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国和柬埔寨为什么会因一座寺庙而争斗不休?

柏威夏寺之争

作者|羊洋洋

责编|Thomas

泰国和柬埔寨在两国边界有一块大约4.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这块争议地区南侧的马夸山摩艾丹崖顶上有一座印度教寺庙遗址—柏威夏寺,泰柬两国围绕柏威夏寺爆发过激烈的冲突,称之为“柏威夏寺之争”。

2013年4月15日,海牙国际法庭举行了关于泰柬边境柏威夏寺附近地区领土争端问题的听证会。针对这片争议地区,泰柬双方从2008年到2011年先后发生多次军事冲突,甚至动用了榴弹炮等重型武器。在2011年的冲突中,双方死亡人数就超过了十人。

▲柏威夏寺遗址

柏威夏寺虽地处泰柬边界,但它的位置对泰国十分有利。这座寺庙在柬埔寨一侧是悬崖,只能从泰国一侧进入。而且该地区还是一望无垠的柬埔寨北部平原的制高点。

某种意义上控制住了柏威夏寺地区,就可以威胁到整个柬埔寨北部平原。如此重要的边境要地,泰柬双方自然都不想放弃。

▲柏威夏寺所在地形,其中靠近柬埔寨一侧是悬崖

柏威夏寺尽管近几十年在柬埔寨的掌控中,但是其周边地区的归属却是悬而未决。在2008年柬埔寨将柏威夏寺及其周边地区一起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泰国以争议领土不能申遗为由,强烈反对柬埔寨的申遗行为,自此后的三年双方冲突不断。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境内,与泰国的边界位置

一座控制在柬埔寨手里的寺庙为什么会引发双方的争执不断,其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一、帝国荣耀与衰落的见证者

柬埔寨尽管现在在东南亚的十一国之中,不论面积还是GDP亦或者是军事实力都处于不起眼的位置,但它却是这些国家中历史最悠久的。柬埔寨是东南亚最早建国并且创造出辉煌灿烂文化的国家。不仅如此,柬埔寨一度还是中南半岛的霸主。

公元1世纪,高棉人在湄公河流域建立了柬埔寨早期的国家——扶南国,鼎盛时期的扶南国控制了中南半岛中南部的大部分领土。中南半岛因为离印度近,相互之间也没有险峻地形阻挡,因而印度教在公元3世纪就传入了中南半岛。扶南国及其之后近千年的帝国统治者都接受了印度教并把它作为控制人民思想的一种手段。

▲印度教的传播

扶南之后,柬埔寨相继进入了真腊和吴哥时期,其中9-15世纪的吴哥王朝是柬埔寨最辉煌的时刻。吴哥帝国在这段时期曾统治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其疆域从东部的越南向西延伸到缅甸,从南边马来半岛向北延伸到中国边境。现在泰国、柬埔寨和老挝所在地区都曾是吴哥帝国的领土。

▲公元900年的中南半岛

统一的吴哥王朝拥有着肥沃的土地,再加上政府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使得其农业发达,据记载当地的水稻可以达到一年三到四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国家强盛,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吴哥的国王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修建了一大批寺庙建筑群,其中就有柏威夏寺。

柏威夏寺坐落在当时吴哥帝国首都吴哥城东北方海拔550米的马夸山(扁担山)上。作为一个横跨中南半岛的大帝国来说,马夸山刚好在帝国腹地。在古代君王的眼里山地是藏有灵气的地方,再就是这个地方的位置极佳。马夸山的南侧是一望无垠的柬埔寨北部平原,站在柏威夏寺所在的悬崖上可以俯瞰整个柬埔寨北部平原甚至天气好的时候能够看到当时吴哥帝国都城吴哥城旁边的东南亚第一大湖——洞里萨湖。作为一个君主能够将自己国土一览无余,那绝对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柬埔寨地形图,其中马夸山就是柏威夏寺所在山脉

公元9世纪耶输跋摩一世时期就开始修建柏威夏寺,经过200多年十几位君王的努力才得以建成。从扶南国建立到柏威夏寺建成这段时间,由于印度教在柬埔寨居于主要地位,因而这座寺院供奉的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

公元13世纪后,吴哥帝国因为国内政治混乱迅速衰落。生活在吴哥帝国北部的泰人趁此机会先后建立了素可泰、清迈、兰纳等割据政权,这些政权一开始为了自身的独立,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吴哥帝国。

