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巷同题】第073期同题:看电影

01 看电影

文/东晟

忆里童年趣味谐,

露天板凳并肩排。

归来幻影眸前历,

一枕时光成梦涯。

02 自由度·看电影

        文/弓叶

        想起孩时看电影,背着板凳行。操场电火又通明,村民寂静待银屏。魂儿分几缕,附在眼眸盈。      

惹得老头不正经,玩笑真难听。新鲜故事好心惊,莫管战争哪边赢。爱情加点蜜,味道胜糖精。

03 如梦令 看电影

文/何小梅(永不言弃)

常忆鬼城初恋,

最喜后街深院。

电影话英台。

痛惜鸳鸯哀叹。

郎唤,郎唤。

惊起方知人散。

 

04 看电影

文/喻忠国

一、看电影:少年时

门前有操场

银幕早挂上

赶快抢位子

就在最中央

看立志的——英勇无畏小八路

看打仗的——红星闪闪放光芒

看抗美的——森林里的琛姑娘

看神话的——孙猴会耍金箍棒

看了这部看那部

好人坏人眼睛亮

从小做个英雄汉

红色江山接班强

二、看电影:青年时

青年精力旺

算是电影狂

周末赶场去

影院好声响

看戏曲的——七仙下凡思绪扬

看卫疆的——天山来客非寻常

看京剧的——威虎山上歼匪帮

看舞蹈的——娘子军连史无双

看了这部看那部

雄赳赳来气昂昂

热血沸腾浑身胆

男儿有志在四方

三、看电影:老年时

人老懒出门

四肢也不勤

手拿遥控器

对着电视摁

看破案的——福尔摩斯真能行

看谍案的——潜伏解密到黎明

看雄壮的——三大战役见群雄

看宏伟的——建国大业赞伟人

看了这部看那部

心潮澎拜浪涛涌

莫忘历史惜当今

神州复兴中国梦

05 看电影

文/轩辕暮雪

总是兴奋的走入那暗暗的地方

依号入座

静静等待

人头攒动

不时交谈

大屏亮起

声渐平息

故事徐徐展开

或闹或吵

屏外或笑或泣

明明是旁观者

却还是忍不住

流下自己的眼泪

屏幕关闭

灯儿亮起

摇头叹息

又体验了别人的生活

06 看电影

文/竹染轻纱

         有点悲伤

         眼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滑落

         滑到了嘴边

        尝了尝

       有点苦涩

       不知道是故事的苦涩还是我的苦涩

      悲剧赚了多少人的眼泪

      多少人的眼泪流淌在别人的故事里

      多少人在流泪的同时痛着自己

      或许

      生就是一场悲剧

      重复着爱而不得

      循环着遗憾

      又或许

      悲剧才是最美

      在一层接一层的矛盾中开花

      渲染一分又一秒的时间

       每一处的线条刚好合适

       每一点的色彩完美契合

07 看电影

文/马林良

提起看电影,那真是沿流水勾起老冰排——说来话长。

小时候看场电影可真不容易!电影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那时公社有放映队,一年到头在哪个村屯放几场电影是有规定的,而且都是露天电影,当时一听说有电影整个村屯都笼罩在喜庆之中——不亚于过年。

我们小字辈更是前院后院的跑,催着妈妈快点做饭,呼朋唤友嘱咐着拿板凳,叮嘱哪个快去占座。母亲总是要炒瓜子,我们就在每个衣服口袋里揣得满满的,任母亲怎么说少揣点都撒了也不听,撒腿就跑,等想起吃瓜子时发现就剩口袋底的那点了——撒的比吃的多。

也有去晚的时候,不用着急,窜房越脊,上树爬墙我们是行家,你看树杈上,墙头上一个挨一个的小脑袋就会知我所言不虚。

电影在本村屯放映毕竟有数,所以临近村屯放电影时我们也去,商量着母亲,串连左邻右舍搭帮结伙去——回来时天太晚了人少害怕呀!好几十口人走在路上,有月光还好,没有月光时就靠着三四个手电筒了,每个孩子都想拿手电筒,一个一个在地上跳跃的圆光像一枚枚硬币,有人照着地,我拿着手电筒东西乱晃,一会儿照着旁边的树林,头上的天空,如果有人吆喝我,我就跑到他跟前用手电筒照着他,让他用手挡着眼睛,左躲右躲嘴里骂着这破孩子,真是,小子一样淘,托生差了。

看《野猪林》回来后我静悄悄的,一路拽着母亲的手,再不敢把手电筒照着树林——生怕树林后有人窜出来。风吹过,听着树叶沙沙的响声,吓得我不住抬头看母亲,看村人,大人们一句一句聊着电影里的事情,慨叹人心隔肚皮时,我只盼着快点回家,这一路上黑黢黢的小树林太可怕了!

