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号笔记:商代历史学习笔记

*****************************

夏 商 周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秦立朝为公元前221年,所以夏距今约公元4000年,接下来我们只要推算出炎黄时代距夏多少年就行了。

夏代的都城现在未有定论,而且早期王朝也不会是自始至终只有一都。夏朝的主要活动区域最集中的两处:河南中部洛阳平原及周围还有山西西南汾河下游,都有可能有夏的都城,包括登封、禹州、巩义、偃师等等。从史籍里看,夏朝的主要居住地提到很多处:阳城、阳翟、帝丘、斟鄩等等。

史载商王朝第一座都城是“西亳”。商朝前期都城迁徏非常频繁,如《竹书纪年》所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说:祖乙迁邢、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又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后来考古挖掘的河南安阳“殷墟”就是盘庚时的都城“北蒙”。

周的都城在先周时岐山周原建有旧京,位置在现在宝鸡的周原遗址。文王作丰、武王作镐,丰镐在现在山西西安,就是所称之“宗周”。成王营建新邑,就是洛邑,称之为“成周”,是东周时期的王城所在地

*****************************

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商朝(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甲骨文)的朝代,标志中国进入了信史时代。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中国河南省安阳市),及后的273年里再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汤,终于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于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王子姓,商王朝世袭制度是先弟后子。

《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称呼商朝为“殷”,但如《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另有《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这三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资料中,“殷”单字的出现次数不是很多,而“大邑商”或“天邑商”则是商人对殷墟都邑的自称,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殷商”这个合称最早见于西周的《诗经》。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载“帝盘庚徙都殷,始改商曰殷”。尽管《帝王世纪》一书的总体可信度并不高,但史家便据此将盘庚迁殷前的时期称作“商”、盘庚迁殷后的时期称作“殷”。

商朝可以分为先商、早商、晚商三个阶段。“成汤灭夏”之前为先商,“灭夏”至盘庚迁殷之间为早商,迁殷之后为晚商,又称“殷”。 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献记载资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纪录,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于鸣条之战灭亡夏朝后建立。其后经历了513年17代31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于牧野之战被从西方崛起的周族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击败而亡。

而《全球通史》则认为:商部落原是来自西北蒙古草原处于青铜时代的游牧部落,入侵并征服了北部中国尚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后建立商朝统治,同时未提及夏朝的存在。建立商朝的西北游牧入侵者,学习和掌握了中东发明的种植小麦、铸造青铜武器、马拉战车的技术,并将其传入中国。同时传入的还有大麦、绵羊、牛、马、轮子等物品,这些技术丰富了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 

*****************************

商朝时期具有丰富的考古学发现,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阳市、辉县、新郑市等许多地方还发现大量商朝文化遗产。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多次迁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对此看法比较一致。近代,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江西新干大洋洲、湖北盘龙城、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商的疆域范围甚至已可能包括长江流域。 

*****************************

还是说商族吧。商族来自何方?为什么他那么暴戾,动辄杀人祭祀?他的马车和两河流域马车几乎完全一样。他的甲骨文和楔形文字很是相似,难道商族真是外来民族入侵到中国的吗?

关于商族来自何方,这在中国上古史上就是一个谜!学者们众说纷纭,有西方说,东方说,北方说,南方说,云南说还是外国说。

商族始祖来自于西方,同时商人的高祖,也就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甲骨文中的天乙)来自于东方!

与中国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同时出现的是强盛的赫梯帝国(公元前17世纪-前8世纪)。之前以埃及帝国为依附后台的“夏”,可能被依附于赫梯的“商”所取代,这是因为距离中国更近的赫梯帝国的崛起所造成的,至中国的商后期赫梯帝国实际上是全球第一强国。由此,东亚当时的殖民模式就更加清晰,犹如近代英法在全球的殖民争斗。换言之,夏的宗主国是埃及帝国,商的宗主国换为赫梯,但是两个帝国在东亚的委托人却没有变化,父系依然是东亚的老熟人,亚伯拉罕的后裔,但是母系却换了。赫梯帝国的鼎盛期为公元前14世纪,此时也是中国殷商最强盛的一个时期,甲骨文的诞生就在这个期间。

中国地区的这些夏商王朝之所以阴盛阳衰,是因为“三代”的母系来自宗主国。这说明当时亚伯拉罕的后人确实是个弱小的跑腿儿族体。同时,这给今天我们追究姜、羌人群中的母系提出了必要性,比如周人一直与这些母系联姻,说明姜羌的母系“高贵”。换句话说,假如我们今天大规模在周人以及姜羌人中间调查母系基因,或许我们是可以追踪到他们当初的西部宗主国的,陶寺遗址的母系就是西方特征的线粒体N系。