▲深蓝色为13世纪素可泰王朝的疆域

泰人政权的壮大刚好赶上了元军的扩张。素可泰等泰人政权主动与元朝交好来获得元朝的支持和认可。泰人政权南边的吴哥帝国国内王位争夺混战不断,西边的邻国缅甸因为攻击元军控制地区则是遭到了元军的打击。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素可泰等政权逐渐站稳了脚跟并不断向南扩张。

14世纪,素可泰政权被阿瑜陀耶王朝兼并。阿瑜陀耶王朝为了掠夺柬埔寨的财富不断对柬埔寨用兵。1351年,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出兵占领了吴哥城。

从此之后一直到西方殖民者入侵,泰柬之间的争斗不断。在这段时间泰国是柬埔寨的苦主,泰国屡次入侵柬埔寨。在泰国的蚕食下,柬埔寨的北部领土逐渐丧失、疆域越来越小,而泰国的边界则在不断向南推进。

亡国不久的柬埔寨趁阿瑜陀耶与清迈争斗的机会重新恢复了独立。泰国不甘心放弃到手的土地,1431年再次占领吴哥城,想要将柬埔寨彻底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在泰国想要将柬埔寨吞掉的时候,它的西北部缅族人实现了统一。刚统一的缅甸兵强马壮,为了掠夺泰国的财富,发起了对泰国的进攻,因而泰国只能暂时放松对柬埔寨的控制。但泰国在扩张的过程中先后将柬埔寨北部和东部的马德望、暹粒和乌汶以及柏威夏寺所在的地区纳入了自己的控制下。

▲15世纪的东南亚,其中柏威夏寺在澜沧王国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柬埔寨遭受到泰国入侵的时候,它东侧的越南经过扩张统一了南北也成为了一个强国。到了17世纪,越南为了获得柬埔寨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也加入了对柬埔寨的争夺。在泰国和越南这两大势力的入侵下,柬埔寨彻底沦陷了。

▲图中最下方绿色部分是越南从柬埔寨手中夺取的领土



二、法国入侵寺院归属有争议

正当泰越两国在柬埔寨争夺不休时候,法国殖民者开始在中南半岛出现。法国和英国从1756到1763年为了争夺海外的殖民地爆发了战争,最终法国战败。失败的法国只能将北美的殖民地加拿大和南亚孟加拉的殖民据点割让给英国。

▲七年战争中英法之间的魁北克战役,此战役后法国丧失了北美殖民地加拿大

战争失败的法国不甘心放弃在东南亚的特权,转而入侵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法国想以越南南部为基地打造它在中南半岛的势力范围,并且法国还想以此为跳板将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的西南。

柬埔寨想要摆脱被泰国和越南控制的情况,保持国家的独立,但是因为自身太弱小,因而期望有个强国帮助。法国的出现正好符合柬埔寨的需求。柬埔寨想要驱虎吞狼,怎知道引来的猛虎更贪婪。法国为了将柬埔寨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要求泰国归还占领的柬埔寨土地,而泰国却不想放弃在柬埔寨的宗主国地位。最终在法国的武力逼迫下泰国归还了暹粒省等地。

▲鼎盛时期的泰国疆域,现在的柬埔寨、老挝都在它的控制之下

法国的扩张引发了英国的担忧,英国不想法国独占中南半岛,因而从与印度接壤的缅甸入侵中南半岛。两国一东一西开始将中南半岛纳入了自己的控制之下。

两国尽管争夺激烈但是也不想发生战争,因而1896年法英两国签订协议,划分了双方在中南半岛的势力范围。其中泰国以西的缅甸等地属于英国,泰国以南以东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属于法国,泰国则成了两国的缓冲地带。根据该协议,泰国必须将西柬埔寨(马德望、暹粒、诗梳风)还给柬埔寨,但柏威夏寺及其周围地区还掌控在泰国手里。

▲泰国领土丧失

在这之后,法国为了扩大自己控制区的范围,还强迫泰国签订条约来扩大保护国柬埔寨的领土。1904年,驻中南半岛的法国殖民者与泰国政府成立了一个联合委员会来重新商定泰柬的边界。双方一致同意沿马夸山山脊作为两国的边界线。

按照这个条约,柏威夏寺应该属于泰国,但是由于泰国没能力绘制地图,因而这份工作就由法国官员负责。勘界的法国军官为了扩大法国的控制区,将柏威夏寺划归柬埔寨。地图绘制后,泰国官员限于对地图的不懂没有发现地图的异常,因而没有任何异议地领取并分发了地图。

