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心的黑洞

1

美国南加州的高中生、明星球员托德·鲍登,绝对的优等生,平日懂事有礼貌,背地里却热衷于听纳粹故事,杀害了多名流浪汉和自己曾经的辅导老师。

现在来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学校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失败?

这如果是一则当下的热点新闻,各路媒体会写出成千上万的分析文章,都讲得头头是道。不过,这是斯蒂芬·金的小说《纳粹高徒》。

托德的父母对他很好,满怀关爱。他的成长中也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心理创伤。他只是对邪恶感兴趣,然后付诸实践。——我们得承认人性中既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有对假丑恶的兴趣。

有时候我们就是想说谎,就是想欺负别人,就是想作恶,哪怕这么做对我们毫无好处甚至有害。

就像有时候我们就是愿意扶老奶奶过马路,愿意给路边的乞丐一枚硬币,愿意为了成全他人而做出牺牲。

《纳粹高徒》中的侦探说:“我们也知道,在某些情况下,每个人埋藏在内心底层的某些东西就会高兴的爬了出来。”

2

普莱斯小姐是一位美丽又负责的老师,对孩子们充满了理解和关爱,还读心理学书籍。

她关心班上新转来的男孩文森特,在他被其他同学嘲笑的时候给予他尊重和鼓励,夸奖他的绘画,在午餐时间找他谈心。即使文森特用粉笔在墙上写下辱骂她的脏话,也给予原谅。直到文森特在墙上画出她的裸体并写上她的名字。

这个故事应该怎么结尾?如果是励志片,那就是美丽的女老师最终用爱心感化男孩,男孩从此悔过自新爱上学习,多年后成为大画家?

不过这不是励志片,这是理查德·耶茨的小说《南瓜灯博士》。小说里说:“有时候一个人那样做,并不是真的想伤害谁,只不过因为他不快乐。而且他知道自己做了之后也不会更快乐,可他还是一意孤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做了。然后他发现他失去了朋友,他难过极了,可是已经太晚了。事情已经做了。”

如果这不是小说,而是热点新闻,成千上万的媒体又会怎么分析?家庭教育的问题?老师方法的失当?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3

新闻里,上海那个高二的少年,为什么在被母亲批评后选择跳桥?

曾经的北大学子吴某某,又为什么杀害母亲?

这些惨剧我们并不知道原因,很可能永远也不能知道。

可能连当事人自己也想不清楚,给不出确定的答案。

“动机”不同于“事实”,常常虚无缥缈,难以辨认。记者只能试图接近,评论者们也只是自以为知道:

这种自以为是常常会发展成一种智识的癫狂。我掌握了某种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出了事,都一定是因为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的。一定怪父母,一定怪教育。否则我心中那些万能的教育真理不是被证伪了吗?

教育学和心理学不同于严谨的自然科学。只是说,你对孩子温柔一些,在教育上用心一些,孩子拥有好的品格和幸福人生的概率就高一些。而不是如化学一样,某某反应必然导致某某现象,某某现象必然因为某某原因。

人不是实验室里的化学物质。

教育理论应该使人诚实而不是如此癫狂。我不觉得媒体追逐流量跟热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忧心的是人们对于自己教育和心理学理论的那种迷之自信,那种拿着锤子找钉子的致命的自负。

和新闻里肉身的悲剧不同,这是一种头脑的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点心理学1803:8岁叛逆男孩为何源于父母教育问题案例解析
【点悟】教育是橙色的
成都10岁男孩在家上学,开钢琴音乐会,写万字英文小说,你怎么看?
在青春期教育中引进“心理学”的思想
家有恶孩对着干,拧巴,贪玩,厌学,堕落,家长怎么办
打骂是最低级的教育手段,面对熊孩子,理解、尊重、点亮是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