姥姥看《地道战》回来就生病了——头疼的像要裂了一样。我的三个舅舅当时都在部队,我大舅就给姥姥讲现在和平了,不打仗了,姥姥一听,头疼病就好了。

大多数的时间我们是没有电影看的,模仿电影里的镜头玩耍就成了一件很时髦的活动——"哎,你这个叛徒,你知道得太多了,我代表人民处决你。"我总是拿着父亲给我编的一个柳条枪,处决我们小伙伴,被处决的常常是前院的一个叫"老丑"的孩子,时不时的就能听见他妈骂他一天天的像个泥猴似的。能不像泥猴吗?处决他的时候是不分地点的,只要我高兴,随时随地处决他,他必须倒地装死!

一九八六年我家买了十七英寸的彩电,坐到家里看电视剧,再没不用看露天电影了,我记得当时很兴奋。

九十年代末我和爱人正在热恋,当时正流行葛优的《不见不散》,我提议去看电影,他哼哈答应着,后来说电影院没了,去哪里看呢,"去录像厅吧?"我提议,他一口否决:录像厅鱼龙混杂。那怎么办?"租录像带看。"他信誓旦旦地跟我保证:明天租回录像带咱俩在家看,想看几遍看几遍,结果到今天我也没看见这部电影。时常想起来我还骂他个大骗子,他只是笑,偶尔回我一句小傻子。

演《大鱼海棠》时,女儿领着我走进了影城,装修豪华的电影城里静静的,电影画面也比原来的好太多,看电影时吃的零食也琳琅满目,包装精美,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看露天电影的感觉。

看露天电影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吧?

今年正月,我们一家十口人去看了《捉妖记2》,六十岁的大哥大嫂坐在女儿女婿身旁,睡了三觉——他们哪里是看电影啊,就是想多和女儿待一会儿,侄女二年没回来了,单位忙,请假难,路途远,孩子小,哪一个都不是借口,我们都上班,退休在家的大哥大嫂照顾年迈的老父老母也抽不开身,一年就靠着视频解相思之苦……

时光,渐行渐远渐无书啊!

08 看电影

文/蜗牛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特别是在露天看电影,对我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小时候,没记住多少电影故事情节,但是与看电影有关的一些插曲倒是印象深刻。

那时候,一部电影要在一个公社轮流放映,当轮到哪个村时,村里大喇叭从上午就下通知。当听到村大喇叭传出“全体社员注意了,今天晚上咱们大队演电影”的声音时,一些小朋友就心慌了,下午都顾不得去上课,就拎着小板凳坐在银幕架子前方三四米处,还用小石子在他的座位周围画个长方形,把一家人的位置都占出来,有的人家没空早早来看着自己的位置,就在地上画个框框,然后铺上一条布袋或纤维袋,再用砖头或石头把布袋或纤维袋压上。每次天还没黑,不等电影开演,大队部门前的空地上就坐满了人。

每次放映电影,最开心的是小朋友们。他们对电影并不热衷,但是喜欢这个场面。我家在大队部对面,有一堵墙紧挨着放映场地。本来墙头是圆形的,用窑糠与石头垒上的,因为小孩子们在看电影时爬上爬下的,没几年石头就松动了,掉下去十多块儿。爸爸就请泥瓦匠重新把墙垒好。为了不至于让小孩子们摔了,墙体加宽了,墙头抹成了平顶。这下儿可好,本来只有十几个小孩子经常爬到我家墙上看电影,边看边玩儿,自从我家墙头由圆变平后,一下子有二三十个小孩子来我家墙头儿。后来墙头太挤,他们又去我家大房房顶,他们是不肯老老实实坐在那儿的,一会儿跳下墙头儿围着电影场跑一圈儿,一会儿又下去买糖葫芦或瓜子儿、炒花生。虽然墙垒的比以前结实,还是扛不住孩子们折腾,再加上墙头是平的,雨水打在上面不容易流下来,我家的墙每年都需要加固。

记得第一次看的武打电影是《少林寺》,因为两名公社放映员是我们村的,我们村的干部在经济方面抓的又不错,在公社名列前茅,公社领导把放映《少林寺》第一场就安排在我村。考虑到村里人口增加了,武打片又是新事物,外村人也会来看,而大队部门外的场地不够用,村干部决定把学校大操场作为放映场地。

