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最后一课,从了解到爱是升华,从制度认同到文化认同也是升华。而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无时无处不渗透着文化的特点,所以,使学生学好本课,也有利于理解我国的大政方针。本课由文化了解入手,提升出文化精髓,再到民族精神,层层深入。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的成果展示,使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 学情分析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一些中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了解民族精神特别是其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巨大的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地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要消除这些影响,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就有必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加以弘扬。所以我们采用视频、讲故事、MTV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知识的奥秘。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明确中华民族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当中;感知中华文化对今天的中国人具有深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从中华文华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结合各个民族对中华文化所做的独特贡献,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从今天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上,能够感受中华文化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培养和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了解中华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 教学环境与准备

PPT课件;多功能互动平台;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整合资料;课上利用多种媒体突破重点和难点。

●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设疑激趣

师: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外国友人Bobo来山东观看,并且买了一个十艺会的吉祥物“凤舞东方”,但他实在搞不明白,这个美丽的吉祥物到底是什么动物(出示图片),哪位同学能帮他解答疑惑?

生:是一个载歌载舞、欢乐喜庆、吉祥美丽的“凤凰”形象,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的一种鸟,是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生物,实际并不存在。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就和外国友人一起来了解这节课的内容——《灿烂的中华文化》。

2.感受文化,升华碰撞

(1)小导游谈“文化”

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外国友人不了解也是正常的。那接下来,Bobo要继续游览,想要了解我们中华文化,假如你是小导游,你将怎样对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传统文化?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搜索的中华文化的资料(文学艺术、科技工艺、衣食住行、名言警句、格言等)。(视频、PPT、图片、文字、诗歌等形式)

(2)自主感悟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师系统地整理关于中华文化的图片、视频,并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师:你看了上述视频有何感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传颂文化,激扬美德

教师讲身边的、历史上的名人的或自己的传统美德故事。(可以用网络搜索、电话采访、QQ交流、博客查询等方式搜集)

播放临淄实验中学的“一分钱工程”视频、图片,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

师: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对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4.思维碰撞,辨析明德

教师组织小组辩论会:当今社会,中华传统美德是否需要继承和发扬?(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通过辩论感悟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并且充分认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5.视频欣赏,情感升华

教师播放视频MTV“好人就在身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学生欣赏视频感受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6.践行拓展,文化传承

教师播放“齐文化”视频。学生利用地域优势,搜集、了解齐文化,通过网络、QQ、微信等方式交流齐文化,弘扬并传播中华文化。

●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多种手段获取知识,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探究、体验,通过践行促进健康发展。

● 设计亮点

1.思路清晰,板块明了,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通过问题导入、设疑激趣,感受文化、升华碰撞,传颂文化、激扬美德,思维碰撞、辨析明德,视频欣赏、情感升华,践行拓展、文化传承六大板块构成课堂主体,实现学生从对中华文化的感受、传颂、辨析升华到对中华文明的思维碰撞、激扬美德、践行拓展、文化传承的引导转变。

2.充分利用网络多种方式辅助学生学习参考论文

通过网络搜集科技、文学、艺术、中华名家、文化遗产、吃文化、穿文化等某方面内容,自制PPT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灿烂;通过电子相册赏析,进一步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通过微信、QQ群传播身边学生的美言善行,让学生明白,美德就在你我的身边;通过观看视频“好人就在身边”进行思想升华,弘扬中华美德。利用网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3.课堂设计、情景选择符合“三贴近”原则,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教学设计选材取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让学生在感悟、体验、反思中受到教育。通过临淄实验中学“一分钱”工程的节俭、助人等美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人魅力。通过“齐文化”资源的利用,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更好地践行中华文明的要求。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网络搜集、小组辩论、音频赏析等多种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48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 ——卓雅小学“以经典文化塑造儿童民族精神”德育探
习武者的武德武礼
第五课教学设计
徐明翠 探究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学生演讲稿——传承中华美德 做文明少年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