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房间,暴露了你的生活状态

文|简辛

“断舍离”的精髓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最近看到关于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

幸福感强的人士,居家环境往往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尤为赞同。

这和《扫除力》中所表达意思基本一致: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自己的房间。

是井然有序,还是凌乱茫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整理好你的房间,其实就是修炼好你的心。

家的状态,是生活状态的折射

在知乎上关于“家里很乱不想收拾,是一种什么体验?”有这样一个回答:

被自己乱七八糟的家,搞得间歇性崩溃,又习惯性自愈,循环往复。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

在混乱的、没有秩序的家里,经常会因为出门前找不到钥匙而烦躁;

因为家里还没有使用就过期东西或者发霉食物,变得懊悔;

也会因为下班以后看到堆满衣服的沙发和乱七八糟的茶几,一瞬间变得心烦意乱。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中的女主角麻衣,一个重度囤积爱好者,无数个毛绒玩具、基本一样的笔记本、随处挂着的衣服,放眼望去,房间里没有一个地方是有秩序的。

看似丰富满足,但却凌乱不堪的房间,就和麻衣的现实生活一样:

她虽然不喜欢奶奶和妈妈的生活方式,但是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想法;虽然无可救药的爱上了班级里的男生,但仍以失恋收场。

麻衣房间的状态,简直成了她生活状态的真实折射。

好像什么都有,但又什么都没有。

在凌乱的家里,麻衣所有的物件都拥挤在一起,毫无秩序可言,和她乱糟糟的生活一样。

常常一转身就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这样的生活有点细思极恐。

家,就是生活,就是生命状态的折射。

如果你的房间脏乱差,几个月也不整理一次,那这个人的思维、行动通常也都是懒散邋遢的。

相反,如果能够对家里的物品有序的分类,定期的清扫,那人多半也是清清爽爽的。

心理学领域中的“场域理论”也能解释这个道理:

所有的现场都无法单独抽出,是彼此相连接、相互作用的,场域是一个巨大的互动网络。

不管是物体、生命、意识,都因为彼此互动以及和场域的关系而存在着。

我们的生命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和家里的空间、物品发生关联,发生能量的交流和交换。

我们自己,是这一切的引发者。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是这一切的管控者,只要我们想要改变,场域、磁场、能量都会发生改变。

整理家的过程,

是重新了解自己的过程

之前参加了一个“收纳整理”线下的课程分享,其中有一个问题很让人惊讶:

你知道自己有多少件衣服吗?

根据收纳师在工作中的整理经验:一个普通女孩的衣橱里至少有200件衣服。

我和很多朋友一样,非常惊讶,我们有这么多衣服,可是我们自己竟然不知道。

有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的衣柜,就像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一样。

收纳师说整理前的第一步,就是把清空空间,把所有东西先拿出来,然后再进行筛选和整理。

当你决定把一个空间里的所有物件都拿出来整理的时候,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对这些东西分门别类的时候,你会发现:

这件衣服我一次都没穿过;

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我什么时候买的;

之前怎么也找不到的物件,原来在这儿呢。

先了解,再改变。

整理和改变,最难的不是过程,而是开始。

在面对每一件物品时,会回忆起自己购买的初心,在重温的过程,也是取舍的过程。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的作者近藤麻理惠在书中:

整理并不是单纯的关于留和扔的命题,而是让自己重新正视与物品的关系,并进行为微调,从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绝佳学习过程。

在这个绝佳的学习过程里,通过整理物品来观察自己,了解自己的消费观,以及消费观背后的欲望。

生活到底是要不断做加法还是做减法,只有先“看到”自己,才能再走向“做到”。

看到和做到之间,隔着的是“知道”: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再知道自己做什么。

就像每个收纳师都推崇的一句话:

爱上收纳和整理,是因为它能帮我理顺思维,帮我看清自己,让我觉得我获得了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收纳、整理、重建秩序,

整理房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

风靡全球的《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老师曾说:

断舍离,断的是物品,但其实脱离的是执念。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叫Jane的网友分享的故事: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收拾房间的习惯,因为和朋友合租,我住隔间。隔间真的很小,除了一张床,一个简易的衣架,什么都没有。

简易的房间,让人觉得不值得去认真收拾和整理。

每天衣服、包包什么的就随便往床上一堆。

时间一长,屋子堆的乱七八糟,鞋子东一只西一只,商场促销囤积的卫生纸和附赠的小礼品堆满墙角,促销打折买的一堆衣服裤子,还有一些外卖的袋子,也不知道为啥留着……

这种情况持续了七八个月,直到一次被迫在单位加班到凌晨,一个人又冷、又饿、又有些害怕地走完黑夜回到家。

看着这房间,简直是个没有希望的地方,我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

我问自己:“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你看看你把自己搞得多狼狈啊?”

第二天休息日,我觉得必须得做点什么:买了一个布艺的组装衣柜,一个小书桌,几个收纳盒。

整个周末都在叠衣服、归置、断舍离、擦洗,那是一种久违的充实和满足。

我发现房间一点一点变得有秩序,心里也变得明亮,变得不焦虑,安定而又享受。

这个房间,开始变成了我的家,可以给我安宁、秩序感和安全感的地方。

自己亲手整理过的房间,才会明白“房子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是多么温暖一句话。

能有勇气做点什么,就是走向变好的开始。

“断舍离”的精髓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不必买的不买,没有价值的不留,不执着于物品,摆脱执念,有勇气去不断改变和更新。

生活的经营,看起来磨炼的是技能,但修炼的始终是心性。

写作最后:

在清扫杂物和整理房间的过程中,也是清理我们内心淤积和负累的过程。

重建房间的秩序,能够收获的不仅仅是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还能够学会主动控制自己不必要的欲望,找回内心真正的需要。

整理得好家从来不是靠体力,而是靠智慧。

希望每个人都能整理好家,修炼好心。

点个在看,愿家净人安,福气自来。

作者简介:简辛,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一个坚信文字自带光明的明媚女子,斜杠青年,深耕于文字领域七载,善于左脑理性思考,乐于右脑感受表达,本文首发富小书,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断舍离》(一)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一个简单舒适的家
Chic装饰家 · “收纳全世界”PK“空无一物”的居家空间,换季时节近藤、麻衣给你提供解决方案
朗读 | 「开卷八分钟」扔掉看得见的东西,改变看不见的世界
好书分享:《断舍离》精华摘录、最全总结都在这了
看过很多遍断舍离,房间依然一团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