当天晚上,操场上人山人海,周边村也来了不少人,有不少孩子上到学校房顶。有一个孩子淘气,把学校值班室的烟囱用砖堵上了。也许当时正值冬季,第二天,我们就听到值班老师因煤气中毒身亡的消息。吓得那个堵烟囱的孩子好几天都没去上课。但是那位老师的家人并没有追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这个黑色的记忆伴随着电影放映的间断和电视的普及,渐渐被人们淡忘。

上大学的时候,每个学期都会看几场电影,由学校出钱集体买票。由于学生人数多,学校领导通常安排分批去观看。电影的名字我早已记不起来,但是同学们向镇上电影院进发的壮观情景却历历在目,大家说着笑着,还不时地追逐打闹,真的很有乐趣。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实行多项惠民政策,其中就包括国家免费为村民放映电影。虽然国家要求每个月每个村至少放映一场电影,而且是数字电影,但是人们再也没有了热切期盼的心情,那热闹的场面也不复重现。

                                     09 看电影

                                      文/月儿

童年的欢乐,最难忘的莫过于看露天电影了,它曾承载了我童年时代的无限美好。记忆中第一次看露天电影是在九岁,村子里放映的电影是《归心似箭》,是父亲带着我看的。

平时父亲是不出去看电影的,父亲一生只热爱劳动,娱乐他觉得没意思,引不起兴趣。那天是在我软磨下才带我看的,所以出去稍晚了一些,电影已经开演。

露天影院黑压压一片,最前边观众坐着小板凳,这类人群大都在下午太阳大高时就让自己家里的孩子占好位置了;中间观众坐着四腿高凳,他们属于吃饭早的一批;最后站着的观众,要么有事出去晚,要么开始没打算看又临时决定出去的,我和父亲就属于这一类人群。因我个子小,父亲让我站在凳子上,虽没比大人高多少,但也足够看的清楚。

电影是啥内容,我模糊不清,可以说我根本没看明白,我看的是红火,看的是热闹,但女主角扮演者斯琴高娃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她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农村妇女形象,梳着一条长长的马尾辫,那时那条长长的大辫子对女孩子来说是神的向往,我心里暗想,长大了自己也梳一条大辫子,让大辫子跟着自己行走的频率快慢摇晃着,多神气呀!等我长大了,大辫子已经过时了。

人们都在头顶上扎着一个吊高辫,我也跟着扎了,一直持续到十年前才剪成现在的短发,感觉吊着的辫子不适宜我的年龄了。大人们边看边谈论着,我听不明白他们谈论的意思,只记得电影快结束时有一段女主角送别男主角红军回归部队,依依惜别的片段。

身边一位大叔边看边说着俏皮话:“送了五里又五里,拐了弯弯十五里……”说得起了兴致又唱了起来:“哥哥你要走大路,千万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儿多……”逗的周围人哈哈大笑,第一次看电影就这样在人们欢乐的笑声中结束了,从此我也喜欢上了露天电影。

以后,每当村里放映电影,我约上小伙伴拿着小板凳坐在前边早早等候,《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等等,这些战争故事片一个也未曾遗漏,每映必看。战争时代的苦难我没有经历过,常常听父母讲述他们小时候过着吃上顿没下顿,朝不保夕,甚至衣不遮体的苦难日子以及日本人进村村民的恐慌、日本人对村庄的烧杀抢的三光政策,令我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对日本人的憎恨深深刻在心里,并打上仇恨的烙印,所以每当看到电影里有日本人被打败,被杀死的镜头就拍手欢呼,兴奋不已,心里觉得很痛快,而电影的结局总是以日本人失败,八路军胜利收尾。电影结束,我们抱着小板凳高高兴兴回家了。

老电影中有纯战争片,也有战争年代爱情片,《小花》、《柳堡的故事》等等,电影中纯真爱情故事也曾在我心中泛起圈圈涟漪,男女主人公含情脉脉的眼神和欲语含羞的神态令我心醉神往,我跟着他们一起欢喜一起忧愁。

改革的春风吹变祖国大地,电影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甜蜜的事业》、《喜迎门》等喜剧故事片如雨后春笋上映,让人如沐春风,心情愉悦。特别是《甜蜜的事业》中第一次使用慢镜头,让我们大饱眼福,常常在村子里的大马路上小伙伴们腾空跨越,体验电影中的慢镜头飘飘欲仙的感觉。

