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票炒家回忆录》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黑天鹅是股市的另一大风险

在股市,没有预料,或者根本无法预料的黑天鹅事件是另一大风险。但是,无论你多么谨慎、小心,风险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没有风险,哪来的超额收益?一般的商业风险,并不比你出门逛街或者乘火车外出旅行的风险更大。如果亏损是黑天鹅事件所致,我绝不在意,因为这和出门遇上雷阵雨的机会差不多。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本来就是一场赌博。老天没有赐予我未卜先知的“第三只眼”,所以我对这种风险的态度是,如果倒霉遇上了就坦然接受。但是,在我的职业生涯里,经历过好几次判断正确,操作也堪称完美,却遭遇别人采用不道德手段夺走利润的事情。

聪明或者有远见的人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骗子、小人和流氓的伤害。除了年轻的时候在一两家股票赌场外,我几乎没遇到过不道德的、赤裸裸的欺诈,因为即使在股票赌场那种地方,诚信也是最重要的。坑蒙拐骗不可能赚到大钱。如果哪个行业需要随时随地睁大眼睛,提防对方使用下三滥招数的话,那个行业就不是一个好行业。然而,有些东西防得了君子,防不了小人。我可以举出不少例子,因为我相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而成为受害者。

作家、牧师和妇女都喜欢把股票交易所比做战场,把华尔街的每一次交易就是一场战斗。我种说法很吸引人眼球,但却很容易误导别人。我从不认为炒股是人与人的冲突和斗争,因为我自己从未与别人发生过冲突,我觉得炒股只是大家对大环境或基本形势的看法不同而已。剧作家们笔下的商战,其实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斗,而是商业眼光和认知之间的较量。紧跟事实,而且只跟随事实,让事实统领我的行动,这就是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M.Baruch)(备注)成功的秘诀。有时候,我没把事实—全部事实—完全看清楚或者尽早看清楚,或者没按逻辑分析。这种情况就该亏钱。

在这行,错了就得交学费。在这方面,可以说人人平等,没人能逃脱。但是我判断正确的时候拒绝亏钱。除非,交易制度突然改变。对各种风险,我时刻牢记于心,直到落袋为安的那一刻为止。

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各种商品价格快速上涨。这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内战引起通货膨胀一样。物价会随着战争的持续而不断上涨。你应该还记得,1915年我忙着东山再起。股市繁荣就在眼前,我怎能错过。那时,最保险、最容易赚钱方式就是炒股,而且我运气也不错。

到了1917年7月,清偿了所有债务之后,我手里有了一笔积蓄。这意味着我有钱,也有时间可以分一部分精力出来投入到期货市场。这么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了同时研究所有市场的习惯。当时,各种商品都大幅涨价,最少的有100%,最高达到了400%。可有个例外,那就是咖啡豆。这背后当然有原因。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市场被关闭,原本要卖到欧洲的大量咖啡豆只有运到美国,这是咖啡豆最后的大市场。这导致美国市场上的咖啡豆严重过剩,所以咖啡豆价格不可能涨起来。我刚开始研究咖啡豆的时候,它的价格水平跌到比世界大战之前还低。如果这是显而易见的话,那么还有另一件事情也同样明显。如果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潜艇攻击协约国商船越来越活跃的话,必将导致商船数量大幅减少。其结果就是运进美国的咖啡豆数量也将减少,从而能缓解美国咖啡豆过剩的情况。消费数量没变,而供给减少,原先的超额库存将逐步被消化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咖啡豆价格必然追随其他商品,大幅上涨。

这一点,不需要是福尔摩斯,只要用点心就想到。至于为什么别人不买咖啡豆,我不明白。但我还是决定买进,因为这不是投机,而是十拿九稳的投资。我知道这项投资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兑现收益,但是很明显,这桩生意是确定而暴利的,所以,与其说赌徒的赌博,倒不如说是在像银行家一样投资。