▲红色马夸山的山脊线和分水岭线,这也是泰法商议的分界线,黄色是法国勘界时候改动的分界线

泰国直到1935年才发现了地图有问题,但却慑于法国的强大仅仅只是表达了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了泰国机会。1940年,法国在德国的闪电战下迅速沦陷,这导致了其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政府孤立无援。而日本趁法国沦陷的时机,侵入到中南半岛,泰国认为这是出击法军夺回被割占领土的大好时机。

▲第二次法暹战争的支持者泰国总理銮披汶·颂堪

1941年,泰国在日本的帮助下迫使法国将争议领土(柏威夏寺)以及柬埔寨的马德望省等领土给泰国。二战结束后法国卷土重来,法国强调如果泰国不归还1941年割占的领土,那法国就反对泰国加入联合国。在法国的逼迫下,泰国又将这些地方还给了柬埔寨。



三、西方撤离,争执不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中南半岛各国为了自己的独立与日本进行了艰苦斗争。他们相信既然反抗日本能够取得胜利,那面对法国的再次侵略也能够取胜。

二战后的法国实力大大下降,忙于本土的经济恢复因而放松了对殖民地的控制。趁此机会越南、柬埔寨人民进行了反法的斗争,其中柬埔寨在西哈努克亲王的领导下于1953年获得了独立。

▲西哈努克亲王

当法军撤出柏威夏寺地区后,泰柬两国都宣称对该寺附近地区拥有主权。1954年泰国先下手为强出兵占领了柏威夏寺,柬埔寨立刻提出抗议,并将泰国告上了海牙国际法庭。

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以泰法勘界地图泰国没有提出异议为理由,裁定柏威夏寺归柬埔寨所有,但将神庙的入口通道划给泰国。这样一来,尽管神庙属于柬埔寨所有,但泰国却掌握了进出神庙的主通道。海牙法庭只是判决了柏威夏寺的归属,并没有将柏威夏寺所在4.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的归属以及分界线进行裁决,这为之后双方的冲突埋下了祸端。

1963年后,柬埔寨调整了其行政区划,将柏威夏寺和周边一些地区新建立了柏威夏省。为了缓和同泰国的矛盾,西哈努克亲王宣布,泰国公民进入寺庙可以不用办理任何通行证件。柬埔寨的决定使得两国进入了一个和平时期。其后尽管柬埔寨国内动荡不安,但是两国还是坚持共同开发柏威夏寺的原则。

▲图中红色为柬埔寨的柏威夏省

泰国曾想和柬埔寨一起将柏威夏寺及其周围地区“申遗”,但遭到了柬埔寨的拒绝。柬埔寨独自“申遗”的行为遭到泰国的反对。两国关系因此恶化。按照《联合国申请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只有周边邻国没有争议的古文物才能“申遗”,泰国认为柏威夏寺周围的领土还属于争议地区不能申遗,最后只有柏威夏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柏威夏寺申遗成功引发泰国国内广泛抗议。泰柬两国军队发生冲突,互有伤亡。在这种形势下,柬埔寨申请国际海牙法庭对1962年的裁决进行解释。海牙法庭重申了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但是对于泰柬在4.6万平方公里争议土地的界限还是没有做出划分。

▲图中斜线部分为泰柬两国争议领土

泰国和柬埔寨政府都接受了海牙法庭的裁决,泰国也接受了柏威夏寺属于柬埔寨,而入口属于自己的现实,但对于争议地区的解决则回到需要双方和平协商的起点。对于柏威夏寺泰柬两国继续沿用西哈努克亲王时期的政策,两国人可以免签进入寺庙。双方的和解使得两国的边境再次归于平静。柬埔寨在申遗成功后,修筑了一条连接吴哥窟和柏威夏寺的公路,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了柬埔寨旅游业中的一条热点线路。


你可能错过

湄公河三角洲:曾经属于柬埔寨上千年,为什么却被越南抢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泰柬恩仇录:一场“青年泰国”对“老年柬埔寨”的800年暴打史
柬埔寨:中南半岛的四战之地
泰国和柬埔寨为什么会因一座寺庙而争斗不休?02
【柬埔寨】柏威夏挣扎在泰柬边境的世遗
中老柬铁路可行否?既修中老,明渡柬埔寨
为什么越南总对柬埔寨念念不忘?看看“印支联邦”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