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息论基础及应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

摘 要:数学学科下信息论基础和代数密码与编码两门课程独立开设,然而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两门课程整合为信息论基础及应用,进而探索其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信息论 代数密码与编码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1

数学学科下设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希望学生在学好数学基础课的前提下,进一步掌握信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先进理念,进而成为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协同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在大三开设的信息专业基础课《信息论基础》和《代数编码与密码》,两门课程均具有理论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且关系十分密切,表现为:①两门课程都是涉及数学和信息两大领域,体现了数学方法在信息科学领域的应用,目的是培养信息科学技术和产业领域受过良好训练的数学人才;②信息论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是编码和密码的理论基石,而后者是信息论的主要应用;③由于信息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故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特别是在信息处理技术方面;④这两门课程有部分内容相互重叠,课时量少,有限时间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

因此,如何将这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充分考虑它们的课程特点和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信息论基础及应用的教学体系,无论是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还是对该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及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1 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通过制作课程的教学课件、配套的学习指导和实验,创新的提出专题讨论环节,开展实验活动,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置专题讲座和专题讨论等,我们探索和改革了“信息论基础及应用”课程体系建设。

(1)将两门课程有机地合并成一个教学体系——信息论基础及应用,分两部分完成全部教学。《信息论基础及应用(上)——信息论基础》,主要完成信息论基础理论方面的讲授,《信息论基础及应用(下)——编码与密码》,主要介绍代数编码和密码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在精品课程《信息论》的平台下,基于建设的需要,师生共建网络教学平台,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3)开设专题讲座。在学好数学基础课和信息专业课的前提下,围绕信息技术中与信息论关系密切的新技术、新理论,开设信息知识相关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动向,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应用背景的理解。

(4)增设实验课程,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验以C语言(包括C++)和MATLAB为主要编程工具,编写实现信息论基础及应用教学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实验分为基础实验和高级实验两部分,高级实验部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例如,设计实现无失真数据压缩和有失真数据压缩的应用程序,卷积码的实现等。

(5)设计适当课时的专题讨论。设计适当课时的专题小组讨论(内容和形式可以具有灵活性),旨在促进学生更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动向,深入整合所学课程,并为毕业设计、继续深造或者就业提供指导。

2 教学改革成果特色和创新点

在该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重视现代教育方法、技术手段的应用,强化教学过程,增强师生交流。以素质教育为教育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河南大学“信息科学本科教学团队”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的支撑下,主要进行了教学思想和内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讨和革新。改革成果具体如下特色:

2.1 教学思想和内容方面的成果特色——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兼顾逻辑和直观,且信息量大。指导高年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其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2 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的成果特色——理论和应用相结合

为了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论基础理论部分和基于该理论的代数编码与密码进行整合。在打好学生数学基础的前提下,把信息科学方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高新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充实其应用背景。

2.3 教学形式方面的成果特色——传统授课和网络平台相结合

围绕信息技术中与信息论相关的学术和科技动向,设计专题讨论、实验、小组学习等。并基于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师生共建网络教学平台,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3 结语

以上这些知识我们在教学过程和课程改革中的初步探索和实践。通过在我校范围内的试用,主要应用于本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依托数学学科的优势,加强信息科学方面和相应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学以致用,有效地拓宽和提高了考研和就业面。改研究成果可供其他设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高校、教师借鉴,并有利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规范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论文

(河南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参考文献:

[1]金蓉,朱广信.信息理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形式的整合应用[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3):88—92.

[2]岳岫峪,张振荣,覃团发.“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2007(32):226—228.

[3]傅祖芸.信息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沈世镒,吴忠华.信息论基础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姜楠.“信息论”课程本科教学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24):52—54.

[6]曾军英,翟懿奎.“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57—58.

[7]虞湘宾,徐伟业.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75—78.

参考资料

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546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中的教学改革点滴谈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的“印刷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明日开课啦:看VR如何改变你的记忆周期!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主题内容(范例)
信息化频道_信息编码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