至今犹太人的身份认定依然以母系为根据,这也可能与古提人与赫梯人曾经生活的小亚西亚一带的女神崇拜有一定关系。可能受他们的影响,中国蒙古地区也一直有父母之间更为敬重母亲的习惯。

但中国历史上盛行男尊女卑,这或许是东周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当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他们挖出的商朝大墓属于一位女性时一定非常惊讶,但第一次得知这位大约3300年前的妇女还带兵打仗时可能更为惊讶,因为她的坟墓里陪葬的是兵器。实际上商朝的女祖简狄在中国神话里就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战神。简狄,也就是Judith,是一位赫人。商朝的女将军传统可能就来自她的远在西方的族群,赫梯帝国是一个以暴力著称的国族。

赫人与赫梯人有关。赫梯人是古提王朝覆灭后在同一个地方推翻古巴比伦王国的强悍民族,他们说拉丁语,来自欧洲,这些信息都显示出他们与古提人的特殊密切关系。亨宁认为他们有近亲关系[2]。扎根于土耳其的赫梯王国,曾长期与古埃及抗衡,定都于Hattusa(今土耳其Boghazkoy)。这个民族擅长金属冶炼与经商,他们还独享冶铁技术,长期秘不外宣,军事上以凶悍著称。在中国“三代”之中,最残暴的就是商朝,他们有残忍的人殉习俗,还喜欢蓄奴,当然商朝还是东亚第一个青铜大国。对应到赫梯帝国,我终于理解了中国商朝的文化特性。

“三代”之后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具有与商朝类似的文化气息。史书上记载秦始皇长有一个鹰勾鼻。他在位期间大肆建设的长城,有赫梯人城墙的格式;他著名的坟墓是典型的金字塔外形,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王陵也是典型的金字塔墓,而且里面充满了犹太人衷爱的鹅卵石,不过金字塔的传统很可能是北方印欧人的,不过是被传播到了埃及集大成了。秦朝有可能是商朝的一个短暂复辟,他们共同的西方对应是赫梯帝国。

一个题外话是,秦前后的中国人对罗马到近东一带的人群称呼“大秦”(Daqin),当我们知道“吐火罗”的英语发音时你会毫不犹豫地说,Tocharian(吐火罗人),就是“大秦”的由来。《后汉书.西域传》说大秦“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秦朝的“秦”与“大秦”难道没有关系?所以,秦国贵族的秦很可能与后来我们理解的汉人有些差异?不过,既然你现在看不出薛蛮子也是个印欧血统的人,秦人也不应该看起来有多么的突兀吧。

但是三代的这种外来影响,到汉代就基本彻底结束了。东亚从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作者在写本书(《鹰蛇之夏》)之前,未读过有关王国维破译甲骨文商朝王表的过程信息,但却采取了与王国维用文字去对照历史类似的考证方法来破译夏朝王表。作者基于最新分子人类学研究进展所暗示的人类文明单一起源信息,对照中国古籍《竹书纪年》、《史记》、《山海经》、《国语》等所记载历史与古埃及历史比对,把甲骨文、金文、小篆汉字早期字形和古埃及象形文字比对,从而完全还原中国古籍记载的夏朝王表以及几乎绝大部分夏朝有名的人物和夏朝历史,可以完全对应古埃及王表、人物和历史。在甲骨文中也有炎、黄、挚、尧、舜、禹、启等字与古埃及前王朝和第一王朝国王名字匹配,从而完全实证炎黄和夏朝的传说。现在可以确认甲骨文实际上就是古埃及早期象形文字,如“尧”等字形与古埃及前王朝国王埃瑞-荷(Iry-Hor)等名字完全一样,更多甲骨文字是对原古埃及象形文字描绘的结果,因而可能发生一些第一步的图形流变。

