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媲美M1加兰德步枪,如此性能优异为何其装备数量反而不如98K?

二战是步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国角力的同时也纷纷对自己的制式武器加以改造,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半自动武器的发展。美国、苏联先后投入到半自动武器的设计与制造中,比如1937年正式投产的M1加兰德步枪,凭借导气式工作原理,自动完成抛壳、上膛,大大增加了前线步兵的火力持续输出,而苏联紧随其后,也于1940年列装上了SVT-40半自动步枪。在血雨腥风的二战战场,苏德始终为敌对状态,德国人能眼睁睁看着轻武器落于人后吗?

当然不能,德国人拥有出色的战术,凭借闪击战征服了很多国家,这也说明在战术的背后是有很强的军事科技作为支撑。早在1938年,德国国内就出现了关于"自动化武器"的声音,可当时的元首以及大本营多数军官沉迷在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中,认为只要拥有勇气和得当的战术就可以打败敌人,一把毛瑟K98就足以了。如此一来,半自动武器的研究暂时搁置,毛瑟依旧生产着K98栓式步枪。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巴巴罗萨计划执行初期,德国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因此决定在非常不利于作战的冬季向莫斯科发动总攻。后来的结局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德国遭遇到了入侵苏联后的第一次惨败,苏联则趁机巩固了整条防线。而在两军对阵中,德国人也顺手夺走了一些苏军武器,其中就有SVT-40半自动步枪,该枪战斗全重仅有3.6KG,装填10发弹匣,具有很好的操控性和火力,德军很多班组也因此而成功逃脱苏军的包围。

不过,执行巴巴罗萨计划中的德军并非全部为作战人员,毛瑟、沃尔特两家知名武器生产商也派出了自己的工程师和观察员,负责实地检测武器的操控性能,在出发前,公司又交给了他们一个新任务:将敌军武器拿回公司进行研究。GW41于1942年批量生产,但由于一些特定原因只生产了6000支,这批枪支很快下发到部队,但德军对此却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半自动步枪解决了栓式步枪火力输出弱的缺点,更适合用途阵地战和巷战。而反对者则表示,GW41比较笨重,不如98K用着顺手。

已经拿到GEW41生产订单的沃尔特公司马上着手改进,参考了M1加兰德步枪和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后,沃尔特公司终于找到了问题关键:上弹方式。原来GEW41型半自动步枪仍采用上填式供弹,士兵将10发弹匣由机匣顶部填装,才能完成装弹,这就与令人恼火的K98步枪差不多了,所以沃尔特加紧了武器更新换代,并于1943年投产,这款改进后的枪支就是日后令人望而生畏的GW43半自动步枪。

GW43将上弹方式从上填转为下填,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从下部填装供弹,发射枪弹时火药气体会导出枪管,推动一个活塞向后运动,完成抛壳、上膛。改进后的GW43大量列装部队,成为了德军前线火力的重要保证,虽然它的有效射程只有400米,精度也不高,但相比于美军M1加兰德步枪,GW43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不过,随着战争的推进,陆军武器局采用了"无差别法则",将GW43进一步改装成狙击步枪。最初该枪加装了ZF41型瞄准镜,后来又更换成ZF42型瞄准镜,德军的有效射程已经远远超过了苏军,甚至可以与美军媲美。

1944年,德军武器局扩大了GW43的生产,为了有效进行区分,一些工厂生产的G43被改称为K43,根据德军最后的统计数字,二战期间,该枪总共生产了不到35万支,是远远满足不了近500万德军的需求的,所以大部分德军依然在使用老旧的毛瑟K98步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悲催的G43:苏联“简单粗暴” 德国精致,碰撞出的惆怅之火!
盘点二战时期,十大半自动步枪
二战德军轻武器的发展(一)被遗忘的半自动——Gew43半自动步枪
二战半自动步枪美苏德谁最强?一票国家后悔真不该和加兰德同时代
栓动步枪和半自动武器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拿着98K也没有办法
还在迷恋98K?其实二战期间,它才是最好的步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