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祈雨的徐门石潭

徐 门 石 潭

从东店子村东侧的一条土路向北行走一公里,就到了老龙潭山,山高百余米,一峰独秀,远远望去,整座山掩映在低矮的翠柏和群山环抱之中,山上有一处神奇的石潭,苏轼称其为徐门石潭,当年他来这里谢雨写下了《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徐门是徐州的别称,徐门石潭也就是徐州石潭,可见这座石潭在徐州泉水中的地位非常高。

石潭不大,有两个多平方,处在一块天然浑成的巨石的下面,巨石凹下去的地方是两处泉眼,形如牛鼻,状如老龙,深不见底,泉水缓缓涌出。

石潭非常有名气,山南山北的老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称它为牛鼻子泉,说它深不可及:“二十根绹绳连结起来也达不到泉水的底部”。绹绳,牵牛的绳子,一根有5米多长。

明万历《徐州志》则把石潭同汉王拔剑泉、饮马珠泉、吕梁七十二泉等并列为徐州的山川名胜,特用百余字介绍苏轼请命于天,投虎头于潭中激龙,为民祈雨的历史典故。

然而,许多人对牛鼻子泉是不是苏轼祈雨的徐门石潭抱有争议,因为有人认为石潭在金山桥经济开发区的霖雨山庄,还有人认为石潭在金山桥经济开发区龙潭花园,这两个小区都有一处石潭,并且小区的命名均和苏轼祈雨有关。

霖雨山庄在小区的东南角打造了一处近三百平方的有关苏轼祈雨的特色景点,潭边配有水榭和园亭,水榭的楹联是马奉信先生书写的“霖雨春秋布甘露,龙泉昼夜润苍生”,祈雨亭内是一通两米多高的石碑,碑额雕有龙纹,龙头栩栩如生,阳面是苏轼书写的“霖雨苍生”四个红色大字。这儿是一处宜静、宜教、宜乐的人文景观,营造了浓厚的苏轼祈雨文化氛围。

龙潭花园的石潭,由于泉水旺盛,已被金山桥经济开发区政府改建为八千多平方米的龙潭水库,潭边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与龙潭花园的欧式别墅俯仰生姿,交相辉映。

苏轼祈雨的徐门石潭在哪里?这个一直困扰大家的问题,徐州地方志给出了答案,这要从石潭所在的山峰位于盘头山南支脉谈起。

盘头山是一条小型山脉,由主脉、北支脉和南支脉组成。

1、主脉,清同治《徐州府志·山川考》:“响山又东偏北为盘头山,山长十余里,南为乔家湖与店子湖合,北为石桥山。”这条主脉是东西走向,包括羊山、南楼山、蔡山等众多山峰,它的南侧与乔家湖和店子湖接壤,北面和东洞山相望。

石桥山现在改称东洞山,民国《铜山县志》说“中间一车道,山下有洞甚深邃,无敢入者。”东洞山一号墓在明朝已经被盗掘,由于墓壁上刻有明代造像,所以也被附近的群众称为“仙人洞”。

2、北支脉,清同治《徐州府志·山川考》:“盘头山东北有南北横岭,此盘头山之支麓,岭东村名盘头北,即接荆山口石桥。”北支脉是南北走向,包括凤凰山、蟠桃山、庙山等山峰,盘头北即桥南头村。这条支脉可以从日本军方1922年绘制的军用地图上清晰地看到。

这幅地图分辨率是五万分之一,地形、村庄和道路的标注非常详细,绘图时间处于清同治《徐州府志》出版之后,民国《铜山县志》出版之前,因此,地图记载的山脉地形可以印证两本方志关于盘头山的记载。

在这幅地形图上,桥南头村的庙山往南连着蟠桃山、凤凰山和爬山,这就是盘头山北支脉,如今随着金山桥经济开发区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消失在高楼大厦和宽敞的道路之中。

3、南支脉,清同治《徐州府志·山川考》:“盘头南偏东为圣水山、青顶山、尖山,以上三山俱城东八里,皆相连峙,宋郡守苏轼尝于其下石潭祈雨作《起伏龙行》,州志尖山一名光山,按或即南支之出头山。”其中“南支”是说“圣水山、青顶山、光山”是盘头山南侧支脉。苏轼祈雨的石潭就在南侧支脉

把清同治《徐州府志》记载的盘头山主脉、北支脉、南支脉厘清之后,我们结合百度地图就可以看到霖雨山庄和龙潭花园的石潭均位于盘头山主脉,显然不在苏轼祈雨的南支脉之中,因此这两处石潭不是苏轼祈雨的位置。

苏轼祈雨的石潭位于南支脉“圣水山、青顶山、尖山”的哪一座?

