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胄学堂
  •  播报编辑讨论上传视频

  • 清朝末年光绪、宣统年间学堂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贵胄学堂,清朝末年光绪宣统年间,北京有两所贵胄学堂,一所是1906年5月27日(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初五日)落成的陆军贵胄学堂,位于铁狮子胡同东口路北;一所是1910年1月1日(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开考的贵胄法政学堂,位于煤渣胡同东口路北。其中,贵胄法政学堂由毓朗任总理,熙彦、锡钧充监督,教习有蒲伯英?①、邓镕?②等名士,但因校史短暂,校址无存,且缺乏翔实资料,故本文主要介绍陆军贵胄学堂。

  • 中文名

  • 贵胄学堂

  • 朝    代

  • 清朝末年光绪、宣统年间

  • 地    区

  • 北京

  • 发行时间

  • 1906.05.27

学堂章程

编辑 播报

(二)练兵处奏准陆军贵胄学堂试办章程
1905年1月28日(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清政府出使墨西哥大臣梁诚呈《请设陆军大学堂、省学堂》奏折并《请选王公子弟入陆军学堂肄习》片。3月29日(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练兵处、兵部于议复中称,查日本学制,凡王公子弟入陆军学校肄业,另建室舍以居。参仿其意,设立贵胄学堂,专为王公大臣子弟肄武之区,以示优隆而存体制。但规模创始,条目綦繁,其开办章程尚须详细筹议。应俟拟订后,再行专折具奏,恭候圣裁⑦。
1905年10月20日(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练兵处、兵部就梁诚关于“请选王公子弟入陆军学堂肄习”事再行议复,即呈试办贵胄学堂章程。内称:“现在更新军制,讲求肄习,允宜始自贵近。拟请设立贵胄学堂一所,专为王公大臣子弟肄武之区。其开办章程,俟拟定再行具奏”。并提议“暂就神机营旧署,改建讲堂学舍,俾得克期举办”,同时“拟请特降名纶,诫谕宣示,俾知劝励,且令天下咸知勋华贵胄,尚皆身入学堂,亲习士武,则风声所播,薄海景从。振尚武之精神,储干城之材俊,胥在是矣”?⑧。是日上谕:“自来习戎振武,实为强国之基。方今军制日新,尤应讲求实学。兹据奏称,建立贵胄学堂,令王公大臣各遣子弟投考入学,亲习士武,洵属振兴武备之资。所定章程,亦属周密。著即责成诸王大臣切实举办督饬认真讲肄,力底神强,随时考查,毋稍宽弛。各诸王大臣,务当父昭兄勉,激励奋发,树以风声,俾壮干城而安磐石,共副国家培植世臣崇简俊杰之至意”。?⑨
(三)兵部奏拟修明武备办法?
1905年12月16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兵部奏准修明武备十条办法。其中与陆军贵胄学堂有关的是:其一,东西各国,自贵族以至国民皆有当兵年限,今王公大臣子弟肄习兵学,业经练兵处奏准陆军贵胄学堂;并于章程内声明,“其年长不合定格与充当差事之王公世爵,碍难入学受学而情殷尚武者,俟开学后,另定专章,奏请入堂听讲,以示优遇”等语,应照章程于学堂内设一“贵胄讲习所”,以便王公世爵随时到堂研究兵学。所有详细章程,仍由练兵处续拟具奏10?。
其五,讲“拟请特派大臣”,对“亲军、前锋、护军等营官兵”“分别考验”。将“其年富力强之官兵,拨入陆军学堂肄习”,并有相应待遇11?。?
其七,将、侍卫职司重要,今后挑选侍卫,将择陆军各营卓有成绩之军官,以及陆军学堂优等毕业之满汉世爵世职人员“一体与选”。对于“现在当差之侍卫,除贵胄已另设学堂,照章分别入堂及随时讲习外”,其余均由御前大臣“择年富力强、资质聪明者,咨送陆军学堂肄习”12?。
其十,讲各项之满汉世爵世职之承袭者,“均应入陆军学堂肄习”;“其课程仿照侍卫及亲 军等营咨送学堂章程办理”。“三年期满,择其列入优等,堪膺宿卫者,咨送考验。倘学课 精进,能与陆军学堂同班毕业,即照学员授职章程另行办理”13?