然而从埃及的夏到中国本土的商周却存在如何衔接的问题,即如何迁徙的问题,周人迁徙相关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证明,但商人迁徙的问题却比较复杂。周人的迁徙因为有周人自己的记录而使得考证相对容易且可信。但商人的历史基本是周人写的,在中国历史中,往往后一个王朝对推翻的前一个王朝历史多有篡改,这就增加了商人来源和迁徙的考证难度。 学术界针对商的兴起之地提出东方、西方、北方几种假说。罗灵杰在《跨越三千年的因缘》一书中,把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的这段历史与“商汤灭夏”记载作比对,试图论证商朝是被埃及人后来赶跑的喜克索斯人迁徙到中原建立的王朝。但《发现夏朝》书已经确证喜克索斯人统治埃及的百年历史(公元前1650—前1550年),正是中国古籍记载的夏朝太康百年失国历史,记载的所有历史人物、地名和历史事件完全准确对应,同时考证出第十八王朝王表与少康复国之后的夏朝王表完全对应,第十八王朝末位法老哈伦海布(公元前1319年—约公元前1292年)也确证就是夏桀。这实际上就否定了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是“商汤灭夏”历史的假说。因为,第一,喜克索斯人入侵对应的是“泰康失国”夏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不是“商汤灭夏”;第二,“商汤灭夏”历史事件所关联的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却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末位法老哈伦海布,而这时喜克索人入侵事件已经过去了300多年了;第三,哈伦海布(即夏桀)是平稳交接政权,并不存在武力颠覆朝代这样的历史事件。

从商人族属上来说,更能证明商人不可能属于闪米特系的喜克索斯人。因为甲骨文字中有炎黄和五帝时代帝王名字(即古埃及第0王朝时期国王名字),说明商人与古埃及人的密切关系,周人也承认商人也是黄帝后裔。《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商祖契和其母亲简狄的名字在第一王朝彤(Den)法老时期文物上也被发现判断出,契(Inika)被夏王赐姓为“子”即古埃及安卡符号,他与周人先祖后稷(Hemaka)甚至同朝为官,从而也证明商王族同为黄帝后裔,且与周人先祖后稷为同时代人。商字原型在第一王朝彤法老时期的文物中也已发现。古籍记载商人和周人共祖于帝喾,本书也已判断帝喾为前王朝时期的双隼鹰,并确证他的都城亳正是孟菲斯,后来也称为“商丘”。这都进一步否定了商人为闪米特系的喜克索斯人之说的可能,即使后来喜克索斯人妄图伪造是炎黄后裔,但也难以获得对喜克索斯人底细很清楚的周人所承认。商人不折不扣地是古埃及炎黄后裔早期外迁的一个支系。相信将来分子人类学更能明确商人族属。

有的朋友甚至说,商人先祖乃外星人和人类的结合!原因就在于这句史诗!也确实像,简狄吞了一个玄鸟的卵,就生下了商朝的先祖契!这个玄鸟是不是就是飞碟呢?其实真不是!

玄嚣乃黄帝之子少昊金天氏,由于黄帝统治时间太长,他长大后降居江水。换句话说就是自己闯天下去了。后来即位的是他弟弟昌意的儿子颛顼。父亲在位,所以玄嚣一直没有称帝。到了颛顼在位,玄嚣已老,颛顼曾经辅佐玄嚣,所以后来传位给颛顼的侄子,玄嚣的孙子帝喾,以后帝尧,商汤都是玄嚣一脉。而夏后氏禹和启乃是颛顼一脉。

而少昊自己虽然没有称帝,但因为他的重孙帝喾以及玄孙帝尧都为帝,所以后来他被尊称为西方天帝,与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并称五方天帝。少昊氏以鸟为图腾,以鸟为官,有传说居于山东,乃东夷首领。笔者认为还是居于西方,石峁遗址极有可能就是少昊一族后来建立的方国都城。或许,帝喾能继承其堂叔(伯)颛顼的帝位,和石峁古国那么强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另文再讲少昊和石峁古城)

所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就很好解释了!我的祖先是上天所命的玄嚣(少昊金天氏以鸟为图腾),他的降临诞生了我们商族!我们居住在殷这个地方,土地广大一望无际!

帝喾为玄嚣之孙,商的始祖契为玄嚣之玄孙,也就是契为玄嚣之重孙。到了契,有了姓和封地(姓子,封于商),所以契为子姓商族的第一位祖先!其先祖就是玄鸟(玄嚣)

北地多鹰,鹰多玄苍之色,以鹰为图腾,少昊金天氏 姬玄嚣,来自于西北地区以苍鹰为图腾建国,是极为可能的。这也是石峁古城可能是玄嚣故国的证据之一。

目前最可靠的证据就是《诗经 商颂》。《商颂》一共有五篇,其中《玄鸟》最重要,“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以及《长发》“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这两篇诗歌就道出了商先人的密码。

《史记 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时 封于商,赐姓子氏。则《长发》中的洪水茫茫大禹治水,有娀氏生契,被封于商赐姓子就完全符合《史记》记载了。

殷墟遗址的文字成熟,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延续到春秋。目前已经发现单字约 4500个,现在能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已是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二里头发现文字很少,在陶器上发现了24个文字,这些文字与约8000年前的贾湖遗址、半坡遗址等文字相近,具有传承关系。二里头的文字符号和甲骨文做对比,也可以发现极其相似,应该是一脉相承的文字。..

