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计算机说服技术:倾听表达,技术说服第一课

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5401开学之初,如何及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的过程效益,促进学生较高技术素养的形成,这是信息技术课程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期解码,我们从技术与管理两个层次,借鉴最新的教育技术研究方向之一的“计算机(信息)说服技术”进行探讨。

其实,我们都知道“规定”或者“纪律”是基本的课堂秩序保障,但并不是课堂效益的保证。尤其是开学第一课,我们希望向学生交代这些准法规的条文来规范学习行为,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学习观。其实也不仅仅这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高中新生在语文、英语这类文化性极强的学科也严重存在学习观念与方法的形成性障碍。探索更新的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把教学内容融合更多跨界知识、技术与文化,这将是深刻的教育课题。本学期,我们将以“大数据”教学为学习方向,以“数据库”为技术内容,以“阅读”为活动项目,借助计算机说服技术的理念,从情感、行为、意识、技能多种层次深入说服学生形成科学素养与技术技能。第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反复的试验,采用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教学时序以及环境要素进行计算机(信息)说服技术的实验。高一新生第一课的课题核心思想确定为“学会倾听与表达,认识潜能的力量”。

● 采用不同种类的信息说服,观察倾听意识的变化

善于倾听无疑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首要素质,由于信息的泛滥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缺乏耐心,教师又往往在内容取舍、讲解方式方面不能与学生达成默契,于是学生的倾听素养不高。为此,先进行信息说服实验。

实验1:科技信息说服。

内容:播放《云广告》视频,让学生感受云计算如何改变工作与生活,涉及无线传输、虚拟实验、大数据、物联网、全息影像、柔性电路等内容。

要求:学生针对场景进行讨论,单个学生提出问题。

效果:气氛高涨,但发言不踊跃。看完视频,多数学生有些懈怠,对讨论不屑一顾,上网内容多数与问题无关。对其他学生代表的发言关注不高,共鸣较少。

实验2:励志信息说服。

内容:给以上同一班,继续播放《布洛克与教练的故事》,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潜能爆发的要因,坚持的力量,重复的鼓励,要有目标,要有梦想等励志内容。

要求:笔记三个关键词,学生讨论,单个学生谈一下感想。

效果:气氛凝重,感染很大。比科技信息讨论时,发言相对积极,倾听意识变强。

实验3:调整励志与科技信息的说服时序。

内容:在新的班内,先播放励志视频,再播放科技信息,中间时间简要讨论与发言,不做细致讨论。

要求:笔记两个视频各三个关键词,学生讨论,学生独立发言感想。

效果:先受到励志信息的说服,学生多数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和关于梦想、潜能等心理暗示,对科技信息观看专注度提升很大,笔记也更加清晰,发言踊跃。

从对比实验来看,第一,学生由于以往的自由倾听的惯性,在没有信息说服的情况下注意力的集中度与活动的参与度是一般及以下的。第二,不同的信息内容劝服的效果不一样,前沿科技类以新奇的视野对学生的认识观有一般以上的说服力,但是励志方面的信息加以音乐、字幕、故事情节等渲染作用,说服力变得更强。第三,首先用塑造性更强的励志信息说服,有助于后续对科技信息关注力的提高,起到铺垫作用。

可见,利用信息说服学生的情感与行为,不仅信息的内容,信息之间的关联、时序、配合更加重要。

● 采用网络说服技术,观察信息表达的科学性

通过几个班的实验,发现学生在发言时的信息表达,尤其是针对科学的信息表达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新概念的不熟悉,现实生活中即使存在相似技术也不易联系。例如,对“咖啡杯的温度变化显示”感觉很惊奇,但并不能联系到数字温度计或者物理中的传感器的知识,以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较弱也影响了发言的积极性。为此,我们改进了实验,采取边听边记,并阶段停顿使用网络搜索技术改进表达的准备。

实验4:边听边记边查,用技术协助思维与信息共鸣。

内容:播放Did you know(PPT版)或《云广告》,分段暂停,等学生根据笔记使用百度搜索感兴趣的新科技名词的信息。

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记录三个词汇,能够对一个词汇用自己的语言谈一下感想。

效果:在搜索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对感兴趣的词汇能够及时查找相关信息,通过图示、事例和原理等略读,大体把握概念,发言针对科学内容,减少了“很重要”等形式化观点,也提高了成就感。

