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地是个技术活
韩老师和刘老师退休以后,自己租了几十亩地搞了个小农场,退休后的生活多姿多彩,忙的不亦乐乎,甚是令人羡慕。于是,我跟媳妇说,我也想租块儿地去种地。媳妇笑道:你会种地吗?

对啊,这确实是个问题,我还不会种地呢!
说起来,真是个笑话。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上学上的是农业大学,学的是农学专业,拿到博士学位,又读完博士后。可是,我真的还不会种地呢。
曾经,有人问我,农业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干吗?种地吗?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现在想来,还真是个问题。按照现在的“职业化”大学教育体系设置,学医的学生毕业后自然是去做医生,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自然是做老师,但学农的学生毕业后为什么不是去做农民呢?
因为正值高考前夕高中生填报专业志愿和大学生要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为了不至于引起误解,我先做一下说明:现在,农业大学也都是综合性大学,与财经大学、交通大学、建筑大学、医学院等等专业设置上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学校历史不同,侧重点不同,名字不同而已。而且,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农业大学的学生毕业之后,确实几乎没有去种地养猪当农民的,就是农业大学里涉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面向也是:农业研究人员、农业大学教师、政府公务员、农业公司或农业平台销售与管理人员等等。
今天,国家层面天天喊着“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但在社会层面,其实是普遍“鄙视”农业和农村的。只要学校带个“农”字,专业带个“农”字,招生都会受到极大影响。甚至于有些农业院校在招生宣传中,绝口不提“农”这一类专业。
其实,家长可以放心,你如果翻开涉农专业的培养方案看一看,他们的课程设置里最多只有几门象征性的学种地或养殖的课程。而且各个专业都特别专一:农学中的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会学作物栽培学,园艺学中的果树学专业会学果树栽培学,动物科学专业会学动物生产学等等。就是说,你学的是农学,你最多知道小麦玉米水稻是怎么管理,其实并不会种菜、种果树;你学的是水产专业,你最多会养鱼,你不会知道怎么养猪。而且,这些学科基本都是生产理论介绍,生产操作层面的训练并不多(家长可以打消担心让孩子下地干活受苦的担忧!)。现在的农业教学基本变成了“屠龙之术”。
好了,回到主题:学农的学生毕业后为啥不去当农民呢?第一,不想;第二,不能;第三,不会。今天,重点说一下会不会的问题。
上文,我们说了不会的主要原因:专业设置太专,课程学习又太理论化。所以,不会。
今天,我们把学习等同于读书。在古代,“读书”与“学习”其实是两个概念。读书,学的是圣贤之道,目的是为往圣继绝学;学习,学的是技艺,目的是继业谋生。读书好的人一般是不会谋生的,最多就是给别人代写书信挣钱或卜卦算命蒙钱。后来,在中国,科举制度为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职业——当官,有些穷酸书生就嘚瑟起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明白的人都知道,其实“百无一用是书生”。
靠读书是学不到技艺的,就像你把汽车操作手册背的再熟,也不会开车;把介绍《如何游泳》的书翻烂了,也不可能学会游泳一样。虽然武侠小说上会把武林拳谱、剑谱视若珍宝,但其实,几乎没有人是能靠读书而学艺的,除了极少数聪明绝顶的人可以“无师自通”,更多的是靠“拜师”而学习。没有师父,你就学不到谋生手段,父母给了你自然生命,师父给你生活本领。所以,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农业其实是最复杂的综合技艺之一,比起大多数手工业都要复杂的多。比如,你说刺绣复杂,但其实不过是几十种针法,熟能生巧,多练习也就掌握了。你说铸剑或陶瓷制作多么复杂,但师傅们所要掌握的也就是对于材质和温度的把控经验(当然,想成为大师都不容易)。但与这些手工业相比,农业生产要复杂的多。因为农业生产面对的对象是生命(生命可能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其所面对的环境是复杂多变不受人为控制的环境。按照系统学的观点,工业系统是一个受控的简单系统,而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农业生产者要在成千上万种微生物、各种昆虫、不同的土壤、温度、水分、光照和不同动植物之间,根据季节和时间变化谨慎地操作,创造一种最适宜农业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可见,农业其实是一门大学问。上千年来,在漫长的人地互动中,各地勤劳聪明的先民因地制宜创造了多种农业生产系统。《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农书所总结的内容不足一二,更多的生产经验是靠耳濡目染“干中学”的方式而代代传承。
想一下,古人是如何学会种地的?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组诗中有一首: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在刚刚会跑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在田间玩耍,熟悉农业生产环境;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着父母的样子干农活,播种、施肥、捉虫、除草;到了十七八岁,才可以相对独立从事完整的农业生产劳动,但父母还要带着慢慢摸索经验;直到二十五六岁,经验成熟,又开始教自己的孩子种地。可见,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种不好地的,这种种地的功夫绝不是在学校里读几年书就能掌握的。
传统农村,所有的生活方式、礼仪文化、知识技能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比如,我从小就比较奇怪,母亲并不识字,但是,她对节气和日子记得特别准,什么时候立春了,什么时候谷雨了,一清二楚。就是因为,节气和气候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对节气的敏感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应激反应。对于脱离了农业生产的我们来说,二十四节气也只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知识罢了。但是,对于城市上班族来说,节假日和星期几的概念深入人心,因为这个时间观念才是他们生活的构成。我们很多传统美德也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比如,今天的孩子们都讲“个性”,其实就是“任性而为”,想怎么干怎么干,想什么时候干什么时候干。但是,农业生产上决不可任性,“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争日,夏争时,如果你不顺从大自然的节律,就会颗粒无收,这就是人法地、地法天的道理。所以,从事农业生产要勤奋、守时、顺从、保守而不能随意创新。
农业系统是个复杂生态系统,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种地很简单的原因。因为复杂生态系统具有自适应和自调节能力,对很多外部干预反应不激烈。比如,小麦,你播种少了,它分蘖就多,你播种多了,它分蘖就少;比如昆虫,作物多了,害虫就多,害虫多了,天敌就多,天敌多了,害虫就少,形成一个动态平衡。与工业系统不一样,传统农业系统是个极具包容性的系统。在工业系统中,你一个零部件加工不合适,可能整个系统就瘫痪了;但农业中,你的错误干预,很多时候它能够包容,所以,很多人认为种地比较简单,而且也让很多人敢于在土地上为所欲为地进行创新。
同时,传统农业系统的自适性和平衡性也告诉我们,人不能胜天,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你想追求高产,适度贪婪,农业系统能够能包容;但是,你要是过度贪婪,突破了生态阈值,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比如,以前除虫多是人工除虫,靠害虫天敌生态防治,在收获作物的同时,也给害虫生存空间,保持这种自然生态平衡;但是,由于人过度贪婪,想要把害虫一网打尽,导致农药的过度施用,则严重破坏了生态,从而也影响到人本身的生存。
在现代农业过度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今天,我还要强调传统生态农业的价值,是因为传统生态农业的稳定性、包容性、循环性、和谐性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所以,学会种地,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作物,收获的将是人生的哲学。
可今天,想要学会种地太难了。我能想到,如果我去种地,就如陶渊明的诗所写的:“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结果可能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高考就业:令学生无趣的10大专业
最苦闷无趣的四大专业
农学专业成为学科增长点,助力智慧农业前进
2015年最无聊最闷的十大专业排行榜
专业篇丨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现状好、前景佳的农学贵族
越来越“洋气”的“农学”专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