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代帝王盘庚将都城由山东曲阜(古称奄)迁到安阳小屯,在此地历经8代12王,建都255年,在此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殷商文明,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古都。到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以后,这里逐渐荒芜,慢慢地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商朝铸铜是用“块范”法铸造。

畜牧业:在商朝大量的发现牛。

玉器厅: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商朝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阶段。玉器五类:仪仗类、装饰类、玩耍类、兵器、祭祀(柄形器)。

据古文献记载,最早的车是由夏朝的奚仲发明的。但是,至今没有发现夏朝的车。目前,考古发掘出最早的车则是殷墟出土的商代时期的马车。1935年,在王陵区发现了一座车马坑,这一遗迹的发现,首次肯定了殷代车子的存在。截止目前,共出土了70多辆马车,展厅内陈列了6辆马车,这6辆马车是1999年和2000年在殷墟的孝民屯和刘家庄出土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商王朝国都的面积已达36平方公里,宫殿区、王陵区、墓葬区、居民区和个手工业作坊区等区域之间道路纵横,水沟交织,京畿之地的皇家道路就更是宽广,这段道路遗存是2000年在安阳航校发现的,整条道路由黄土夯成,宽8.35米,上面有4条车辙痕迹,两边各有1.8米宽的人行道,有快车道,慢车道,可以说是古代时候的一种高速公路。我们不难想象,繁荣的国都,富庶的京畿与辽阔的疆域之间,如果没有交通的便捷,没有马车这样快捷的交通工具,商王怎么能够实施卓有成效的统治呢。由此可见,商代的道路已经是四通八达了。那么,就殷墟发现的车马坑性质而言,由于大多出土在大墓附近及宗庙建筑旁边,有的车厢后边还殉葬一个奴隶,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些车马坑大多都是殷人祭祀祖先的祭品与牺牲。难怪郭沫若老先生参观过殷墟后感叹说:“殷墟是我国奴隶时代的一个缩影”。

从出土的马车,可以看到商代时期的马车主要由两轮、一轴、一舆、一辕、一衡几部分组成,主体构件都是木质,少数是青铜制品。木头经过几千年全部朽掉,马车附近的土壤逐渐渗透进去,形成了一个大土块,经过考古工作者们一点一点的清理,把整个车的轮廓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几具车马,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车一辆,其中五坑殉葬两匹马,4坑殉葬各一人,经鉴定,殉人中3人为成年男性,一人为少年。

商代的马车一般都是两匹马和一个车,商人认为死后是去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啥在另一个世界也要有啥,要把生前所用的一切都要带走,也包括我们现在所见的车、马。

这辆车马后边有一个殉葬的奴隶,他的左臂被砍掉了,右手指也少了三根手指,腹腔部分的脊椎也被砍掉了,双腿也被砍断了。据专家分析此人是被活活砍掉和打断肢体埋入的,其表情很恐怖。

谓殷纣身死,国都为墟。

殷墟1001号大墓中殉葬了164颗人头和成排的无头尸身。,反映出当时以震慑为主的文化。

殷墟出土的陶器质量比新石器时代要好。贵族使用的陶器做得非常规整,上面常常有模仿青铜器的花纹。

《史记》乃西汉作品,其中记述最早的夏殷二朝在成书年代已逾千年覆亡。太史公司马迁称商朝为“殷”,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殷”字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多,而殷人自称“大邑商”却很频繁,“殷”可能是商的诸侯国和方国根据商朝最后的都城所在地而附上的他称,而“夏”则应为周人附称。太史公引用的文献应当也是周人所作。现夏人的自称已佚,亦不明殷人是否另外附予夏族他称,在卜辞的记载中可能使用了别称称呼夏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文明_二、青铜时代
第一篇 殷墟 千年古韵 商人之地
唐际根:甲骨文是公元前15世纪前后被批量造出来的
甲骨文溯源(一)
古埃及古希腊与罗马文明均曾中断 唯中华传承不断
重大进展!殷墟甲骨文直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