八十年代初,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十三妹》引入大陆。电视、电视剧随之走进家庭,我着迷地在家里恶追《血疑》、《阿信》等剧,老电影逐渐退出了视野,退出了生活。在家里追剧虽然方便,但失去了露天影院的欢乐的气氛和兴致。

老电影成就了一批电影人,也同时给我的童年时代留下了无穷的欢乐,而今那批电影人芳华已逝,我的青春也不在,但那曾经被激情浸染的岁月是多么让人向往和怀念。

10 看电影

文/竹山客

每个人的童年,可以说都是一本欢乐的小人书,虽然出生在那个年代,物质并不是那么的丰裕,但却有着各种各样的乐趣,就拿看电影来说吧。大人看的是内容,小孩却是图个乐趣。

     那个时候是人民公社制,每个月或多或少都有几场电影公映,这让平常许多看不起电影的家庭,都能在露天电影场上一饱眼福。所以露天电影也就成了人们心中一份期盼。更是贫穷家庭,孩子的欢乐场所。

    五十年代末成立的翠雷山垦殖场,在山清水秀的广昌县苦竹镇,因为山林资源丰富,还有稀有的金属钨矿石,所以到了七十年代,这个地方的生活相对比较富足,曾一度有“小上海”的名声。

     在这里有一个,能容纳数千人的大礼堂,是翠雷山垦殖场举行大型会议,播放电影的场所,这个规模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大了。那时看场电影,也就一两毛钱,但基本上也就大人有看电影的权利,因为那个时候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多,家长也难承受这笔“巨款”。所以爬墙逃票看电影就成了我们这群熊孩子不可或缺的乐趣。

1982年由张鑫炎导演,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来到县电影院放映,这部片子轰动一时,放映那天我偷偷从父亲抽屉里拿了2元钱想坐公共汽车去县里看,结果还没上车,便被母亲逮住,让我父亲一顿胖揍,屁股都打紫了,要知道那时两元钱够我几天生活费了。无独有偶,当晚上我摸着还在疼的屁股找到我玩伴“赞赞”时,发现他也挨揍了,脸上还有个五指印,我俩一脸孬逼,他伸手把我拽进他的房间,告诉我说过两天,大礼堂便会放《少林寺》的电影,朝我丢了个眼色,还从抽屉里拿出两把打纸枪,递了一把给我。我一看明白了,这是为那个查票员王太堂准备的。

    过了两天《少林寺》如期上映,票价是五毛钱。吃过晚饭以后,从家里面溜出去找到“赞赞”一看,嘿,好家伙黑呼呼的一大堆人,他们全穿的黑衣服(就我一个人穿了件白色的卡叽布),一问,原来他除了我们这边的小伙伴以外,还联系了其他几个小团体。一共有30多个人,准备晚上集体翻墙进入大礼堂。

   7:20分电影准时开映,大门验票员已经离开了,我们一群人还蹲在墙角不敢动,因为放映十分钟后会开灯查票,我们过了这时间才能爬进去。这十分钟等的真的太辛苦,听到电影里传来的嘿嘿哈哈打斗声,一个个急的直跺脚。

    好不容易挨到大礼堂里面查票完毕,我们一看里面的灯熄了,立刻由赞赞等几个比年龄更大的指挥,分三面墙爬进去,我自然是赞赞在一起,他比我大两三岁,个子也差不多高我一头,他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大把的纸弹给我,让我踩着他的肩膀先从墙上爬进去,然后去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可我穿着白色的衣服,很容易让人发现,没办法,我只好把衣服脱掉,光着上身。悄悄躲在大礼堂后面的柴油机边上(因为那个地方我早都知道,可以看到里面的电影银幕),然后一边盯着上厕所的那道门,一边不时的望着,银幕上的那激烈的打斗场面,没一会我便被吸引住了,居然忘记了放风。也不知过了几分钟,忽然间听到一声怪叫“哪个”,紧跟着就有一大堆的人往我这边跑,边跑边怪叫“王太堂在抓人了”。吓得我浑身一紧,呲溜一下我就从柴油机房钻进了大礼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儿时农村夏夜看爱国露天电影感怀【七律2首】[七律]
那些年在部队大院看过的露天电影
3组*三月丨露天电影院
儿时的露天电影
【阅读悦读丨散文】马献武《谁愿陪我看一场露天电影》
恭城人,你多久没在村里看免费的露天电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