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理解阿德勒学派所说的“人生不需要目标”?

用电影的语言表达思想,用思考的力量逼近真相。大家好,这里是羊梨拆书之《被讨厌的勇气》系列节目第二十六集。

前面两集拆书节目中,我们一直在讲阿德勒对目标驱动型幸福观的批判,书中甚至借哲人之口否定为人生制定长远的规划。这可能会让一些初次接触阿德勒学说的朋友感觉阿德勒心理学宣扬着一种出世的隐者价值观,不现实。

人生不应该有目标?不应该制定计划?难道也要让我们教孩子不要有梦想吗?有目标都会因为不自律过得浑浑噩噩,没有目标岂不是更加庸庸碌碌变成废人了?

所以这期我们想要接着聊聊这个话题。

认为阿德勒心理学不适合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误解。阿德勒心理学,不仅不出世,反而是一种特别入世的学说。

对于“人生不需要长远规划”这个观点,有三个补丁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1. 否定的是目标驱动型的幸福观,否定的不是目标本身。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将自己的幸福跟目标达成绑定,完成了就幸福,完不成就不幸福。但实际上幸福与否跟这些目标是否达成没有必然联系。

考上985211、买房买车、财务自由这些目标达成以后,并不能必然带来预期中的幸福。因为达成一个目标之后又会出现下一个目标,人生也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心想事成。上上期我们在《看完《心灵奇旅》,聊聊幸福的真相》中有具体的阐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所以阿德勒学派否定的是把目标和幸福绑定的幸福观和人生观,而不是目标本身。

  1. 否定错误的目标,不否定正确的目标。

怎么衡量这个目标正确与否?需要看这个目标是否在你的影响圈,或者说决定它能否达成的要素是不是在你的掌控范围内。

比如你今年希望写一本书,这个目标只要你努力就一定可以达成。但是如果你希望写一本畅销书,这就是错误的目标。因为畅销与否不是你个人所能掌控的。

那怎么才能制定一个对自己既有鞭策意义有挑战性、同时又在自己掌控范围内的目标呢?

还是以写书为例,你可以洞悉图书市场的规律,去预判受众的阅读口味,尽力完成一部在自己现有的水平下能够达到极致的著作,这些因素都在你的掌控范围内,所以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目标。当你将自己能够做的动作都做到位以后,最后会不会畅销,就不受你控制了,对于能否畅销这个结果,保持一个恬淡的态度即可。

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个理论跟佛家讲到的“种善因结善缘”有相通之处。把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尽量做好,最后也许运气不佳没有好结果。但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人生态度,不会每次都运气不佳的。所以如果你唯结果论,那就会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如果你把关注重心调整到“种善因”,不那么纠结结果,幸福感就会轻松提升很多。

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无论你是用课题分离这样的西式哲学框架来解析,还是用“种善因结善缘”这样的佛家禅理,亦或用“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样的东方智慧来看待,他们的精神内核指向的其实都是同一处,体现的是一种非常积极、入世、达观的态度。

  1. 远方的目标,是由一个个“此时此刻”组成的。

在这本书的开篇我们讲过阿德勒学派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目的论,认为过去的经历不能决定你的现在。在这本书的结尾,阿德勒又提出了另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未来并不存在”。

书中的青年所持的目标驱动型幸福观,除了第一点所讲的问题,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将人生当作登山。那么在到达山顶这个目标之前,都是“在路上”的状态。与山顶的一览众山小之美景相比,赶路时的艰辛磨难,那要无趣得多。而即便到达山顶,很快又会这山望着那山高。那么这样一来,人生大半的时光都是在赶路,幸福的时刻占人生总时长的比例太低,这样追求幸福的方式,岂不形同缘木求鱼?

所以,阿德勒说,“人生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人只拥有此时此刻”。

青年所说的那些完成了世俗目标的成功人士,比如知名音乐家,如果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首曲子、这一个小节、这一个音上面,没有很多个此时此刻的专注和用心,也无法达成目标。

书中对这个观点的阐述很浪漫,将这样关注每一个当下瞬间的人生比作跳舞。跳舞的时候,只需要跳好当下就可以了,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但是跳着跳着可能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可能跳着钢琴之舞的人就成为了钢琴家,跳着写作之舞的人就成为了作家。

即便没有达成这个预期的目标,你也拥有了很多个充实快乐的“此时此刻”,拥有了阿德勒所说的“甘于平凡的勇气”。因为你已经做了在你影响圈内能够做的努力,问心无愧。

这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被讨厌的勇气》全书也临近尾声,下集节目将探讨书中最后一个重大的课题——人生的意义,我们下集见!


本期为《被讨厌的勇气》拆书系列节目第二十六集,前面的节目请点击:

第一集:为什么说《被讨厌的勇气》值得一读

第二集:《被讨厌的勇气》拆书第2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第三集:这个锅,“原生家庭”不背——《被讨厌的勇气》拆书第三集

第四集:关于情绪管理,这本书讲得真叫一个稳准狠

第五集:改变自己,首先需要一份战胜“叶公好龙”的勇气

第六集:自卑的真相

第七集:走出自卑情结的四种心理自救术

第八集:注重竞争的人生观,错在哪里?

第九集:为什么网上的论战往往会发展成骂战?

第十集:要不要看另一半手机?阿德勒心理学如是说

第十一集:讨好型人格的真相

第十二集:阿德勒课题分离理论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十三集:家长不催孩子不写,作业焦虑果真无解?!

第十四集:二论作业焦虑:指责孩子拖拉前,先检查这一点

第十五集:三论作业焦虑:孩子的作业,你看懂了吗?

第十六集:阿德勒心理学虽好,但小心用错了地方

第十七集:很多人口诛笔伐的原生家庭问题,也许可以这么修复

第十八集:越在意他人看法的人,其实越自我

第十九集:人的归属感从哪里来?

第二十集:教育孩子,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

第二十一集:那么普通,为什么就不能那么自信?

第二十二集:为什么你很难交到朋友?可能是因为你不敢信任他人

第二十三集:常常好心没好报?也许问题不全在对方

第二十四集:看完《心灵奇旅》,聊聊幸福的真相

第二十五集:问题少年的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被讨厌的勇气》1、幸福并不远,你是否有向前一步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白色周四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用心理学解决人生必须面对的难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就拥有了接纳自己的自由
人所失去的,只是他此刻拥有的生活;人所拥有的,也只有他此刻正在失去的生活。
【阿德勒心理学04】儿童教育的目标不是学习 而是让他们获得勇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