筹办历程

编辑 播报

二、治军重学,陆军贵胄学堂之筹办
(一)钦定学堂总办
1906年1月12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上谕:“赏道员冯国璋副都统衔,充贵胄学堂总办”。14
冯国璋(华甫),直隶河间人。是以造就军事将材为宗旨的北洋武备学堂一期学生,毕业后以学业有成留学堂充任教官。在任驻日公使裕庚的军事随员期间,留心军事,谙练武备。回国后投袁世凯,是为“北洋三杰”之一。1903年12月27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九日),奕等奏《请简派练兵处差事》折、片,谕允冯国璋以二品衔分省补用道充任军学司正使副使。当时,冯国璋尚在保定督理北洋武备各学堂并兼任北洋陆军学堂和陆军师范学堂督办,职司学堂事务具有成效。1905年4月23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十九日),根据兵部尚书长庚、兵部左侍郎徐世昌《考验北洋陆军情形》奏报,上谕对冯国璋“传旨嘉奖”15。由此可见,钦定冯国璋充任贵胄学堂总办原有所本。
(二)迁移学堂校址
1906年4月19日(光绪三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适时《北京五日报》披露:“京师贵胄学堂前已奏准在煤渣胡同神机营之旧署建设。兹又闻练兵处以该处操场尚嫌狭,拟改用东四牌楼北德公府旧址为贵胄学堂。其煤渣胡同已经修竣之堂会,作为陆军小学堂云”。16根据练兵处、兵部先前奏呈的章程,拟议改建原神机营旧署为贵胄讲堂学舍。但因该处地方狭窄,无法扩展,不利于学员军事操练,故又另外选择“德公府”为新校址。报道中的“德公府”旧址,即今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所在地。而“贵胄学堂”校舍所在地则在其东邻,即适时之“毓公府”。
1904年3月9日(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三日),上谕军机大臣等:“不入八分镇国公德茂府第,著作为练兵处衙门。并著内务府将抄产入官房间,择定一处,赏给德茂居住”。17德茂府第,即“德公府”;德茂奉旨搬到位于阜成门内学院胡同的新居。至于“毓公府”的主人,适时为毓璋,即“贵胄学堂学员衔名单”中的“奉恩镇国公毓璋”,其新居则在东四十条路北。
(三)酌量增减课程
1906年4月24日(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初一日)出版的《北京五日报》报道:“贵胄学堂现已将次开办。兹闻该堂课程仿照保定陆军学堂酌量增减,并拟添设东文、德文两科,缘此二文于陆军有绝大之关系也”。
(四)咨调体操教习
同日出版的《北京五日报》还有报道:“京师之贵胄学堂将次开办,各科教员均已延妥,惟体操一科尚难人选。兹问总办冯国璋拟将保定速成武备头班毕业学生咨调数名,课授体操。现已商请袁宫保,即由练兵处备文咨调来京云”。
(五)调派学生斋长
1906年7月26日(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初六日)出版的《北京五日报》披露:“京师贵胄学堂未开之时,执事者恐贵胄子弟不肯受汉人约束,故当日奏定章程系选旗、汉中老成、练达之人作斋长。及至学堂既开,各学生皆循谨守法,无骄倨之气,乃大喜过望。遂改用保定武备学生作斋长,不用旗、汉之旧人。盖武备生熟于军操,委充斋长,则将来必能大收其功效云”。
三、尚武维城,陆军贵胄学堂之学员
(一)贵胄学堂学员衔名单
