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不自律啦?别慌!那是攒“颓废值”!

我们总是会因为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而自责。它就像一头难以驯服的大象,我们想让它往东,它却偏偏往西。

比如周末在家,完整的自由时间,你明明知道自己应该用来学习提高自己,却还是控制不住去刷剧、打游戏。然后娱乐完其实又很空虚,感觉自己没干正事,荒废了时间;

比如工作中,你明明知道今天应该先完成下个月重点项目的策划案,花更多时间去搜集资料、思考创意,但却花了很多时间去处理打印、开发票、寄快递这些琐事,费好大力气才能真正开始这个任务;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那些事情不重要又不紧急,但还是会忍不住花很多时间在这些事情上呢?

一般我们会说是因为自己自制力太差。是的,一部分原因是这样。但还有另一个原因,一个更加积极的原因,却被大家忽略了。

阿德勒的目的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目的。如果我们总是坚持这种行为,那必然能从中获得某种好处,否则趋利避害的本能,一定会让我们自觉终止这种行为。

那么这些看似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

《心流》书里提到过,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内心秩序,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序、舒适。像看电视、打游戏、整理发票等等这些事情,都是重构自己内心秩序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讲,要事,都有一定的难度,总是会让我们感到更加焦虑。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陷入失序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好受,为了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我们就总想抓住手头能做的简单的事情,来让自己获得内心的秩序感。

在电影《迷雾》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浓雾席卷小镇,把众多镇民困在一个超市里,大家陷入一片恐慌。超市里边有几位工作人员,明知道外面的浓雾特别诡异反常,却无视危险硬要开门去浓雾里维修一个无关紧要的排气管道,任谁劝都不管用。另一位冷静的超市职员看得很透彻:“他们已经完全拎不清轻重缓急了,刚才他们已经被吓坏,陷入混乱。但在这里,有他们能解决的问题,于是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搞定它”。

类似地,在游戏辐射4里边,也有这样一段情节。核战之后,主角被冰冻在地下多年,才脱困返回家园。此时,当初的社区早已一片狼藉。不过,却与战前的家务机器人噶抓意外重逢。在聊天中,发现噶抓一直言不及义,反复唠叨一些像清理地板、为汽车除锈等等这样的琐事。在废墟之中,清理地板有多大的意义?作为高水平人工智能的噶抓当然清楚。只是与人类相仿的心智设定,让它把这些简单的琐事当作重构内心秩序的一种手段。

像这些第四象限的琐事,都没有什么难度,也都在我们的舒适区内。当我们面临恐慌、不测时,舒适区就好像避风港一般,让我们本能地蜷缩在这里,寻找确定的事情,来远离外面的不确定,从而让自己内心稍稍舒适起来。

所以,我们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做那些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来帮助我们快速重构自己的内心秩序,让自己恢复平静。

但是心流的研究还发现,做这些简单的事情能够带给我们的,只是短暂的秩序感。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内心无序的状态又会回来,并且可能会更加强烈——因为感觉自己浪费了时间。

要真正建立内心秩序,还是需要去做那些开始的时候有点难度,但进入状态后却能获得巨大收获,能让自己感到有价值的事情。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用之前讲过的习惯一“积极主动”,再来重新看待拖延这件事。

从坏的一面看,拖延影响了我们要事的进度。从好的一面看,它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当下的心情。

所以,它不完全是一件纯粹的坏事。我们需要利用它的好处,同时规避它的缺点。

我们可以将拖延作为“今天又是颓废的一天”的宣告,也可以把它变成“想要积攒力量以应对之后更繁重的挑战”的序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周期节律,有精力特别充沛的时候,也有状态不佳颓废低迷的时候,就好像曲线会有波峰波谷一样。

没人会永远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也没有人能一直做那些有难度但重要的事情。时而处在颓废周期老想着消磨时间,时而又处在上进周期满怀雄心壮志想干成一些大事,这就是大部分人真实的周期节律。

认清自己的周期节律,就会减少很多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

这些年来,网络舆论有一种营造“颓废焦虑”的倾向,树立各种“比你牛的人还比你更努力”等等这样的人设,来鼓励自律,打击颓废。这一点本没有什么错,但什么事情一旦过量,就容易有问题。

当这段时间很累时,自然会想要去放松颓废;而当这段时间很颓废时,自然会想要上进干些正经事。

大部分人都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很难长时间上进或者长时间颓废。正常人的娱乐颓废,就是攒颓废值,就是在修复自己在上进期透支的产能,就是在冷却自己的大招,它没有什么错,没必要因此而过度焦虑。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先放下自责的情绪,接纳自己有颓废偷懒的状态。甚至可以主动先去做一些简单却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来整理内心秩序。

降低自己的内耗之后,我们可以再想办法,更好地驯服注意力这头大象。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建议可以试试这两个方法:

一是觉察。

当自己状态不好、想要拖延时,可以借助阿德勒的目的论来觉察,自己当下保持这种负面状态的目的是什么。

在之前的《羊梨答疑》栏目里有一集节目叫做《伤心的目的是什么》那里边就举了一些运用目的论这个工具来做自我觉察的例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举一反三,在很多时候就能找到问题的病根,自然就改变了拖延的状态。

还有些时候,即便我们使用了目的论觉察的方法,还是不想上进,这时候就可能确实处在颓废期,那就接纳这样的事实,好好地玩耍,攒攒颓废值吧!

二是心流。

心流理论发现,每个人都有能够让自己产生心流的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人们会忘记时间,克服困难做完之后,会感觉愉悦充实,不知不觉就能够聚精会神度过一段时光。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记录,自己这一周都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在做哪些事情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并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找到能让自己产生心流的事情,尽量让它跟自己的要事重合,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正反馈。

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的周期节律在颓废周期和上进周期之间流转,也正是产出产能平衡的一种表现。

只要我们在颓废周期,注意它的度,别伤害健康,别出现恶性上瘾行为;而在上进周期呢,利用好自己的注意力资源,把它多多集中于真正的要事和心流事件上,提高自己的效能。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告别“颓废焦虑”,不必再苦哈哈地上进,完全可以在保障自己有充分放松娱乐的同时,还能做一个高效能的人。


本期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拆书系列节目第十二集,前面的节目请点击:
第一集:继勇气系列之后,我郑重推荐这本书
第二集:在当今时代强调个人品德,是不是有些老土过时?
第三集:为什么人生操作系统如此重要?
第四集:做一个“独立”的人,更要敢于做一个"互赖"的人
第五集:“高效能”和“成功学”,不是一码事
第六集:情况再坏,你也总有选择的自由
第七集:给“影响圈”理论打个小补丁
第八集:预防职场中年危机?试试复利思维
第九集:不纠结的人生,需要先确认你的生活中心
第十集:《被讨厌的勇气》和《七个习惯》这点犯了冲,该听谁的?
第十一集:撕掉你的计划表吧!高效的时间管理,试试这样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Fantasy: 睡眠就是黄金
为什么你越自律,反而越焦虑
人体三节律和五运六气中医模型的耦合性
摆脱精力不足的3个高效方法
睡眠革命读后感以及相关睡眠技巧
原来男人也有“大姨妈”,男人也伤不起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