通过在倾听中留白,给学生思考、记录、查询的时间,通过搜索技术说服改善了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为发言提供了资源,在技术说服下主动探索与交流的意识与行为得到很大的加强。例如,有一位学生搜索《云广告》中的虚拟学习的投影小狗,查询得知这属于“全息影像”技术,争先发言并展示了更多类似的图片与视频。再如,有一个学生对Did you know中的“变化是不可改变的”一句有兴趣,联想到光的传播速度,用搜索到的知识表达了他的观点:“我们看到的夜空中的许多星体都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它们过去的样子。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星体距离地球137亿光年,所以人们看到的就是此星体137亿年前的景象。”接着,他用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表达:“我们周围应该没有永恒的东西,现在我看到的你也不是现在的你,光传到我眼里的是过去的你。”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多学生的震惊。甚至,我联合另一个小组对他的观点点评,从细胞更新的角度“预言”:“明天,我们再遇见都是一个全新的你,每一个人都重新做人了!”

在技术的说服下,我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更容易相互讨论话题,更容易理解新事物,也更容易找到有助于自己表达的证据和方法。

● 反说服技术考验讨论,保持思维的独立与感性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偷偷上网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以前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上非网络课的时间断开因特网接口。但是,学生一样通过扫雷等小游戏来填充课堂的闲暇时光,甚至本末倒置上课不专心。为此,开学之初我们思考计算机说服技术的情感要素之一是“沉迷”心理,通过暗示、考验和公约方式进行反说服试验。

实验5:开着网络看投影,考验自己的专注力。

内容:以前,有的班经常有人偷偷上网,不得不断网。本学期网络全程开放,从第一课以观看投影、网络检索和表达交流开始考验自己的专注力。首先进行公共契约,规定上课上网的约定;关于游戏,可以专门提供时间进行训练或比赛;对超过一定违规比率的班在上课时间上给以限定;在公共讨论时间以大屏幕投影各机器画面,给游戏、聊天者曝光。

要求:只能使用网络技术查询、记录和表达信息,第一节课禁止QQ、游戏、淘宝等无关技术的使用。

效果:学生对网络都有“粘连”、“留恋”、“不上白不上”心理,只要有网络即使没有主要的任务,仍然喜欢在网上“闲逛”,这与有人不需要买衣服一样喜欢在淘宝或者商场闲逛是一样的心理。在把课堂纪律改为约定,并上升到公共契约,学生的认可度更高了;在约定条件下进行技术监控与技术限制进行契约的兑付,保证了契约的限制功能。

参考论文

作为技术课堂,某一项技术的限制实验并非单一目的,而是为了对技术说服的深刻理解与运用。特别是,由此在师生之间达成一种契约是有利用克服不良技术说服的,其实这是一种反说服的现象,并引起了相关的讨论,如优良技术说服方面“日志点赞找到成就感”“超链技术提高敏感与发散”。

不良技术说服方面,“有些男孩因为3D游戏审美提高,只爱数字虚拟美女了,所以眼界高了”。学生都说这个很有道理啊。实际上,“网瘾是计算机技术说服结果,刷博、淘宝、电子理财也是”,“数码摄影提高审美创作力”,但是,“地图导航降低地理空间感”,“电子宠物改善生活规律”。在师生众说纷纭中,大家对计算机(信息)说服技术这个泛概念,确实也有了一种感受技术在说服人发生改变。即使在iWatch、谷歌眼镜等超级个人技术发展的未来,我们在被说服与反说服的抗衡之间还是要注意保持人独立的特性。

总之,在第一课,在对计算机说服技术的体验中开始信息技术学习的启程;从第二课开始,我们将从大数据构造着眼,去建设属于学生大众的数据库,从这样的技术项目中完善自己的阅读与审美、创造与创新,让技术课程成跨界的技术说服。

参考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下微机工作计划
胡必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教学艺术的思考与探究
人教版_七年级上_第一单元 图文处理与编排_第1课 搜集与处理文字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生物老师王小梅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属于( )。数据处理辅助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