1906年8月5日(光绪三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出版的《北京五日报》刊载有“贵胄学堂学员衔名单”。具体如下:
恭亲王溥伟,年27岁,镶蓝旗载皆佐领下人;
醇亲王载沣,年24岁,镶白旗常瑞佐领下人;
博多勒噶台亲王;
顺承郡王纳勒赫,正红旗庆恕佐领下人;
多罗贝勒载洵,镶红旗定寿佐领下人;
多罗贝勒载涛,正红旗庆恕佐领下人;
乾清门行走固山贝子棍布扎布;
奉恩镇国公溥堃,年23岁,镶白旗常瑞佐领下人;
奉恩镇国公溥佶,正红旗庆恕佐领下人;
奉恩镇国公毓璋,正蓝旗溥益佐领下人;
奉恩镇国公全荣,镶红旗定寿佐领下人;
奉恩辅国公溥钊,正红旗庆恕佐领下人;
奉恩辅国公载灿之承继子、奉恩辅国公溥葵镶红旗定寿佐领下人;
奉恩辅国公惠普,年38岁,正蓝旗溥益佐领下人;
不入八分辅国公溥纲,镶红旗定寿佐领下人;
不入八分辅国公溥绪,镶红旗定寿佐领下人;
乾清门行走、驻京喀尔衔头等台吉旗诚武;
乾清门行走、前引大臣固伦额驸品级世袭一等诚嘉毅勇公麟光,镶黄旗满州
三等承恩公爵兴安,年29岁,正黄旗满州文溥佐领下人
镇国将军巡警部侍郎毓朗,年43岁,正蓝旗溥益佐领下人;
镇国将军载勃,镶红旗定寿佐领下人;
镇国将军乐泰,镶蓝旗松海佐领下人;
镇国将军安龄,镶红旗春满佐领下人;
镇国将军溥侗,镶红旗定寿佐领下人;
头品顶戴应封宗室载搜,年19岁,镶蓝旗载皆佐领下人;
辅国将军溥荃,镶红旗定寿佐领下人;
散秩大臣副都统溥俾,多罗贝勒载源之侄;
花翎二品衔大常寺少卿、世袭男爵兼骑都尉加一云骑尉良揆,年24岁,正白旗满州锡龄佐领下人;
三等男爵锟钰,年20岁,正黄旗满州讷钦定泰佐领下人;
刑部郎中、郡中额驸德恒,年25岁,镶黄旗满州嵩?GFDA2?佐领下人;
奉恩将军二等侍卫庆恕,正红旗庆恕佐领下人;
奉恩将军兴瑞,正红旗庆恕佐领下人;
奉恩将军松瑞,镶红旗彦亮佐领下人;
奉恩将军、主事朴厚,正红旗庆恕佐领下人。
该报道还称:“以上三十四员,每日自未正刻至申刻在堂听讲”。另有“二十八员”,则“每日自辰正刻至己正刻在堂听讲”。
(二)贵胄学堂毕业生
宣统元年十一月于上海出版的《教育杂志》记“发给贵胄学堂毕业生文凭”事称:“贵胄学堂毕业生,于初十日(1909年10月23日)由陆军部带领引见。十一日(1909年10月24日)发上谕:'优予出身。’闻发给听讲王公文凭时,摄政王亦一体领毕业文凭,并刊入同学录”。
(三)日本人记陆军贵胄学堂
1907年10月5日(光绪三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服部宇之吉完成《〈北京志〉编纂始末大要》的说明,随即付梓刊行。其中记“陆军贵胄学堂”(在陆军部内)事称:
中国教育王公子弟的特殊机关,虽然一向是宗学,但实际上只请家庭教师学习经学文章。然而,自宗学与官学同时被改为八旗中学堂以来,因对王公子弟缺少特殊的教育机关,于是,有识之士中早已有人主张建立类似日本学习院的机关。但因管理王公子弟有困难,无人愿主动担负此任,不得不缓办。
直到光绪三十二年,终于开始设立贵胄学堂,但王公子弟愿意入贵胄学堂的人不多,自开学以来仅有学生数十人,学校的管理及其他方面受到其他学校根本不可能有的优厚待遇。根据王公子弟作为皇室之藩屏,国家之干城,应以武官为其本份之原理,贵胄学堂以对学生专施军书教育为其目的。因此,自小学教育起直至大学教育,均为军事教育。现在按陆军小学堂程度进行教育,管理者为庆亲王陆军部尚书铁良,以下有总办、监督等。教员与其他学校不同,据称有对被录用而无官者,特赐予官位等的特典。教习皆为中国人,不用外国人。
(四)国人记“贵胄学堂之史谈”
宣统元年十二月于上海出版的《教育杂志》有记《贵胄学堂之史谈》称:
陆军部所办之贵胃学堂,学生程度极低,课本在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之间,暑假毕业,一律给予优奖,如侍卫或主事,或笔贴式之类。所建筑之学堂,备极宏敞,无异于日本之帝国大学。暑假后,以学生未曾招齐,即不开课;而管理及教习各员之薪水,每月仍可具领,不在少数。
(五)贵胄陆军学堂拟附设小学堂
宣统元年五月于上海出版的《教育杂志》有《贵胄陆军学堂拟附设小学堂》的报道:
贵胄陆军学堂曾于去岁提议附设小学堂一处,专为培植各旗闲散宗室起见,并咨照宗人府,转传二十岁以下之闲散宗室,一律报名投考。嗣以款项难筹,未能举办。兹闻贵胄学堂总办冯华甫君,已会同宗人府将开办及常年各费设法筹妥。并请人在东城一带觅租宽大房舍,定于暑假后即行招考开学。
附:陆军贵胄学堂试办章程之《学堂总则》26。
1.军贵胄学堂设于京师,隶于练兵处,专考收王公世爵暨四品以上宗室、现任二品以上京外满汉文武大员之聪颖子弟,教以普通学术及陆军初级军事学,并入军队观察学习。统计学期,以五年为毕业。
2.王公世爵等各将子弟于奉谕旨三个月期限内,王公世爵用汉文,现任满员用旗文,汉员用咨,并开具简明履历,送呈练兵处注册,听候订期遴选。
3.王公世爵等呈送子弟,如逾三个月期限或延至开学以后者,概不录取。
4.遴选学生以体质强健、文理通顺、并无暗疾嗜好,年岁在十八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者为合格。其王公世爵子弟中间有文理不能及格而体质尚与军人格式相符,可酌量从宽录取,令其补习汉文一年,然后随班肄业。如资质过钝与全无补习汉文之望者,临时剔退。
5.学生额数遴选时权取一百六十名。俟入学三个月后,严行甄别一次,酌留一百二十名为定额。
6.权取之一百六十名学生,必遵照练兵处临时颁订之入学章程,同时会齐入学,不得参差到堂,致与教法有碍。
7.定额学生分为三班,每班四十名。各设讲堂,一律讲授功课,如名数不及定额,或须逾额溢收,俟临时酌量,再行核议。
8.学生在堂内,无论何项官职,均须恪遵学堂随时奏定堂规礼节。如有违背堂规及乖错礼节等情,当按所犯重轻,照章核办。
9.年长不合格与充当差使之王公世爵,虽碍难入堂受学,而情殷尚武,志切从戎者,自应俟开学后体察情形,随时另订专章,奏请入堂听讲。
10.学生入堂后应用笔墨、纸张、课本、军衣、饮食等项经费,均由学堂一体支发。
11.学生五年毕业大考。考列优、上、中三等者,应分别发往新军学习初级军官职务四个月。期满后,由所隶新军统将出具切实考语,送交练兵处考验,分别等次,发给执照;并由练兵处开单奏请,带领引见。原有世爵官阶者,听候录用,分别优予出身,以示鼓励。其有考列下等者,应选择尚堪造就之员,酌留再习一年,余均退学。酌留再习者如来岁复考下等,亦即退学。
12.在堂肄业已及二年暨屡考优等并大考毕业各学生,如有愿赴外洋学习陆军,与入陆军别项专门学堂研究高等学问者,应由练兵处分别考验,遴选合格,奏明咨送。
13.学堂开办五年期满后,如确办有成效,凡在事出力人员应由练兵处择优请奖。
14.此项试办章程系按照现在情形变通酌定,俟将来各等陆军学堂一律开设完备后,应由练兵处随时修改增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绪三十一年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一件
近代中国军校建设编年史(二)
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
晚清老照片:袁世凯组建一支20人军乐队,贵胄子弟进学堂练体操
文化行旅|“意公府”的前世今生
生活在紫禁城的皇子们,是如何勤勉读书的?【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