1917年冬,我开始行动,积攒了大量咖啡豆。不过,当时咖啡豆市场平淡,并未出现我所希望的上涨。结果,我毫无意义地拿了9个月,一直到合约到期被迫清仓(期权)。尽管这次交易让我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始终认为自己分析没错,只是时机没把握好。由于对咖啡豆很有信心,所以,我选择重新买进,仓位是之前的3倍,尽管那9个月颗粒无收。当然,我这次买进的是延期期权,延期越久越好的那种。

这次错得没那么离谱。在我买进不久,咖啡豆便开始涨价。人们好像突然意识到了咖啡豆的前景。看起来,我的投资即将得到回报。

卖给我合约的大多是咖啡豆生产商(咖啡烘焙厂商),他们大多是德国佬(备注)和他们控制的公司。他们信心满满地从巴西买进咖啡豆,然后运到美国来,却发现找不到商业运输船,所以处境非常尴尬,在巴西大量买进,在美国却把看涨期权卖给我。

请记住,我在咖啡豆还处于战前低价时,就已经开始看好,而且我还被套了大半年并因此遭到了巨大损失。市场对错误的惩罚就是赔钱;对正确的奖励就是赚钱。显然,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又重仓大量持有,于情于理,我都应该指望这次能大赚一笔。其实,用不着涨太多,我的利润就够了,因为我手里有几十万包。通常,我不太愿意谈论操作中的持仓量,因为有时候数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以至于别人以为我在吹牛。事实上,我的交易是量力而行的,而且也会给自己留余地。这次之所以放手大胆地买进,是因为我根本找不到亏损的理由,形势对我大大有利。我曾经苦等了一年,现在是补偿我的耐心等待和正确判断的时候了,仿佛利润已经在向我招手。这一切已经明明白白。

几百万的利润看起来既快,又很稳当!然而,并没有真正流进我的账户!不是因为半路杀出了个程交金。市场并没有突然发生变化,巴西的咖啡豆也没有大量运进来。究竟出了什么事?一件突发的、完全无法预知事情!意外!这样的事情没人经历过,因此我没有任何防备。这在我投资的风险清单里又添上了新一项。事情很简单。那些把咖啡豆卖给我的空头们,他们眼看搬起的石头快要砸到自己脚时,想出了个让人恶心的办法---他们居然跑到华盛顿去求助,并且还如愿以偿了。

或许你还记得,那时候联邦政府制定了很多战时特别政策,就是为了防止不良商人囤积居奇,导致物价飞涨。那些政策大多数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那帮“仁慈”的家伙跑到战时工业局物价稳定委员会(Price Fixing Committee of the War Industries Board)(备注)请愿—-我想这个应该是官方机构---请求政府保护美国人早餐享用咖啡的权利。他们指控一个叫拉里·利文斯顿的职业投机客,囤积的咖啡豆即将达到垄断程度。如果政府再不采取行动,美国人将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才能喝上一杯咖啡了。那些把看涨期权卖给我却找不到运输商船的“爱国人士”, 打着为1亿多美国人请愿的旗号,栽赃陷害我。他们宣扬自己代表的是咖啡贸易业,而不是咖啡赌徒,愿意协助政府打击那些囤积居奇的行为。

这导致我成为过街老鼠。我无意暗讽物价稳定委员会不作为,我更想表达出的意思是:他们在没有仔细了解咖啡市场具体情况下,就制定了咖啡豆的最高限价,同时强行终止所有已经生效的合约。这意味着咖啡豆期货市场无生意可做。所以,我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清仓。快到手的几百万利润瞬间灰飞烟灭。其实,我和任何人都一样,真心实意的反对不良商人囤积居奇,牟取暴利。然而,在物价稳定委员会的眼皮子底下,其他商品统统都涨了250-400%,而咖啡豆比战前反而还更低。无论是谁持有咖啡豆,结果没有实质性区别,其价格注定会涨。因为上涨的根本原因不是有人囤积居奇,而是供应量减少,这又是德国海军攻击商船所导致的结果。物价稳定委员会甚至没等咖啡涨价就一脚踩住了刹车。