对此,清代的学者孙运锦先生已经考证过了,对“按或即南支之出头山”这句话,民国《铜山县志》添加了他的论断:“州志尖山一名光山,孙曰或即南支之出头山,案今俗名之老龙潭山,盖即三山之一。”他确认苏轼祈雨的光山就是俗称的老龙潭山,它是“圣水山、青顶山、尖山”三山之一。

孙运锦(17901867),字绣田,又字心仿,自号铁围山樵,徐州地方知名学者。他私篡了一部徐州志书《徐故》,收罗广博,考证精审,清同治《徐州府志·山川考》存在疑惑的地方,多处有他的注解。

苏轼祈雨的石潭在老龙潭山,牛鼻子泉就是苏轼祈雨的石潭吗?这个问题史料没有记载,还需要查证落实。

爬山往南,只有三座山,是三山相连,小山子村民把这三座山叫做小山子、大山、老龙潭山。大山的东南角连着小山子,山已被开山采石破坏得面目全非,西南角连着老龙潭山,牛鼻子泉位于老龙潭山的西南向阳处。

采访的时候,邀请东环办事处昝金刚先生,经他的介绍,拜访了蟠桃村、东贺村、小山子村七位有名望的老人。

前蟠桃村刘柱军说:“我们把那三座山叫小山子、光山、老龙潭山。这三座山只有牛鼻子泉。”

家住小山子山上的83岁王继明老人说:“解放前,大旱的时候,附近村庄还有来老龙潭求雨的。听老人讲,泉下的庙是土山寺的村民扒掉的,土山寺地势低洼经常被淹,庙门对着土山寺,他们认为不吉利。”

西贺村92岁的王继贵老人年少时经常来老龙潭山,也没有遇到其它的泉。

西贺村91岁的孙荣双老人说:“从小经常去牛鼻子泉,这三座山只有这一口泉,泉下原有一座寺庙,解放前只剩庙台,15年前泉下还有一块残碑。”

这块碑刻目前已被私人收藏。正面“霖雨苍生”四个大字,背面记载了老龙潭距离徐州十八里,当年因大旱,在这里举行祈雨仪式的经过。因碑刻遭到人为破坏已看不清立碑年代。

这些老人的回忆,说明老龙潭山只有牛鼻子泉,别无二泉,结合其它的地质勘查,可以确定牛鼻子泉就是苏轼祈雨的徐门石潭。

至于苏轼祈雨处在“境山”或“吕梁山”的说法,看看清康熙六十一年《徐州志▪图考》就不言而喻了,“圣水山、青顶山、尖山”是苏轼祈雨所在的位置。

苏轼在《起伏龙行》中刻画了石潭的细节:“上攲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现在的牛鼻子泉,巨石和洞穴同苏轼的描述非常吻合,石潭倚靠着古朴沧桑的巨石,泉眼幽沉深邃。

苏知州当年在这里祈求神灵赐降甘雨,朗读《徐州祈雨青词》:“水未落而旱已成,冬无雪而春不雨,烟尘蓬勃,草木焦枯。今者麦已过期,获不偿种;禾未入土,忧及明年……”。

文章发表于2017年4月21日《彭城周末》

徐州电视台于2017年5月制作:

《徐州文史学家探寻苏轼为徐州百姓祈雨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温经典:探访徐州渐逝的名胜
徐州人的老知州——话苏轼与徐州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玉溪我来当导游
重新发现黑龙潭
台州,这些龙岙龙潭很传奇
白兆山求雨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