地块名称。

不走他人道,不喝他人水,修官道,通官坟

刘士鋐,字元音,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举,先任山西乡宁县知县(正七品),乾隆五十三年(1788)后任山西榆社县知县(正七品),敕授文林郎。卸任回乡后,在老家寿光编修县志。

年龄大了,就安排家丁修建自己及家族的墓地,为了不与村民争上坟的道路使用,就自己修路、打井,后来就有了“不走他人道,不喝他人水,修条官道,通官坟”之言。文革“四旧”时,有好事者从“官坟”挖掘出古瓷器两大箩筐,后来石碑及墓志铭全部毁坏。后来官道”与“官坟”皆被村民唤作地名。

刘家四块匾,帝师宰相,巡抚总督

刘氏家族原有祠堂,门上赫然有“刘氏家祠”四个大字,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楣枋斗座,工艺精淇;龛坛彩台,精美惟致;其玲珑华丽,典雅美妙。

族谱记载,八世刘鼎新与安致远为儿女亲家,十二世刘维城为杨家柳杭村“一门双进士”杨廷枚的女婿;十五世刘稚襄为斟灌李氏李封家族私塾先生。刘氏与安氏、李氏、杨氏世代友好,算得上是显赫的家势。鼎盛时,家祠常有封疆大吏、郡县官员、文人墨客皆至此叩拜。

家祠上方悬挂着几块匾额,分别为清乾隆年间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一代帝师窦光鼐题字,清乾隆年间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刘墉题字,清乾隆年间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李封题字,清乾隆年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山东巡抚富尼汉“丹桂世芳”题字,乡绅名门所赠“世科”题字,其他遗失,也没留下故事,只有今“丹桂世芳”题字匾额仍存,并有佳话。

传乾隆三十三年,刘爌考中贡生,刘士鋐考中举人。同年仲冬,时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山东巡抚富尼汉来寿光公务,得知此事,非常惊讶,又知其一门三举人(刘鼎新、刘塾、刘士鋐皆为举人),欣喜之下为家族提笔写出“丹桂世芳”四字牌匾,以此表彰刘氏科第连绵,家族旺盛。后来刘爌官至平原县教谕,刘世鋐官至山西榆社县知县。

至上世纪“破四旧”前,家祠尚有祖宗牌位、屏风、圣旨、玉扣、帽筒、李封所赠红灯笼等物件,彰显着家族曾经辉煌与荣耀。因有清代名臣提写的匾额,家族一直留有“刘家四块匾,帝师宰相,巡抚总督”“巡抚提匾,丹桂世芳”的佳话。

一门三举人,兄弟两贡生

刘鼎新、刘塾、刘士鋐中举后被称作“一门三举人”。刘鼎新,字铉臣,康熙二年(1663)中举,先任平原县教谕,后于康熙十九年(1680)迁威海卫教授(正七品),敕授文林郎,曾募捐修缮寿光县明代大学士刘珝的昭贤祠;刘塾(刘士鋐之父),字校升,未仕,乾隆九年(1744)中举,以子(士鋐)贵,敕赠文林郎、山西榆社县知县。民国县志记曰:“ 性孝友,学问淹雅。每同人燕集,以僻典相质,辄为举其颠末,无一误者。”刘士鋐(刘塾之子),字元音,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举,先任山西乡宁县知县(正七品),乾隆五十三年(1788)后任山西榆社县知县(正七品),敕授文林郎。

刘倓与刘爌兄弟两人科第后被称作“兄弟两贡生”。刘倓,字安恭,乾隆六年(1741)岁贡。民国县志记曰:“倓笃于经学传注,悉能上口。于宋《五子书》探讨玩味,实事求是。绝意进取,惟著书自娱。”刘爌,(刘倓之弟)字辉明,乾隆三十三年(1786)岁贡,任山东平原县教谕(正八品)。民国县志记曰:“爌任平原教谕,亦以学行重于时。”

家族遵礼重教,急公好义,家风相传,留有“一门三举人,兄弟两贡生”的科举佳话。

刘氏济南为官,护乡人周全

清中期,传浊北村杨姓经商者,至济南府,偶丢失一毛驴,于是找到了在此为官的浊北刘氏祖先,刘氏劝其不要担心,更不要寻找,到了傍晚必然归回。

盗毛驴者未见其寻找,一打听知失主有后台靠山,果然到了傍晚就送还了。后来杨姓经商者要回浊北老家,临行前到刘氏处,说起担忧,怕回家路上有什么打扰和不安,刘氏于是就拿出一面小旗送给他,说插在推车上,可保平安,果然一路无人敢犯分豪,后来到家数月,刘氏为官者遣人骑马要回了小旗。

破衣烂褂一老者 开坛讲学镇全场

浊北刘氏多出教授、教谕、私塾先生,有“十七把戒尺来传家,寿北秀才出自他”之说,培育秀才、举人、进士不计其数,因其名望,清代200年间,多有名门望族到浊北村,来聘请刘氏先生,与私塾开坛讲课。

一日刘氏某秀才,衣衫褴褛,下地干活归来,遇到来村聘请先生的几人,就问他们来此作甚,来人回答,说是某某大人差遣他们带着书信到此聘请某某先生,到私塾讲学,问他认识吗?

刘氏秀才说认识,我就是啊,来人望着破衣烂褂的老者,对其露出了鄙视的眼神,说此差事可不是玩笑,要耽搁了,可承担不起。老者说没错,我就是。于是收拾衣服,随行到了学堂。

初到此处时,老者不是晒太阳,就是抓虱子,聘请他的大人,非常纳闷,就问他,先生您不备课吗,如果这样开课,那不就出笑话吗,您出行没有带书吗?刘氏老者说,书墨都在肚子中,我出来晒晒,就没有必要带书了。大人认为他狂妄,于是不再管他。到了开学那天,老者四书五经无不精读,让学生惊讶,瞬间,鸦雀无声,从此名声大振,求学者,络绎不绝。

作者:刘晓东,字启明,别署耕读轩主,生于1990年,祖籍山东潍坊。现为中国散文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书画学会、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泰安分会常务副会长,仓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荣获第五届“黄山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奖,第五、六届“圣都文化奖”,著有文集《惟闻钟磬》,画集《人之悟境》。其痴于诗歌,能画;善于辞章,好学;热于收藏,善察;喜读史书,通变。其画学贯八大、白石,受名师指点,主攻人物,劲健拙,顿挫有力,笔承传统,极富情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科举人物传之十三——山东诸城县刘统勋—刘墉家族(五)
刘罗锅家族显赫 刘墉父子同为清大学士
话说陈洲刘(4)|与陈洲刘氏相关的三个状元
​北京史地丨他是清朝第一位湖南籍宰相,集资在京建设湖广会馆,梅兰芳程砚秋都曾在此演出
详解刘罗锅的家族!七代出了35位举人,父亲谥号文正
「今日名人」宰相“刘罗锅”与诸城刘氏望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