强关咖啡豆交易所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没有物价稳定委员会的强行介入,咖啡豆价格毫无疑问要上涨,但这跟囤积居奇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价格上涨---不一定要涨到天价—自然会反过来刺激供给。我曾经听伯纳德·巴鲁克先生说过,战时工业局也考虑到了这个因素(涨价是因为供给不足,而不是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所以对某种特定商品限价过高的抱怨不无道理。后来,咖啡豆市场重启的时候,价格达到了23美分。“爱国的空头们”当初建议政府把咖啡豆限价定地过低,导致进口量不足,供给跟不上,全体美国人不得不为此买单。

我始终认为这是我最有远见、分析最合理的一次,这次操作应该算是投资而非投机,还耗掉了我一年多的时间。如果非要说这件事有什么赌博的成分,那么应该是那些打着“爱国”旗号的德国佬。他们在巴西买进咖啡豆,在纽约卖给我。物价稳定委员会管制了咖啡豆这个唯一没有涨价的商品,但是最却没管住熟咖啡的价格:咖啡豆的价格被限定在9美分/磅,但是加工后熟咖啡价格同其他商品一样上涨。所以,最后只有那些咖啡生产商受益。如果咖啡豆每磅涨2到3分钱,我就能获利几百万,而且还不会导致熟咖啡涨价。

虽然事后诸葛亮只是浪费时间,但是这次交易确实颇值得研究。如同其他赚大钱的交易一样,我这次干得很漂亮,咖啡豆涨价完全符合逻辑,以至于无我想不赚钱都不行。可最终一切都是泡影。

我还遭遇过其他一两次类似的事情,物价稳定委员会在事先毫无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宣布改变规则。这两次我的操作也毫无瑕疵,但是判研逻辑不及咖啡豆这次那么合理、明确。在这一行,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正是这些经历为我交易风险清单中添加了黑天鹅事件风险这一项。

经历咖啡事件之后,我在其他商品期货上大获成功同时在股票放空操作,但却招来非议。华尔街的那些股评家和财经专栏记者习惯性地给我扣帽子,指责我打压股市,造成了暴跌。事实上,股市的走势是大环境决定的,而非个人能左右。甚至有时候,我只要一卖出就被说成不爱国---不管我是不是真的卖空。他们之所以夸大我的交易规模和结果,只不过是为了找到替罪羊,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

我说过无数次,任何操作都不可能把股价永远按在地上摩擦。这不是个什么高难度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任何人只要有点心,30秒钟就能想出来。假设某人一直打压股价,当股价低于其实际价值时,你猜将会发生什么?打压者一定会遭遇对公司了如指掌的内幕知情人士们的疯狂阻击。因为他们知道公司股票的价值,这样的情况出现,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这种机会他们会轻易放过吗?反之,如果内幕知情人士们不愿买进,那就说明一定是公司哪里不对劲导致他们观望。人们一提到打压,就暗指非法操控,甚至犯罪。事实上,打压股价,特别是疯狂打压导致股价低于股票实际价值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你最好牢记一点:如果某只股票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说明这只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本身出了问题,因为连了解公司实际情况的内幕知情人士们都不愿意买进,何来的支撑力量?只要有人刻意打压股价---不合理的卖空,必会遭遇内幕知情人士们的阻击,因此股价不可能一直在低位。我可以说,所谓的打压,实际上99%都是合理下跌,职业玩家卖空只不过加速了跌势,但不管他们的交易量有多大,都不是导致股价下跌的根本原因。

大多数情况下的下跌或者暴跌,说成是炒股客操纵的结果,这是一个很好的误导公众的托辞。这种解释听上去很合理,而盲目的外行们也根本不会去思考,所以他们很容易就相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在熊市时,明确告诉他们现在是熊市,应该卖空。但这些误导人的“温馨提示”确实看似合理却并错误的解释,让你在应该卖空的时候不卖空。当股票处于跌势时,应该卖空,即使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也不要紧,因为下跌一定自有其道理。但是当有人在打压之后再卖出显然就不明智了,因为一旦打压停止股价必然会反弹。多么误导人的“温馨提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咖啡是这样炼成的
为什么巴西下雨要买星巴克股票,文章值得一看!!!
5.8: 中线回撤 防止系统
股市成功的基本功
投资人应随时警惕黑天鹅
每天喝3到5杯咖啡 死亡率低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