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静之心,清凉之境:解密《柳荫高士图》的宋人智慧
userphoto

2023.07.01 北京

关注

用艺术成就生活

品·让美更有生命价值

正文

宋代佚名的《柳荫高士图》是一幅细腻的素绢画,描绘了一个柳树下高士悠闲自得的场景。根据《石渠宝笈》的记载,这幅画为素绢本着色画,左方下有孙承泽印,右方下有北平孙氏印,左边幅有棠村审定、蕉林二印。由于该画作者信息不足,相关的背景无从查考。
画中的场景表现得十分生动。一棵古柳树虬曲刚劲,枝叶繁茂,为高士提供了凉爽的庇荫。高士的美髯飘忽,袒胸露腹,头戴葛巾,赤足席地而坐。他面前展开的手卷上,似乎记载着某种深邃的哲理,而他手中的酒樽则满盈,仿佛在享受微醺的独酌。
这幅画所表现的主题“心静自然凉”,传达了一种独特的人生境界。画面中的高士,虽然外表平静,但内心已经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状态,无欲无求。他的神情悠然自得,仿佛周围的炎热气息都被他的内心的宁静所消解。这种境界通过画面传达出来,使观者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凉爽。
乾隆皇帝对《柳荫高士图》十分喜爱欣赏,他在画上御笔题诗云:“柳荫高士若为高,放浪形骸意自豪。设问伊人何姓氏,于唐为李晋为陶。”乾隆帝说,这位高士如是唐人就是李白,如是晋人便是陶渊明。但是从服饰和环境看,应是五柳先生陶潜也。这幅图所表现的就是“心静自然凉”。
不同的文人墨客对“心静自然凉”这一主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中写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他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能够带来身体的凉爽。而在《消暑》一诗中,他幽默调侃地说:“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然而,对于北宋诗人梅尧臣来说,“心静自然凉”则更多地体现在环境的清幽寂静上。他在《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一诗中写道:“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无论是白居易的“散热由心静”,还是梅尧臣的“长廊暑气微”,都传达出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凉爽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来自外界的环境,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和对外界的超脱。
此外,清朝雍正皇帝追录康熙皇帝训话编辑而成的《庭训格言》中的《心静自然凉》也对此主题进行了阐述。该篇训文说:“盛暑不开窗、不纳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这表明只有内心平静,才能使身体不感到炎热。
故此,宋代佚名的《柳荫高士图》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心静自然凉。这种境界不仅代表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人生境界。通过这幅画和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柳荫高士图》中的纳凉境界/中国文化报
宋,王诜《柳荫高士图》
消夏图|心静自然凉,优哉游哉地度过漫漫炎夏时光,此乐何极
北宋 王诜《柳荫高士图》
每日一画 | 柳荫群盲图轴
人生最好的补药:都在这五首诗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